印刷工價如何實現社廠共贏
2008-06-17 00:0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責編:覃麗妮
來自上海的啟示
就在北京地區還在為如何制訂新的工價而苦苦求索的時候,上海地區的新工價已經實行近兩年了,上海為何跑到了北京的前面。此次會議上,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出版工作委員會的有關人士特別就上海工價的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進行了解答。
據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周培剛介紹了上海工價的出臺背景, 2005年3月份,寶山區的80余家印刷、裝訂企業連連向上海印刷行業協會“告急”,反映“工價過低,令企業難以為繼”。
適者生存,這本是市場競爭的規律。然而,考慮到這些企業承接的全都是大、中、小學教材的印刷裝訂業務,一旦它們停產,勢必會造成約20萬令紙的教材延誤,影響到“課前到書,人手一冊”,后果不堪設想。鑒于此,市印刷行業協會與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出版工作委員會協商調整工價,得到了后者的大力支持。在科學合理、和諧共存的基礎上,出臺了上海工價。
為什么同是印刷業發達地區,位于長三角的上海可以比較容易的形成統一參考工價,而北京就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呢?對于這個問題,上海文藝出版集團的出版總監許家樹認為,上海與北京有兩點不同,一是市場集約度高。在印刷市場中唱主角多是國有企業,民營的力量比較薄弱,而且上海出版社的數量也不像北京這樣多,多隸屬于幾大出版集團,所以協會的力量比較強大,一般來說,兩個協會決定了的事,出版社和印刷企業都會不打折扣地遵行。二是由于社廠雙方的合作關系比較穩定,價格也比較固定,不像北京地區這樣一廠一工價、一社一工價,所以上調價格時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針對他的發言,一些與會的北京地區出版部主任認為,上海的出版協會對出版社的干部提拔有一定的發言權,所以對出版社影響力很大,即使是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也無法與之相比,所以上海模式很難在北京復制。但也有的出版部主任談到,上海工價以印張為計算單位,方法簡便易行,即使編輯部門也可以看得懂,學得會,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聯誼會理事長、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部主任崔笏表示,當前的印刷工價確實不盡合理,出版社不可能采取掩耳盜鈴的態度,而應積極主動地介入,使形勢向實現社廠共贏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要看到,調整工價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僅靠部分出版社的力量無法得到,需要行業主管部門的參與介入,需要印刷企業的支持,也需要協會的指導,經濟出版社出版部主任聯誼會將在廣泛調研、綜合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繼續完善《中國版協經委會會員社圖書印制工價參考標準》的制訂工作,爭取早日實行,促進出版和印刷行業的健康發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