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面臨失傳 河南新密正在申遺
2008-10-05 09:11 來源:大河報 責編:張奕波
在被稱為“造紙之鄉”的新密市大隗鎮,記者見到唯一一個還在使用手工造紙技術造紙的村民黃保靈,他用自己的老手藝一張一張地“撈”著紙說:“新型的機械造紙工業使我們村原來60多家手工造紙的村民,都放棄了這種古老的造紙方法,現在只剩我一家了。之所以堅持到現在,是怕傳統的手工造紙術滅絕,后代再也見不到祖先發明的造紙方法了。”
紙是這樣造出來的
昨天上午,家住大隗鎮大路溝村的黃保靈,正站在家中齊腰深的“腳坑”里,用一竹制的器物在一個大水坑里撈紙漿,他手腕一抖,竹制的器物上便沾了一層米色的紙漿,控一下水后,他把竹制的器物往下一扣,三小張麻紙就成形了。黃保靈說,他這道工序叫抄紙,也叫撈紙。面前的水坑,叫“陷坑”,坑底排列了一層竹子,下面壓著的就是紙漿。用一邊的木桿搗搗下面的竹子,紙漿就會從下面冒出來,他再用另一根木桿攪一攪,就可讓陷坑里的紙漿變得均勻。
黃保靈說,撈紙全憑經驗和手感,一張紙的厚薄和均勻,全看撈紙人的技術,竹器伸得過深,上面的紙漿就太多,“撈”出的紙張就厚,入水太淺紙張又太薄。撈紙時用力不勻,竹器上沾的紙漿就不均勻,“撈”出的紙會厚薄不均。
撈出的濕紙平攤在木板上后,下一步工序是壓紙。黃保靈把濕紙一張張放到陷坑里,堆到半尺多厚時,他就會用一塊木板壓在上面,再往木板上面壓幾塊石頭,這個工序就是為濕紙去水,時間一兩個小時。壓過的紙還是密密實實地粘在一起,還得往下面“飲水”,然后紙張才會一張一張揭開,又一張一張地貼在墻上風干。
一個人孤獨地堅守
黃保靈今年46歲,20年前,村里像他這樣的手工造紙作坊有六十多家,后來大家都改成了“機械化造紙”,并且發展到了二三百家,只有他一家仍在沿襲著千年的老工藝。
與保靈家相隔百米的一個小院里,有一位70歲的老太太,她叫呂愛榮。呂奶奶也是一個手工造紙的“專家”,她把一摞壓干水分的紙,放在架子上,然后拿起水杯,順著紙往下倒,紙被浸濕后,老人一張張地揭下來,一一貼在瓷磚墻上。
老人說,這就是當年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不過快要失傳了。因為手工造紙勞動強度大,又臟又累,沒人愿干了。
“我從早上6點一直忙到下午6點,除去吃飯、上廁所,一天最多只能造700張紙,站的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一天只能收入四五十塊錢,一般人可吃不了這份苦!”黃保靈說,村里除在那些年紀比他大的人中能找到會這項造紙手藝的人,年紀比他小的人,已經沒人會做了。許多人笑他傻,同樣造紙賺錢,為啥不裝個造紙機?“我到現在還不想放棄這個作坊,就是不想讓這項上千年的歷史工藝白白失去。”
黃保靈說,由于力不從心,他雖保留了手工造紙的全套器具,但前邊用樹皮造紙漿的工序由于勞動量太大,他已經省略了。他擔心自己有一天干不動了,這項手藝會徹底失傳。“最好是政府出面,讓這項技術能保住。最好是在旅游景點內,作為一個參觀項目對游人開放,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
這項技術亟待搶救
據了解,在新密市文化館館長李宗寅先生的奔波下,黃家沿襲五代的手工造紙已被確定為新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全力申請成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李宗寅介紹,大隗鎮是全國有名的“造紙第一鎮”,手工造紙已有1000多年歷史,手工制作的白麻紙紙質綿韌,手感軟滑,紙面平整,不洇墨,吸水好,潤墨力強,是書寫的上乘佳品。該鎮的手工造紙起源于東漢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手工作坊均以蔡倫為祖師,大隗鎮還敬祀有“蔡仙廟”,東漢初年劉秀的大司徒侯跋從蔡倫處學得此技藝,又將此技藝傳給大隗鎮的侯姓后人。由于現代工業的發展,手工造紙的技藝已經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大隗鎮的手工造紙技藝亟待我們予以搶救。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