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機械工業在不平衡中發展
2009-09-17 16:25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涂運
- 摘要:
- 1966年開展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當代社會經歷的一場政治大劫難。
1966年開展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當代社會經歷的一場政治大劫難。在這場 浩劫中,一切正確的東西都被說成是錯誤的,文化教育首當其沖。生產陷于無政府狀態。但是把印制毛澤東著作,印刷毛主席畫像放在壓倒一切的地位。即使把所有可以印書、印畫的印 刷機器都開動起來,也難以完成數量鉅大的印刷任務。在這種情形下,加速發展印刷機器的 制造能力,就成了當務之急。這就導致了為加速印刷技術改造而制訂的印刷機械“28項重點 新產品研制計劃”的實施。經過幾年的努力,擴建、新建了一批印刷機械制造廠,研制生產 出了一些印刷機械新產品,使中國印刷機械的自給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這期間印刷 機械制造工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時發展的重點在印刷機器方面,而忽視了排字和裝訂及 印后加工機械設備的研制和提高,以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很長時期內,書刊印刷生產 中出現的排字、印刷、裝訂三個環節生產能力不平衡的局面難以扭轉。在發展印刷機械的制造方面,比較注意了書刊印刷機械生產能力的提高,而對包裝裝潢印刷和其他印刷機械的問 題就關注不夠?傊,“文化大革命”的10年,印刷機械制造能力確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這種發展是不平衡的,有倚重也有偏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