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當代畢昇的劃時代巨獻
2010-02-12 23:35 來源:《勞動午報》 責編:嚴影
- 摘要:
- 王選教授一生淡泊名利,生活儉樸,為了科研不辭辛勞,殫精竭慮,以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王選教授仍然堅持工作,才有了今天印刷業的數字化排版。
【CPP114】訊:只要我們還在讀書看報,就不應該忘記王選。
950多年前,一位善于觀察的印刷工匠用泥活字代替雕版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他就是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然而在西方,印刷術的鼻祖被認為是發明第一臺活字印刷機的德國人古登堡。古登堡的印刷機使得印刷的成本大為降低,印刷品不再是貴族們的專利,從而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也許你會問,我們早在十四世紀中葉就發明了活字印刷,古登堡直到15世紀中葉才研制出鉛活字印刷機,為什么印刷技術在我國沒有得以推廣?這除了和當時我國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有著很大的關系之外,客觀上還源于漢字與字母之間的巨大差異。我國漢字數量龐大,結構復雜,即使活字印刷技術得以推廣和普及,撿字和排字的工作量也比幾十個字母不同組合而成的文字要龐大得多。這也是為什么計算機發明一段時間以來,國外很快采用了先進的激光照排技術,而我國的印刷行業卻遲遲沒能告別“鉛與火”時代的主要原因。
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擺在人們面前。成功破解這個難題的,就是被譽為“當代畢昇”的王選。
以國為先勇于跨越
1954年,立志學數學的王選考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大二分專業的時候,王選并沒有像班里其他優秀的學生那樣選擇純數學,而是選擇了當時同學們認為很枯燥的計算機。當時用計算機編程需要穿孔、紙帶、卡片,王選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考慮到1956年國家在12年遠景規劃中把原子能、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他意識到他選擇的這個專業將來必然是國家需要的。出于將個人前途跟國家前途、國家重點方向結合起來的考慮,他堅決地跨入了計算機行業。
投身計算機領域的王選,經過導師的指導和努力的學習實踐,對計算機領域漸漸有了一定的了解,興趣更加濃厚了。
年輕的王選對工作和學習有著超乎常人的專注。一旦做起一個項目來,經常不眠不休,一連工作一天一夜,累得連脫衣服的力氣都沒有了,坐在床上就能睡著。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嚴重打亂了生活規律,王選不久就病倒了,經醫院檢查車,他的白血球低到2000左右,醫生也查不出病因。后來王選回憶說,其實那時就是長期不分晝夜工作造成全身免疫系統紊亂。
萬不得已,王選只能停止工作,調養身體。一段時間的休養后,他又開始了大量的閱讀和工作。此時,王選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從硬件設計跨入到軟件領域,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
王選說:“當時我閱讀了國外許多文獻,50年代國外有名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我贊嘆不已,同時不斷問自己,為什么只能欣賞別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創新思想?我試圖尋找創造的源泉,即那些創新構思的背景,逐步領悟到程序和應用對硬件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軟件,才算真正懂得計算機。后來的實踐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軟硬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是我能夠承擔激光照排系統研制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選擇使我深切地體會到,跨領域研究是取得創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像控制論發明者維納說的那樣:在已經建立起來的學科之間的無人空白區上去耕耘,最能取得豐碩成果。”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王選創造的熱情空前高漲,完成了他一生中第一個成功的項目——計算機高級語言編輯系統。
巧妙算法漢字照排
1974年8月,我國制定了國家重點項目“漢字信息處理工程”(簡稱“748工程”)。北京大學從1975年開始從事其子項目“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究工作,王選作為技術負責人領導這一科研項目。在做了大量的調研和審慎的思考之后,1976年,王選決定跨過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學機械式照排系統、歐美流行的第三代陰極射線管式照排系統,直接研制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采取跨越式發展的技術路線。王選堅信,數字式存儲(第四代機)將是代表技術發展的方向。用創新的設計,繞過常規方式發展也許會遇到的巨大困難,一旦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往往能夠走出一條事半功倍的捷徑。
在激光照排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漢字字形的處理。當時,這個難題國內外許多專家和單位都在研究,卻始終沒能解決。解決這個問題,王選也費了一番功夫。通過半個月的冥思苦想,學數學出身的他最終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數學算法。當時有許多人質疑過王選,他們說國內許多權威單位、擁有精密儀器精密機械的單位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北大的一個小小助教,能用一個算法就解決這么復雜的問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面對質疑,王選的夫人也動搖過,王選卻對他的算法滿懷信心。最終,正是這個算法,掃清了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最大障礙,還成功為王選和他的748團隊贏得了政府的支持和經費的保障。
1979年7月27日,精密漢字照排系統的第一臺樣機調試完畢。正是這臺機器,成功地輸出了八開報紙的一張膠片,膠片的字體、字形、花邊和圖案排布得十分美觀,王選和他的團隊成員都興奮不已。1980年,相關的配套軟件,包括編輯和校對軟件都先后研制成功,排印出了第一本樣書。
在實驗室里取得成功后,王選和同事們又開始實用性的激光照排機的開發。在山東濰坊計算機公司的支持下,華光電子排版系統問世了。正是這一縷“中華之光”,開啟了我國印刷業的“光與電”的時代。1985年,新華社第一次采用華光機排出了新聞日刊;1986年,《經濟日報》在華光機的支持下,成為全世界第一家采用屏幕組版、激光照排的中文日報社。
1992年,王選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先后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特等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和1995年兩度列入國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國內唯一四度獲國家級獎勵的項目。王選本人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并多次獲全國及北京市勞模、先進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稱號。1987年獲得中國印刷業最高榮譽獎——畢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200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王選:漢字新樂符
王選當選新中國“雙百”人物作者
“共和國60年影響中國經濟60人” 王選榜上有名
950多年前,一位善于觀察的印刷工匠用泥活字代替雕版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他就是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然而在西方,印刷術的鼻祖被認為是發明第一臺活字印刷機的德國人古登堡。古登堡的印刷機使得印刷的成本大為降低,印刷品不再是貴族們的專利,從而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也許你會問,我們早在十四世紀中葉就發明了活字印刷,古登堡直到15世紀中葉才研制出鉛活字印刷機,為什么印刷技術在我國沒有得以推廣?這除了和當時我國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有著很大的關系之外,客觀上還源于漢字與字母之間的巨大差異。我國漢字數量龐大,結構復雜,即使活字印刷技術得以推廣和普及,撿字和排字的工作量也比幾十個字母不同組合而成的文字要龐大得多。這也是為什么計算機發明一段時間以來,國外很快采用了先進的激光照排技術,而我國的印刷行業卻遲遲沒能告別“鉛與火”時代的主要原因。
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擺在人們面前。成功破解這個難題的,就是被譽為“當代畢昇”的王選。
以國為先勇于跨越
1954年,立志學數學的王選考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大二分專業的時候,王選并沒有像班里其他優秀的學生那樣選擇純數學,而是選擇了當時同學們認為很枯燥的計算機。當時用計算機編程需要穿孔、紙帶、卡片,王選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考慮到1956年國家在12年遠景規劃中把原子能、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他意識到他選擇的這個專業將來必然是國家需要的。出于將個人前途跟國家前途、國家重點方向結合起來的考慮,他堅決地跨入了計算機行業。
投身計算機領域的王選,經過導師的指導和努力的學習實踐,對計算機領域漸漸有了一定的了解,興趣更加濃厚了。
年輕的王選對工作和學習有著超乎常人的專注。一旦做起一個項目來,經常不眠不休,一連工作一天一夜,累得連脫衣服的力氣都沒有了,坐在床上就能睡著。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嚴重打亂了生活規律,王選不久就病倒了,經醫院檢查車,他的白血球低到2000左右,醫生也查不出病因。后來王選回憶說,其實那時就是長期不分晝夜工作造成全身免疫系統紊亂。
萬不得已,王選只能停止工作,調養身體。一段時間的休養后,他又開始了大量的閱讀和工作。此時,王選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從硬件設計跨入到軟件領域,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
王選說:“當時我閱讀了國外許多文獻,50年代國外有名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我贊嘆不已,同時不斷問自己,為什么只能欣賞別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創新思想?我試圖尋找創造的源泉,即那些創新構思的背景,逐步領悟到程序和應用對硬件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軟件,才算真正懂得計算機。后來的實踐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軟硬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是我能夠承擔激光照排系統研制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選擇使我深切地體會到,跨領域研究是取得創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像控制論發明者維納說的那樣:在已經建立起來的學科之間的無人空白區上去耕耘,最能取得豐碩成果。”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王選創造的熱情空前高漲,完成了他一生中第一個成功的項目——計算機高級語言編輯系統。
巧妙算法漢字照排
1974年8月,我國制定了國家重點項目“漢字信息處理工程”(簡稱“748工程”)。北京大學從1975年開始從事其子項目“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究工作,王選作為技術負責人領導這一科研項目。在做了大量的調研和審慎的思考之后,1976年,王選決定跨過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學機械式照排系統、歐美流行的第三代陰極射線管式照排系統,直接研制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采取跨越式發展的技術路線。王選堅信,數字式存儲(第四代機)將是代表技術發展的方向。用創新的設計,繞過常規方式發展也許會遇到的巨大困難,一旦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往往能夠走出一條事半功倍的捷徑。
在激光照排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漢字字形的處理。當時,這個難題國內外許多專家和單位都在研究,卻始終沒能解決。解決這個問題,王選也費了一番功夫。通過半個月的冥思苦想,學數學出身的他最終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數學算法。當時有許多人質疑過王選,他們說國內許多權威單位、擁有精密儀器精密機械的單位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北大的一個小小助教,能用一個算法就解決這么復雜的問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面對質疑,王選的夫人也動搖過,王選卻對他的算法滿懷信心。最終,正是這個算法,掃清了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最大障礙,還成功為王選和他的748團隊贏得了政府的支持和經費的保障。
1979年7月27日,精密漢字照排系統的第一臺樣機調試完畢。正是這臺機器,成功地輸出了八開報紙的一張膠片,膠片的字體、字形、花邊和圖案排布得十分美觀,王選和他的團隊成員都興奮不已。1980年,相關的配套軟件,包括編輯和校對軟件都先后研制成功,排印出了第一本樣書。
在實驗室里取得成功后,王選和同事們又開始實用性的激光照排機的開發。在山東濰坊計算機公司的支持下,華光電子排版系統問世了。正是這一縷“中華之光”,開啟了我國印刷業的“光與電”的時代。1985年,新華社第一次采用華光機排出了新聞日刊;1986年,《經濟日報》在華光機的支持下,成為全世界第一家采用屏幕組版、激光照排的中文日報社。
1992年,王選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先后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特等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和1995年兩度列入國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國內唯一四度獲國家級獎勵的項目。王選本人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并多次獲全國及北京市勞模、先進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稱號。1987年獲得中國印刷業最高榮譽獎——畢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200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王選:漢字新樂符
王選當選新中國“雙百”人物作者
“共和國60年影響中國經濟60人” 王選榜上有名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