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滿足客戶對印刷色彩表現的要求
2010-02-25 00:00 來源:《印藝》304期 責編:Quincy
【CPP114】訊:香港
筆者鐘錦榮于1972年入行,期間曾參與商業攝影、黑房沖印、特殊效果制作、分色制版、書刊出版、輸出中心、Mac設計排版培訓及桌面排版與印前系統策劃等工作。近年專注印刷流程與色彩管理等項目,亦參與印刷技能提升課程的教學工作。
《印藝學會月刊》『三地書柬』由2005年4月開始刊出,由中港臺三地多位業界前輩以書信形式互通信息,藉此我們對兩岸三地印刷業界相關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余鴻建名譽主席月前提出將『三地書柬』用另一形式延續下去,通過互動的形式互相交流心得,并歡迎業界朋友作出回應及參與討論,今期便由筆者跟大家討論一下有關印刷色彩表現的論題。
筆者近年的主要工作是印刷色彩管理顧問及教學,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如何滿足客戶對印刷色彩表現的要求』,在此便借用這題目作為這論壇的開端。印刷工作種類大致分為書刊印刷、包裝印刷及紙制品印刷三個主要類別,但無論那一類印刷都會面對色彩表現的問題?蛻魧ι时憩F要求通常有三方面:(1)單憑感覺收貨,這類客戶較難掌握他的收貨標準,但一經掌握便很容易處理,因為沒有對色的目標。(2)基於實物顏色,這本來是很合理的方法,但遇到一些印刷色域外的顏色便無法處理。(3)核對已接受了的打樣,這是大多數業界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但要注意客戶所提供的色樣是否於可印色域范圍之內。
色彩的表現是來自物料的色彩特性,如果印刷物料的色彩特性很差,印刷機性能會飛也不能改變其色彩表現。於四色印刷的領域,油墨原本是不夠純凈,所以導致有些顏色不能表現出來,例如橙色是由洋紅(國內稱品紅)及黃色組成,因為洋紅油墨的成分帶有青色,而青色正是橙紅色的互補色,這樣對橙色產生中和作用,使橙色不能達到應有的飽和度。又例如藍色是由洋紅及青色組成,因為洋紅油墨的成分帶有大量黃色的成分,而黃色正是藍色的互補色,因此也不能印出飽和度高的藍色。
大多數的印刷師傅遇到不能達到客戶來色樣的飽和度,正如上述的問題時,一般都會將適量飽和度較高的油墨混合於原有的四色油墨中,最常見的是將桃紅色(例如Pantone Rhod. Red)混合洋紅,使色彩有更高的飽和度,因為桃紅色有較低的灰度值(Gravness)及色相差值(Hua Error),尤其是偏向黃色的情況有明顯的改善,所以這樣組合印出來的藍色便會有較高的彩度。
這樣的處理是可以應付一部分的顏色所需,但不夠全面,因此多色組合的高保真色彩,也譯有作原真色彩(Hi-Fi Color)便應運而生,於2002年香港印藝學會曾發起過一次對高保真色彩印刷的研究,筆者是這次研究計劃的主持人,而參與的機構及印刷廠有十多家,最後大家都對這技術有進一步的理解。近年,開始有客戶理解甚麼是印刷標準,例如ISO 12647—2,印刷色彩特性數據如FOGRA 27L、39L等,并懂得要求通過一些方案如G7去達到指定的印刷水平等,亦開始接受按數據印刷(Print to Number)、虛擬打稿(Virtual Proofing)等印刷的方式。按數據印刷是師傅按客人指定的印刷特性數據如實地密度、網點增大及灰平衡等達成,無需完全對準參考色稿的顏色。而虛擬打稿則是沒有實質物料上印出來的色樣,取而代之的是將印刷的圖樣通過色彩管理的手段顯示於螢幕上,印刷師傅看著螢幕對色,當印刷品顏色視覺上與螢幕所顯示的顏色相接近便可交貨。
因為影響印刷色彩表現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要求,究竟采用混合的油墨還是采多色組合的高保真色彩?采用傳統的油墨濕稿還是采用日趨流行的數碼打稿呢?而客戶來的色樣是否適合印刷,更甚者是客戶來的檔案是否有適合的分色設定及處理,這一大堆的問題正好藉著這個論壇跟大家一起來探討。
臺灣
筆者陳政雄于1958年從事鋅凸版工藝,精于彩色影像工作。1976年與兄長創辦《印刷人》雜志,為臺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以及《印刷人》雜志社發行人。
一、傳統制程的印刷色彩再現管理
所謂之傳統的印制流程所必須做的色彩管理,首先不必使用新的廣色域油墨,新的六色、七色或特別色印刷。而是分段做數碼化色彩特性管理控制。在影像輸入包括掃瞄器、數碼相機等,以IT/7-1或7-2做透射稿和反射稿的輸入條件儀器色彩校訂,達到輸入的影像檔能正確擷取色彩,轉換為正確的RGB影像檔。其次建立一個中段屏幕色彩校訂,以感測儀掛於屏幕上做測量,啟動色彩管理程式,使屏幕的發光色彩再現校訂符合於規定數,但也要注意背景光的干擾控制。如果在生產工廠、遠距生產設備屏幕、客戶校對屏幕,都做同一種屏幕色彩校訂如X-Rite系統校定,那么就可以做遠距軟式打樣,各地都可在印前屏幕上看到同樣色彩的影像呈現,做相同色彩輸出認證作業。
輸出設備包括數碼列印、平版制版印刷、印前打樣列印等不同階段及方式輸出,今天數碼列印尤其噴墨列印,其色彩濃度和色彩表現的色域范圍都已超出平版印刷很多,使用新一代IT8/7-4色彩管理系統,以1500多色格做較正確的色彩管理,色彩濃度和彩度色域表現都可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除非金、銀及螢光色。因此每天做一次色彩校訂就能常保一致,但要注意不同列印媒材的變化及因應。平版打樣則是在平版印刷之前所做的印樣,其IT8/7-4的色彩校訂卻須符合平版印刷的現實色彩再現規范,包括使用PS版或CTP版、印刷機的條件、印刷生產條件、油墨條件、媒材紙張條件,也就是換機器、不同油墨、不同紙張到不同溫濕度及壓力條件下,都必須做不同色彩再現的IT8/7-4的印樣,然後回饋給打樣做輸出的色彩校訂,唯有這樣,才能印刷出符合客戶認可的各種樣張色彩,否則打樣會如同脫韁野馬,在色彩濃度、色域廣的情況下,所列出的樣張經客戶認可簽收,到印刷機卻印不出來也是無法順利生產。整批印刷品色彩的安定性有賴精確放墨、印刷機供水、供墨溫度、濕度安定,離線的量測、連線量測如羅蘭Eaqle Eve機上量測,達到精確色彩及瑕疵控制目標。保持前端到色彩轉換RGB到CMYK的正確色域壓縮,CTF加曬版、CTP出版穩定性,印刷材料及印刷條件的穩定性,常做色彩管理特性檔重校訂,那么對穩定傳統印刷色彩表現有一系列最佳支柱。
二、廣色域的需求及表現
(1)使用FM調頻網300線或更精細網線,使網點半色調印刷能接近相片連續調柔順表現。(2)使用新型的奈米CMYK油墨,可以把印刷濃度提高0.2以上,如原來1.4、1.5滿版濃度變為1.6、1.7或更濃的表現,同時洋紅及藍色演色性更好,使橙色、紅色、桃紅、紫、靛藍到綠色表現更艷麗純凈色彩,尤其紅紫、紫色、靛藍最好。(3)使用CMYK加O+G或O+V的兩個特別色,甚至CMYK+RGB的七色印刷,使色域表現更廣,紅、紫、綠更純凈,來符合新一代電腦、電視屏幕使用者,對印刷CMYK傳統油墨在濁度上、色彩再現濃度上的不滿。(4)使用Lc淡藍、Lm淡紅色,來增加25%網點以下光部色彩的厚實感:不像網點疏離單薄表現。在噴墨以720dpi加Lc、Lm就有1440dpi表現。
三、成本和科技將主導改變
使用納米顏料油墨,更多色數、良好媒材、成本更高,客戶能接受嗎?市場在哪里?像Oce C-900色粉列印機,采用CMYK+RGB七色色粉表現,效果好、速度慢、研發硬軟件也更貴,是否有市場嗎?仍有待時間證明。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市場分析:彩色印刷引領印刷時代
深度剖析 打印中色彩空間的轉換意圖
大恒在京舉辦彩行者colormunki產品交流會
筆者鐘錦榮于1972年入行,期間曾參與商業攝影、黑房沖印、特殊效果制作、分色制版、書刊出版、輸出中心、Mac設計排版培訓及桌面排版與印前系統策劃等工作。近年專注印刷流程與色彩管理等項目,亦參與印刷技能提升課程的教學工作。
《印藝學會月刊》『三地書柬』由2005年4月開始刊出,由中港臺三地多位業界前輩以書信形式互通信息,藉此我們對兩岸三地印刷業界相關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余鴻建名譽主席月前提出將『三地書柬』用另一形式延續下去,通過互動的形式互相交流心得,并歡迎業界朋友作出回應及參與討論,今期便由筆者跟大家討論一下有關印刷色彩表現的論題。
筆者近年的主要工作是印刷色彩管理顧問及教學,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如何滿足客戶對印刷色彩表現的要求』,在此便借用這題目作為這論壇的開端。印刷工作種類大致分為書刊印刷、包裝印刷及紙制品印刷三個主要類別,但無論那一類印刷都會面對色彩表現的問題?蛻魧ι时憩F要求通常有三方面:(1)單憑感覺收貨,這類客戶較難掌握他的收貨標準,但一經掌握便很容易處理,因為沒有對色的目標。(2)基於實物顏色,這本來是很合理的方法,但遇到一些印刷色域外的顏色便無法處理。(3)核對已接受了的打樣,這是大多數業界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但要注意客戶所提供的色樣是否於可印色域范圍之內。
色彩的表現是來自物料的色彩特性,如果印刷物料的色彩特性很差,印刷機性能會飛也不能改變其色彩表現。於四色印刷的領域,油墨原本是不夠純凈,所以導致有些顏色不能表現出來,例如橙色是由洋紅(國內稱品紅)及黃色組成,因為洋紅油墨的成分帶有青色,而青色正是橙紅色的互補色,這樣對橙色產生中和作用,使橙色不能達到應有的飽和度。又例如藍色是由洋紅及青色組成,因為洋紅油墨的成分帶有大量黃色的成分,而黃色正是藍色的互補色,因此也不能印出飽和度高的藍色。
大多數的印刷師傅遇到不能達到客戶來色樣的飽和度,正如上述的問題時,一般都會將適量飽和度較高的油墨混合於原有的四色油墨中,最常見的是將桃紅色(例如Pantone Rhod. Red)混合洋紅,使色彩有更高的飽和度,因為桃紅色有較低的灰度值(Gravness)及色相差值(Hua Error),尤其是偏向黃色的情況有明顯的改善,所以這樣組合印出來的藍色便會有較高的彩度。
這樣的處理是可以應付一部分的顏色所需,但不夠全面,因此多色組合的高保真色彩,也譯有作原真色彩(Hi-Fi Color)便應運而生,於2002年香港印藝學會曾發起過一次對高保真色彩印刷的研究,筆者是這次研究計劃的主持人,而參與的機構及印刷廠有十多家,最後大家都對這技術有進一步的理解。近年,開始有客戶理解甚麼是印刷標準,例如ISO 12647—2,印刷色彩特性數據如FOGRA 27L、39L等,并懂得要求通過一些方案如G7去達到指定的印刷水平等,亦開始接受按數據印刷(Print to Number)、虛擬打稿(Virtual Proofing)等印刷的方式。按數據印刷是師傅按客人指定的印刷特性數據如實地密度、網點增大及灰平衡等達成,無需完全對準參考色稿的顏色。而虛擬打稿則是沒有實質物料上印出來的色樣,取而代之的是將印刷的圖樣通過色彩管理的手段顯示於螢幕上,印刷師傅看著螢幕對色,當印刷品顏色視覺上與螢幕所顯示的顏色相接近便可交貨。
因為影響印刷色彩表現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要求,究竟采用混合的油墨還是采多色組合的高保真色彩?采用傳統的油墨濕稿還是采用日趨流行的數碼打稿呢?而客戶來的色樣是否適合印刷,更甚者是客戶來的檔案是否有適合的分色設定及處理,這一大堆的問題正好藉著這個論壇跟大家一起來探討。
臺灣
筆者陳政雄于1958年從事鋅凸版工藝,精于彩色影像工作。1976年與兄長創辦《印刷人》雜志,為臺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以及《印刷人》雜志社發行人。
一、傳統制程的印刷色彩再現管理
所謂之傳統的印制流程所必須做的色彩管理,首先不必使用新的廣色域油墨,新的六色、七色或特別色印刷。而是分段做數碼化色彩特性管理控制。在影像輸入包括掃瞄器、數碼相機等,以IT/7-1或7-2做透射稿和反射稿的輸入條件儀器色彩校訂,達到輸入的影像檔能正確擷取色彩,轉換為正確的RGB影像檔。其次建立一個中段屏幕色彩校訂,以感測儀掛於屏幕上做測量,啟動色彩管理程式,使屏幕的發光色彩再現校訂符合於規定數,但也要注意背景光的干擾控制。如果在生產工廠、遠距生產設備屏幕、客戶校對屏幕,都做同一種屏幕色彩校訂如X-Rite系統校定,那么就可以做遠距軟式打樣,各地都可在印前屏幕上看到同樣色彩的影像呈現,做相同色彩輸出認證作業。
輸出設備包括數碼列印、平版制版印刷、印前打樣列印等不同階段及方式輸出,今天數碼列印尤其噴墨列印,其色彩濃度和色彩表現的色域范圍都已超出平版印刷很多,使用新一代IT8/7-4色彩管理系統,以1500多色格做較正確的色彩管理,色彩濃度和彩度色域表現都可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除非金、銀及螢光色。因此每天做一次色彩校訂就能常保一致,但要注意不同列印媒材的變化及因應。平版打樣則是在平版印刷之前所做的印樣,其IT8/7-4的色彩校訂卻須符合平版印刷的現實色彩再現規范,包括使用PS版或CTP版、印刷機的條件、印刷生產條件、油墨條件、媒材紙張條件,也就是換機器、不同油墨、不同紙張到不同溫濕度及壓力條件下,都必須做不同色彩再現的IT8/7-4的印樣,然後回饋給打樣做輸出的色彩校訂,唯有這樣,才能印刷出符合客戶認可的各種樣張色彩,否則打樣會如同脫韁野馬,在色彩濃度、色域廣的情況下,所列出的樣張經客戶認可簽收,到印刷機卻印不出來也是無法順利生產。整批印刷品色彩的安定性有賴精確放墨、印刷機供水、供墨溫度、濕度安定,離線的量測、連線量測如羅蘭Eaqle Eve機上量測,達到精確色彩及瑕疵控制目標。保持前端到色彩轉換RGB到CMYK的正確色域壓縮,CTF加曬版、CTP出版穩定性,印刷材料及印刷條件的穩定性,常做色彩管理特性檔重校訂,那么對穩定傳統印刷色彩表現有一系列最佳支柱。
二、廣色域的需求及表現
(1)使用FM調頻網300線或更精細網線,使網點半色調印刷能接近相片連續調柔順表現。(2)使用新型的奈米CMYK油墨,可以把印刷濃度提高0.2以上,如原來1.4、1.5滿版濃度變為1.6、1.7或更濃的表現,同時洋紅及藍色演色性更好,使橙色、紅色、桃紅、紫、靛藍到綠色表現更艷麗純凈色彩,尤其紅紫、紫色、靛藍最好。(3)使用CMYK加O+G或O+V的兩個特別色,甚至CMYK+RGB的七色印刷,使色域表現更廣,紅、紫、綠更純凈,來符合新一代電腦、電視屏幕使用者,對印刷CMYK傳統油墨在濁度上、色彩再現濃度上的不滿。(4)使用Lc淡藍、Lm淡紅色,來增加25%網點以下光部色彩的厚實感:不像網點疏離單薄表現。在噴墨以720dpi加Lc、Lm就有1440dpi表現。
三、成本和科技將主導改變
使用納米顏料油墨,更多色數、良好媒材、成本更高,客戶能接受嗎?市場在哪里?像Oce C-900色粉列印機,采用CMYK+RGB七色色粉表現,效果好、速度慢、研發硬軟件也更貴,是否有市場嗎?仍有待時間證明。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市場分析:彩色印刷引領印刷時代
深度剖析 打印中色彩空間的轉換意圖
大恒在京舉辦彩行者colormunki產品交流會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