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時代美國報業的困境和應對
2010-03-23 00:0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責編:Quincy
【CPP114】訊:在網絡傳播新時代,新聞報道方式方法不斷創新,新聞的意義和內涵正在被重新建構,各類報道的生產傳播主體更加多樣。美國報業的自我救贖,在聚焦數字時代媒體的變革、轉化和重建的同時,能否真正使正在走下坡路的紙媒重新煥發生機并日益擴大影響或許才是問題的關鍵。
互聯網是當代新聞業變革的根源。同時,便捷的互聯網、免費的網絡信息、低廉的網絡廣告,極大地松動了原來處于壟斷地位的報業機構對受眾和廣告主的掌控。美國報業長期以來以廣告為支撐的經濟基礎瀕于崩潰,采編力量越裁越少,報紙的新聞容量和報道篇幅越來越縮水。或許在可預見的未來,報紙不會消亡。但在一個已初露端倪并仍在快速變化的數字新聞世界,其作用將日漸衰微則是不爭的事實。
回 顧
20世紀最后十年,是報業廣告收入最為豐厚的十年。正處于從業人員鼎盛時期的許多城市報紙,不斷提升其新聞報道的數量和質量!睹绹侣剬W評論》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美十大城市報紙1998-99年登載的新聞信息量比1964-65年翻了一番;其中地方、全國性和國際性新聞比例從35%降至24%,而商業財經類新聞則從7%升至15%,體育新聞從16%增至21%,專題報道也從23%增加至26%。美國報業已經從對政治的過分關注,逐漸將報道視野擴大到科學、醫學、財經、體育、教育、宗教、文化及生活娛樂等更廣領域。
回顧美國報業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美國報業的繁榮主要源于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市場驅動。報業集團的高管們總是千方百計吸引并留住更多讀者,防止他們轉向吸引特定受眾的廣播電視、有線電視或者期刊雜志。二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社會運動為報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報道議題。比如民權運動提出對少數族裔或群體給予更多關注;女權運動提出“個人即政治”的理念,并引入了性別平等、生育控制、墮胎等議題;環保分子的倡導促使醫學科學問題成為報紙日常報道的一部分。
困 境
自電視時代起,美國的大城市報紙就進入了長衰期。城市人口大量遷移到郊區,多頻道有線電視的發展以及非英語移民的大量涌入,加劇了媒體受眾的碎片化趨勢。隨著全國性廣告和零售廣告主紛紛轉向電視等媒體,報紙越來越依賴于檔次較低的分類廣告。
此外,美國報紙的老板們對公司股價過分關注,而忽略了其新聞報道主業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美國報業當前的困境。為了增加收入,粉飾公司報表,只要公司廣告收入出現下降跡象,他們便有縮減一線報道職數及報道版面以降低成本的沖動。因此,在互聯網大規模應用與報業展開全方位競爭以前,美國各類報紙的報道質量和數量實際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網絡革命只不過是加劇了報紙讀者的減少速度。
美國報業對網絡傳播本能的回應是建立新聞站點,向讀者提供免費閱讀。雖然報紙網站的讀者圈在一定時期內迅速擴大,但是這種增長看上去終究有些虛幻,大多數人的瀏覽行為具有偶發性和不可持續等特點。通常情況下,他們不過是受新聞聚合網站、搜索引擎、博客等的指引而被動鏈接到這些網站的。報紙網站瀏覽量的增長,短期內使報紙在網絡廣告收入方面出現了一點虛假繁榮的景象,但這點收入與報業在經濟衰退中不斷加劇的版面廣告收入銳減相比,簡直相形見絀。
當前,美國報業的經濟狀況正處于急劇惡化中。盡管采取了一輪又一輪削減成本的舉措,美國報業的利潤下滑仍然相當嚴重。許多報紙資不抵債,無力償還報紙在經濟繁榮時期過度膨脹時欠下的債務。旗下擁有《芝加哥論壇報》《洛杉磯時報》《新聞日報》《奧蘭多哨兵報》《巴爾的摩太陽報》等諸多報紙的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報報業集團2008年底宣布破產,此后明尼阿波利斯、費城等大城市不斷有規模不等、性質不一的報紙宣布破產的消息。此外,直至2008年還保有兩份主流報紙的多佛、西雅圖、圖森等城市的日報已經停止印刷1 。全美有超過100家的日報每周停印報紙一天(一般是周六)。
短短幾年里,美國多家報紙的報道力量削減過半,新聞報道篇幅也大幅縮減!栋蜖柕哪μ枅蟆返牟删庩犖閺400人銳減至150人左右,《洛杉磯時報》則從1100多人減少至不到600人。很多研究表明,美國報業的采編人員已經從1992年超過60000人的規模降至2009年的40000人左右,這一數字只與1971年的水平相當。
另一種值得關注的情況是,多數城市報紙從事政府、教育、社會福利、城市商業、文化、藝術、科學、環境報道的人員越來越少,調查性報道方面也呈現這種趨勢。多數大報的駐外記者和駐華府的報道力量遭到裁撤。在華盛頓從事報道的全職記者數量已經從2003年524人降到2009年初時的355人。很多報紙有關政府、經濟活動和生活福利的報道已經消失。
機 遇
數字時代,傳統意義上的新聞消費者,即受眾手頭上有了更多更新鮮的新聞素材,而且他們參與新聞報道的能力超越以往任何時候。借助于網絡社區,他們與新聞采編人員之間可以更有效地交流信息、經驗和看法。在網絡傳播時代,實地采訪報道仍然必不可少,但是新聞采編人員以互聯網為后盾,可以獲得更多的報道資源和機會。比如2009年普利策解釋性報道獲獎者《洛杉磯時報》記者貝蒂娜·鮑克斯奧及朱莉·卡特,在報道基礎工作中,就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帶來的快捷、便利和資訊豐富的特點。
網絡傳播時代新聞報道的參與性和合作性更強。現在的新聞采集者不僅包括新聞從業人員,還包括自由職業者、大學教職員工、學生和普通市民。新聞報道的資金支持來源也更加廣泛,除了傳統的廣告和捐贈,來自基金會、慈善家、讀者和瀏覽者的自愿捐贈,以及科研和政府預算正在增多。毋庸諱言,各類新聞采集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是也存在廣泛的合作。他們樂意與這些在以往看來是競爭者的報道主體分享報道資源,加強合作,以提高其新聞報道的價值和影響力。英國《衛報》編輯艾倫·羅斯布里奇認為,未來新聞業合作特征明顯,他把這種報業形態稱為“互助型報業”。
把握好數字時代報業發展機遇的要則之一,就是既要促進新型報道方式不斷發展,同時也要對現有媒體加強調整以適應新報道形式的需要。
應對一:
美國小城市報紙開始對非報紙訂戶瀏覽其網站內容收費。以受美國經濟下滑影響較小的小城市報紙為例,雖然他們在當地基本沒有同業競爭,其采編人員規模多年來也沒有大的起伏,但這些報紙也不同程度遭遇到發行收入及廣告收入減少的問題,他們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對那些非報紙訂戶瀏覽其大部分網上內容嘗試收費。
應對二:
一些大報嘗試對其在線內容收費。不少美國報業的發行人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比如不斷完善相關技術,一方面方便網絡用戶更便捷地進行在線訂閱、小額支付及自愿捐助;另一方面使報紙之間通過B2B技術,能更有效地分享登載其內容信息網站的廣告收入。目前,只有少數大報已經對某些特殊門類的網絡新聞收費!督鹑跁r報》采用的是“按量付費”的原則,當讀者在閱讀若干篇文章后,就必須付賬了。《華爾街日報》則是讓主要的故事免費,而向更加深入的分析收費,而且《華爾街日報》還決定對黑莓、IPHONE等移動終端收取一定費用!睹軤栁挚巳請蟆穭t在為某支球隊的球迷們專門設置的網站上進行收費,《匹茲堡郵報》則為會費用戶設立了專屬網站。
應對三:
除了以上這些嘗試,2009年8月由三位美國媒體人成立的新聞在線公司則宣布了一項戰略,聲稱已經與美國幾百家日報和周報公司簽訂了意向書,目標是建立一個需要輸入密碼的網站,逐漸使在線讀者習慣通過這個網站購買閱讀簽約報紙的數字版內容。美國硅谷的一家公司還開發了一種用于內容保護的元數據追蹤技術,能確定各家新聞機構的新聞內容出現在哪些網站上,以及與這些新聞搭售的廣告內容等,有利于報紙與互聯網廣告公司更公平地分享廣告收入。此外,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也推出了幫助報紙收取數字內容費用的功能和服務。但是,考慮到互聯網上的海量信息,以及互聯網內在自由傳統和免費理念,以上這些方式方法能不能為美國報業創新經濟和營利模式,還是一個未知數。
應對四:
面對美國報業繼續贏利暫時遇到的困難,美國國內出現了一種聲音,即由慈善家或基金會出面,買下報紙并將其轉型為專注文化教育目標的非營利組織,并加以運營。但是單單是運營一家一定規模的報紙所需的花費就十分驚人,全美這么多家報紙,尤其一些報紙還深陷債務危機,如果都實行這種模式,可行性不強。
客觀來看,美國報業中還有不少是贏利的。對于此類報紙的母公司的債務包袱,可以通過破產重組和變更所有權的方式加以化解。而且,當前不少報紙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再造,以使紙版和數字版業務充分融合,創造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新聞機構。
應對五:
進行廣泛的合作。為了彌補因裁減人員、縮減版面造成的新聞覆蓋不足,越來越多的報紙正在與其它報紙、各種新型新聞機構,以及數量龐大的讀者進行合作。比如美國俄亥俄州8家最大的報紙于2008年成立了“俄亥俄新聞組織”,它們合作報道一些新聞事件,共享特稿、社論、圖表和圖片等!段餮艌D時報》則與周邊居民共享其新聞網站鏈接及某些新聞報道,這些居民源源不斷地向社區博客圈提供新聞,再由專業人員進行編輯。(作者單位:新華社新聞研究所)
【注釋】 美國1500多個大小城市中,只有約130個城市有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主流報紙,一城一報的格局在美國已穩定多年。在經濟衰退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消亡最多的正是那些在各城市中排行第二的報紙。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互聯網沖擊下的意大利報業
美國報業衰退嚴重 網絡新聞首超報紙
2009報業廣告狀況或成今年預演
互聯網是當代新聞業變革的根源。同時,便捷的互聯網、免費的網絡信息、低廉的網絡廣告,極大地松動了原來處于壟斷地位的報業機構對受眾和廣告主的掌控。美國報業長期以來以廣告為支撐的經濟基礎瀕于崩潰,采編力量越裁越少,報紙的新聞容量和報道篇幅越來越縮水。或許在可預見的未來,報紙不會消亡。但在一個已初露端倪并仍在快速變化的數字新聞世界,其作用將日漸衰微則是不爭的事實。
回 顧
20世紀最后十年,是報業廣告收入最為豐厚的十年。正處于從業人員鼎盛時期的許多城市報紙,不斷提升其新聞報道的數量和質量!睹绹侣剬W評論》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美十大城市報紙1998-99年登載的新聞信息量比1964-65年翻了一番;其中地方、全國性和國際性新聞比例從35%降至24%,而商業財經類新聞則從7%升至15%,體育新聞從16%增至21%,專題報道也從23%增加至26%。美國報業已經從對政治的過分關注,逐漸將報道視野擴大到科學、醫學、財經、體育、教育、宗教、文化及生活娛樂等更廣領域。
回顧美國報業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美國報業的繁榮主要源于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市場驅動。報業集團的高管們總是千方百計吸引并留住更多讀者,防止他們轉向吸引特定受眾的廣播電視、有線電視或者期刊雜志。二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社會運動為報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報道議題。比如民權運動提出對少數族裔或群體給予更多關注;女權運動提出“個人即政治”的理念,并引入了性別平等、生育控制、墮胎等議題;環保分子的倡導促使醫學科學問題成為報紙日常報道的一部分。
困 境
自電視時代起,美國的大城市報紙就進入了長衰期。城市人口大量遷移到郊區,多頻道有線電視的發展以及非英語移民的大量涌入,加劇了媒體受眾的碎片化趨勢。隨著全國性廣告和零售廣告主紛紛轉向電視等媒體,報紙越來越依賴于檔次較低的分類廣告。
此外,美國報紙的老板們對公司股價過分關注,而忽略了其新聞報道主業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美國報業當前的困境。為了增加收入,粉飾公司報表,只要公司廣告收入出現下降跡象,他們便有縮減一線報道職數及報道版面以降低成本的沖動。因此,在互聯網大規模應用與報業展開全方位競爭以前,美國各類報紙的報道質量和數量實際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網絡革命只不過是加劇了報紙讀者的減少速度。
美國報業對網絡傳播本能的回應是建立新聞站點,向讀者提供免費閱讀。雖然報紙網站的讀者圈在一定時期內迅速擴大,但是這種增長看上去終究有些虛幻,大多數人的瀏覽行為具有偶發性和不可持續等特點。通常情況下,他們不過是受新聞聚合網站、搜索引擎、博客等的指引而被動鏈接到這些網站的。報紙網站瀏覽量的增長,短期內使報紙在網絡廣告收入方面出現了一點虛假繁榮的景象,但這點收入與報業在經濟衰退中不斷加劇的版面廣告收入銳減相比,簡直相形見絀。
當前,美國報業的經濟狀況正處于急劇惡化中。盡管采取了一輪又一輪削減成本的舉措,美國報業的利潤下滑仍然相當嚴重。許多報紙資不抵債,無力償還報紙在經濟繁榮時期過度膨脹時欠下的債務。旗下擁有《芝加哥論壇報》《洛杉磯時報》《新聞日報》《奧蘭多哨兵報》《巴爾的摩太陽報》等諸多報紙的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報報業集團2008年底宣布破產,此后明尼阿波利斯、費城等大城市不斷有規模不等、性質不一的報紙宣布破產的消息。此外,直至2008年還保有兩份主流報紙的多佛、西雅圖、圖森等城市的日報已經停止印刷1 。全美有超過100家的日報每周停印報紙一天(一般是周六)。
短短幾年里,美國多家報紙的報道力量削減過半,新聞報道篇幅也大幅縮減!栋蜖柕哪μ枅蟆返牟删庩犖閺400人銳減至150人左右,《洛杉磯時報》則從1100多人減少至不到600人。很多研究表明,美國報業的采編人員已經從1992年超過60000人的規模降至2009年的40000人左右,這一數字只與1971年的水平相當。
另一種值得關注的情況是,多數城市報紙從事政府、教育、社會福利、城市商業、文化、藝術、科學、環境報道的人員越來越少,調查性報道方面也呈現這種趨勢。多數大報的駐外記者和駐華府的報道力量遭到裁撤。在華盛頓從事報道的全職記者數量已經從2003年524人降到2009年初時的355人。很多報紙有關政府、經濟活動和生活福利的報道已經消失。
機 遇
數字時代,傳統意義上的新聞消費者,即受眾手頭上有了更多更新鮮的新聞素材,而且他們參與新聞報道的能力超越以往任何時候。借助于網絡社區,他們與新聞采編人員之間可以更有效地交流信息、經驗和看法。在網絡傳播時代,實地采訪報道仍然必不可少,但是新聞采編人員以互聯網為后盾,可以獲得更多的報道資源和機會。比如2009年普利策解釋性報道獲獎者《洛杉磯時報》記者貝蒂娜·鮑克斯奧及朱莉·卡特,在報道基礎工作中,就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帶來的快捷、便利和資訊豐富的特點。
網絡傳播時代新聞報道的參與性和合作性更強。現在的新聞采集者不僅包括新聞從業人員,還包括自由職業者、大學教職員工、學生和普通市民。新聞報道的資金支持來源也更加廣泛,除了傳統的廣告和捐贈,來自基金會、慈善家、讀者和瀏覽者的自愿捐贈,以及科研和政府預算正在增多。毋庸諱言,各類新聞采集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是也存在廣泛的合作。他們樂意與這些在以往看來是競爭者的報道主體分享報道資源,加強合作,以提高其新聞報道的價值和影響力。英國《衛報》編輯艾倫·羅斯布里奇認為,未來新聞業合作特征明顯,他把這種報業形態稱為“互助型報業”。
把握好數字時代報業發展機遇的要則之一,就是既要促進新型報道方式不斷發展,同時也要對現有媒體加強調整以適應新報道形式的需要。
應對一:
美國小城市報紙開始對非報紙訂戶瀏覽其網站內容收費。以受美國經濟下滑影響較小的小城市報紙為例,雖然他們在當地基本沒有同業競爭,其采編人員規模多年來也沒有大的起伏,但這些報紙也不同程度遭遇到發行收入及廣告收入減少的問題,他們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對那些非報紙訂戶瀏覽其大部分網上內容嘗試收費。
應對二:
一些大報嘗試對其在線內容收費。不少美國報業的發行人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比如不斷完善相關技術,一方面方便網絡用戶更便捷地進行在線訂閱、小額支付及自愿捐助;另一方面使報紙之間通過B2B技術,能更有效地分享登載其內容信息網站的廣告收入。目前,只有少數大報已經對某些特殊門類的網絡新聞收費!督鹑跁r報》采用的是“按量付費”的原則,當讀者在閱讀若干篇文章后,就必須付賬了。《華爾街日報》則是讓主要的故事免費,而向更加深入的分析收費,而且《華爾街日報》還決定對黑莓、IPHONE等移動終端收取一定費用!睹軤栁挚巳請蟆穭t在為某支球隊的球迷們專門設置的網站上進行收費,《匹茲堡郵報》則為會費用戶設立了專屬網站。
應對三:
除了以上這些嘗試,2009年8月由三位美國媒體人成立的新聞在線公司則宣布了一項戰略,聲稱已經與美國幾百家日報和周報公司簽訂了意向書,目標是建立一個需要輸入密碼的網站,逐漸使在線讀者習慣通過這個網站購買閱讀簽約報紙的數字版內容。美國硅谷的一家公司還開發了一種用于內容保護的元數據追蹤技術,能確定各家新聞機構的新聞內容出現在哪些網站上,以及與這些新聞搭售的廣告內容等,有利于報紙與互聯網廣告公司更公平地分享廣告收入。此外,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也推出了幫助報紙收取數字內容費用的功能和服務。但是,考慮到互聯網上的海量信息,以及互聯網內在自由傳統和免費理念,以上這些方式方法能不能為美國報業創新經濟和營利模式,還是一個未知數。
應對四:
面對美國報業繼續贏利暫時遇到的困難,美國國內出現了一種聲音,即由慈善家或基金會出面,買下報紙并將其轉型為專注文化教育目標的非營利組織,并加以運營。但是單單是運營一家一定規模的報紙所需的花費就十分驚人,全美這么多家報紙,尤其一些報紙還深陷債務危機,如果都實行這種模式,可行性不強。
客觀來看,美國報業中還有不少是贏利的。對于此類報紙的母公司的債務包袱,可以通過破產重組和變更所有權的方式加以化解。而且,當前不少報紙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再造,以使紙版和數字版業務充分融合,創造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新聞機構。
應對五:
進行廣泛的合作。為了彌補因裁減人員、縮減版面造成的新聞覆蓋不足,越來越多的報紙正在與其它報紙、各種新型新聞機構,以及數量龐大的讀者進行合作。比如美國俄亥俄州8家最大的報紙于2008年成立了“俄亥俄新聞組織”,它們合作報道一些新聞事件,共享特稿、社論、圖表和圖片等!段餮艌D時報》則與周邊居民共享其新聞網站鏈接及某些新聞報道,這些居民源源不斷地向社區博客圈提供新聞,再由專業人員進行編輯。(作者單位:新華社新聞研究所)
【注釋】 美國1500多個大小城市中,只有約130個城市有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主流報紙,一城一報的格局在美國已穩定多年。在經濟衰退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消亡最多的正是那些在各城市中排行第二的報紙。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互聯網沖擊下的意大利報業
美國報業衰退嚴重 網絡新聞首超報紙
2009報業廣告狀況或成今年預演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