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仙鎮看年畫
2010-03-30 09:31 來源: 大河網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朱仙鎮木版年畫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雕版線條蒼勁古樸、粗獷豪放、陰粗陽細,對比強烈。許多年畫作品一般是九套版,黑色線版之外,再套印八種顏色,即黃、橘紅、水紅、大紅、綠、紫、藍、青。
【CPP114】訊:打小在農村過年,對年畫格外喜歡。聽說近年來開封市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很紅火,令我心馳神往;⒛甏汗澠陂g,我走進了這座因年畫而名揚天下的千年古鎮。
現在朱仙鎮老字號年畫作坊大都集中在新建的年畫街,此街位于穿鎮而過的運糧河西岸。街北頭建有古香古色的牌坊式大門,門額上題寫著“朱仙鎮年畫街”。街東是布滿綠樹花草的河堤,街西是鱗次櫛比的年畫作坊,作坊門前高高的旗桿上飄揚著寫有老字號的旗子,穿行在一座座古樸典雅的作坊中,放眼墻上桌上那琳瑯滿目的年畫,聆聽著藝人刻版和掀動宣紙的聲音……令人心醉神迷的年畫氣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你:這就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的朱仙鎮。在年畫街逗留半日,興致勃勃地觀賞了“天成”、“萬同”、“曹家”等幾個老字號,領略了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史略和今日之風韻。
朱仙鎮年畫歷史悠久,素有“中國木版年畫源頭”之稱。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宋鼎盛時期。宋代文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近年歲,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以備除夜之用。”可見那時宋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刻印、買賣各種年畫已很盛行。后因金兵入侵,宋都南遷,東京城里的年畫作坊大都遷到城南朱仙鎮落戶,且薪盡火傳,生生不息。明清以來,朱仙鎮一直是中原大地乃至全國的年畫制售中心,具有完整設計、雕版、印刷、彩繪技能的作坊達300多家,每年銷往全國各地的門神、財神、灶神、戲曲、神話以及佛、儒、道等年畫上千萬張,影響深遠,為國內外名家所仰慕。據了解,清光緒末年,俄國民間藝術家柯利科先生曾慕名來朱仙鎮實地考察,并選購年畫108幅,有的收藏在亞歷山大三世博物館。魯迅先生對朱仙鎮年畫更是鐘愛有加,通過著名木刻家劉峴收藏朱仙鎮傳世作品“四平山”、“飛虎山”等26幅,至今珍藏在上海魯迅紀念館。
民間藝術的時空不是永恒的。朱仙鎮的年畫有過輝煌,但也出現過低迷。十年動亂期間,年畫被視為傳播封建迷信思想的載體而慘遭滅頂之災,許多祖傳雕版付之一炬。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使朱仙鎮年畫在瀕臨失傳的情況下勃然興起。鎮上相繼建立了木版年畫社、研究會、博物館等。在姚敬堂、張繼中、尹國全等新老優秀傳承人的引領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搶救、整理古版年畫200多種。研制新題材年畫“清明上河圖”、“大吉大利”、“迎奧運福娃”、“香港回歸”等10多種。在裝裱、裝幀等形式上,開發出單片、軸裝、框裝和線裝《朱仙鎮木版年畫故事集》等年畫10多種,拓寬了年畫的使用功能。在抓好民間普及的同時,鎮年畫社積極參與社會展演活動。2002年以來,萬同老店曾先后赴上海、天津、港澳等地展出,還多次參與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大大提升了年畫技藝和聲譽。近年來,德、英、日、韓等國藝術家、學者、教授紛紛來朱仙鎮考察收藏。2003年美國舊金山民俗博物館收藏朱仙鎮年畫50多幅,并贊譽其為中國的國寶。
徜徉在年畫街,我心里一直在琢磨:古往今來,朱仙鎮木版年畫為何如此備受國人、洋人的青睞呢?冥思再三,最終在魯迅先生那里找到了最佳注腳。1934年2月26日,魯迅先生在《致劉峴》的書信中說:“朱仙鎮木刻年畫樸實,不染脂粉,人物沒有媚態,色彩濃重,很有鄉土味,具有北方木刻年畫的獨有特色。”魯迅先生寥寥數語從年畫的題材和藝術兩個方面揭開了問題的奧秘。朱仙鎮年畫的題材大都是群眾喜愛的歷史人物,有的是忠貞愛國、剛正不阿的民族英雄,有的是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好漢。這些年畫人物方正的國字臉上,皆以威武的大刀眉、平正渾圓的眼珠、飄逸的胡須,將他們“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浩然正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看不出絲毫的媚態,老百姓看著解氣、舒心、爽快。
朱仙鎮木版年畫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雕版線條蒼勁古樸、粗獷豪放、陰粗陽細,對比強烈。許多年畫作品一般是九套版,黑色線版之外,再套印八種顏色,即黃、橘紅、水紅、大紅、綠、紫、藍、青。各種顏色都是按祖傳秘方用中草藥炮制而成,畫面色澤鮮艷濃重,給人一種鄉土藝術特有的顏色沖擊感,能烘托年節喜慶的氣氛,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我以為,魯迅先生精辟的點評,應該是朱仙鎮木版年畫之所以年年歲歲“飛入尋常百姓家”,且能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緣由吧。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舊年畫價值高達萬元
木版年畫有傳人 大學生寒假學習制作工藝
年畫50年來增值達到百倍
現在朱仙鎮老字號年畫作坊大都集中在新建的年畫街,此街位于穿鎮而過的運糧河西岸。街北頭建有古香古色的牌坊式大門,門額上題寫著“朱仙鎮年畫街”。街東是布滿綠樹花草的河堤,街西是鱗次櫛比的年畫作坊,作坊門前高高的旗桿上飄揚著寫有老字號的旗子,穿行在一座座古樸典雅的作坊中,放眼墻上桌上那琳瑯滿目的年畫,聆聽著藝人刻版和掀動宣紙的聲音……令人心醉神迷的年畫氣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你:這就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的朱仙鎮。在年畫街逗留半日,興致勃勃地觀賞了“天成”、“萬同”、“曹家”等幾個老字號,領略了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史略和今日之風韻。
朱仙鎮年畫歷史悠久,素有“中國木版年畫源頭”之稱。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宋鼎盛時期。宋代文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近年歲,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以備除夜之用。”可見那時宋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刻印、買賣各種年畫已很盛行。后因金兵入侵,宋都南遷,東京城里的年畫作坊大都遷到城南朱仙鎮落戶,且薪盡火傳,生生不息。明清以來,朱仙鎮一直是中原大地乃至全國的年畫制售中心,具有完整設計、雕版、印刷、彩繪技能的作坊達300多家,每年銷往全國各地的門神、財神、灶神、戲曲、神話以及佛、儒、道等年畫上千萬張,影響深遠,為國內外名家所仰慕。據了解,清光緒末年,俄國民間藝術家柯利科先生曾慕名來朱仙鎮實地考察,并選購年畫108幅,有的收藏在亞歷山大三世博物館。魯迅先生對朱仙鎮年畫更是鐘愛有加,通過著名木刻家劉峴收藏朱仙鎮傳世作品“四平山”、“飛虎山”等26幅,至今珍藏在上海魯迅紀念館。
民間藝術的時空不是永恒的。朱仙鎮的年畫有過輝煌,但也出現過低迷。十年動亂期間,年畫被視為傳播封建迷信思想的載體而慘遭滅頂之災,許多祖傳雕版付之一炬。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使朱仙鎮年畫在瀕臨失傳的情況下勃然興起。鎮上相繼建立了木版年畫社、研究會、博物館等。在姚敬堂、張繼中、尹國全等新老優秀傳承人的引領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搶救、整理古版年畫200多種。研制新題材年畫“清明上河圖”、“大吉大利”、“迎奧運福娃”、“香港回歸”等10多種。在裝裱、裝幀等形式上,開發出單片、軸裝、框裝和線裝《朱仙鎮木版年畫故事集》等年畫10多種,拓寬了年畫的使用功能。在抓好民間普及的同時,鎮年畫社積極參與社會展演活動。2002年以來,萬同老店曾先后赴上海、天津、港澳等地展出,還多次參與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大大提升了年畫技藝和聲譽。近年來,德、英、日、韓等國藝術家、學者、教授紛紛來朱仙鎮考察收藏。2003年美國舊金山民俗博物館收藏朱仙鎮年畫50多幅,并贊譽其為中國的國寶。
徜徉在年畫街,我心里一直在琢磨:古往今來,朱仙鎮木版年畫為何如此備受國人、洋人的青睞呢?冥思再三,最終在魯迅先生那里找到了最佳注腳。1934年2月26日,魯迅先生在《致劉峴》的書信中說:“朱仙鎮木刻年畫樸實,不染脂粉,人物沒有媚態,色彩濃重,很有鄉土味,具有北方木刻年畫的獨有特色。”魯迅先生寥寥數語從年畫的題材和藝術兩個方面揭開了問題的奧秘。朱仙鎮年畫的題材大都是群眾喜愛的歷史人物,有的是忠貞愛國、剛正不阿的民族英雄,有的是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好漢。這些年畫人物方正的國字臉上,皆以威武的大刀眉、平正渾圓的眼珠、飄逸的胡須,將他們“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浩然正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看不出絲毫的媚態,老百姓看著解氣、舒心、爽快。
朱仙鎮木版年畫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雕版線條蒼勁古樸、粗獷豪放、陰粗陽細,對比強烈。許多年畫作品一般是九套版,黑色線版之外,再套印八種顏色,即黃、橘紅、水紅、大紅、綠、紫、藍、青。各種顏色都是按祖傳秘方用中草藥炮制而成,畫面色澤鮮艷濃重,給人一種鄉土藝術特有的顏色沖擊感,能烘托年節喜慶的氣氛,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我以為,魯迅先生精辟的點評,應該是朱仙鎮木版年畫之所以年年歲歲“飛入尋常百姓家”,且能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緣由吧。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舊年畫價值高達萬元
木版年畫有傳人 大學生寒假學習制作工藝
年畫50年來增值達到百倍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