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環保:違法須問責 監管要長效
2010-07-20 00:00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龜山隱真
【CPP114】訊:本周,環境保護部公布2010年首批掛牌督辦案件立即引起媒體廣泛關注,而陜西省3個市政府遭遇“環保罰單”,同樣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各地啟動行政問責制度,環境保護工作由“風暴式執法”邁向長效監管。上海世博會開幕兩個月之際,“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集中探討未來發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共識和主張。
關注掛牌督辦案件
7月6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公布了2010年環境保護部第一批掛牌督辦案件,決定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廣東省汕頭市等5個地區的造紙企業和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綠源污水處理廠等9家企業掛牌督辦。對此,媒體踴躍報道。
當天,新華網推出了題為“環境保護部對外公布2010年首批掛牌督辦的案件”報道,并附上首批掛牌督辦案件的名單。
第二天,第一財經日報推出題為“汕頭等五地新建造紙項目暫停環評審批”報道,中證網在轉載這篇報道時說,“十一五”減排沖刺,環境保護部公布今年首批掛牌督辦案件。這一天,這類報道形成了新一波環境報道熱潮,四川在線、中國經濟網、南方報業網、和訊網、網易、中國網、搜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浪網、新民網、正義網、中國廣播網、資源網等也積極報道了這一消息。
7月5日的燕趙都市報和中國新聞網的報道展現了地方對問題企業進行掛牌督辦的經驗做法。燕趙都市報說,河北公布今年第二批省級環境掛牌督辦案件共11起,以期嚴處違法建設和違法排污企業,切實強化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保障群眾環境權益。
當日,中國新聞網報道了河北省22家企業因環境問題被掛牌督辦或減排預警。文章說,總體來看,河北省重點減排項目建設進展比較順利,但部分企業存在嚴重問題:一是部分減排項目建設滯后,難以按期完成;二是管理不到位、環保設施運行不穩定;三是一些建設項目仍然存在違反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情況。
熱評陜西三市領罰單
陜西三市遭遇環保罰單。將“環保罰單”直接下達給一級政府,這在陜西前所未有,在全國也屈指可數。西安、寶雞和咸陽因向關中地區“母親河”渭河超標排放污染物,被罰交納70萬元“環境補償金”。這立即引發媒體熱評。
新華網報道說,面對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尖銳矛盾,中國環保部門開始嘗試用經濟手段制裁河流污染。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認為,“環保罰單”不僅把地方政府真正推向節能減排社會監督的“聚光燈”下,更讓一些因為追求gdp頭腦發熱的地方領導干部變得清醒起來,讓地方政府不僅因為治污工作不力在經濟上受到損失,更要“丟面子”,用環保“杠桿”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瀟湘晨報、深圳商報、南方都市報、四川在線、北青網等媒體都進行了相似的報道。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