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媒體應對網絡低俗說“不”
2010-08-04 09: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我們把抵制低俗之風、提升文化品位的活動變成網民的自我啟蒙的討論和教育,形成多元的共識,可能才是未來治理的真正出路!币櫛硎,一定要在多元討論基礎上逐漸形成共識,而不是一刀切,或者是用簡單的方式去判斷什么東西是可以的、什么東西是不可以的。
【CPP114】訊:“目前我國網絡文化主流積極健康,但良莠并存、泥沙俱下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特別是隨著Web2.0技術的發展,微博客、社交網站等新興網絡社區蓬勃興起,網絡低俗之風的傳播呈現出多樣化、隱蔽化的趨勢。”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協調局局長彭波說,淫穢色情、網絡惡搞、惡意誹謗、網絡暴力、炫富拜金等低俗甚至惡俗的現象時有傳播,互聯網上的低俗風氣嚴重扭曲社會主流價值觀,侵蝕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彭波是在人民網和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共同主辦的“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提升新興媒體文化品位”研討會上,做上述表示的。
人民網總裁廖秏認為,隨著網上低俗內容的泛濫,人們對網絡低俗內容的判斷標準有所改變。以前感到低俗的,現在感到不那么低俗了,比如“某某姐姐”的炒作,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甚至偶爾也會參與推波助瀾,網絡狗仔隊沒有受到網絡輿論的一致譴責。
彭波分析,當前網絡低俗之風之所以盛行,一方面是因為少數網民自我約束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一些網站把網絡文化的傳播、消費當做一種快速謀取現實利益的手段,依靠傳播低俗信息賺取點擊量,這種眼球經濟需要的是網絡文化產品被消費的數量,而不是質量。
據統計,我國已經有4.2億網民、320萬家網站。相比傳統媒體管理的規范和有序,網上的論壇/BBS、博客、微博客、QQ群等廣闊的內容發布平臺,卻是一個管理難題,現實的法律懲處和道德約束非常困難。
“現有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往往只是對傳統媒體起作用,對網絡這個虛擬社會是不起作用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表示,如果不對網民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教育的話,要靠管制是很難完成的,“一個社會的道德是警察管不了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指出,互聯網本身是中性的,目前互聯網出現的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在互聯網之外,根源在現實社會,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如果我們只管虛擬社會而對現實社會不去治理,那就是本末倒置。”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熊澄宇介紹說,在國際上或者業界,目前用管理這個詞比較少,取而代之的是“治理”。管理是依法依規、由上而下進行的,基本上是在行政層面;而治理則是要求跟這個事情有關的方方面面,如政府、企業、用戶、家長、孩子,都要參與。
“我們把抵制低俗之風、提升文化品位的活動變成網民的自我啟蒙的討論和教育,形成多元的共識,可能才是未來治理的真正出路。”尹鴻表示,一定要在多元討論基礎上逐漸形成共識,而不是一刀切,或者是用簡單的方式去判斷什么東西是可以的、什么東西是不可以的。
彭波呼吁,廣大網民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娛樂觀,不能把嘲諷、戲謔、低級趣味當做個性,不能把低俗、庸俗當做追求時尚,不能把制造低級噱頭博人矚目當做成就,多元多樣不是庸俗低俗的代名詞,那些經過長期歷史考驗保留下來的經典不能隨意娛樂化,幾千年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不能庸俗化,社會主流價值觀不能顛倒,我們要在互聯網上鮮明地立起這樣的導向。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