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經處木刻雕版印刷已傳至第七代
2010-10-18 11:06 來源:新浪 責編:張健
- 摘要:
- 木刻雕版印刷是我國古代一項印刷工藝,約起源于唐朝。目前,金陵刻經處仍然保存了中國古代木刻雕版印刷的工藝。經書一般用棠梨木刻版,然后用水墨印刷。裝訂也頗講究,有抽頁、對折、齊欄、上紙捻、貼封面、切邊、打眼、線裝、貼簽條等多道工序,大部頭經書還要裝上函套。金陵刻經印刷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又于2009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CPP114】訊:木刻雕版印刷是我國古代一項印刷工藝,約起源于唐朝。目前,金陵刻經處仍然保存了中國古代木刻雕版印刷的工藝。經書一般用棠梨木刻版,然后用水墨印刷。裝訂也頗講究,有抽頁、對折、齊欄、上紙捻、貼封面、切邊、打眼、線裝、貼簽條等多道工序,大部頭經書還要裝上函套。金陵刻經印刷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又于2009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刻工在木版上雕刻反寫字。通常,一塊經版正反兩面全部刻成要用半個月時間。
金陵刻經處正式成立后,楊仁山對各類佛教典籍熱心搜求,并先后從日本和朝鮮等國尋回了《中論疏》、《百論疏》、《唯識述記》、《因明論疏》、《華嚴三昧章》等約300種國內早已散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加以刻印流布,使得三論宗、慈恩宗、華嚴宗等佛教宗派教義復明,以便后人研討。在楊仁山的精心策劃下,金陵刻經處還先后刊刻了《大藏輯要》,選佛典465種,計3300卷,另印刷佛像lo萬余張。魯迅先生在為其母祝壽時也曾在這里捐資刻印過《百喻經》。
出于弘揚佛法的考慮,楊仁山還為金陵刻經處規定了“三不刻”例,即:疑偽者不刻,文義淺俗者不刻,乩壇之書不刻。他曾說:“鄙人志愿,亟望金陵刻經處刻成全藏,務使校對刷印,均極精審,庶不致貽誤學者。至他處所刻未精之本,聽其自行流通,本處概不與之合并成書。”這固然是楊仁山立身做人的正直與研究學問嚴謹的體現,也是金陵刻經處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由于金陵刻經處刊印流通的經書有不少是我國古代失傳的佛典,加之刻版采用了經文與注疏結合的方式,且劃分段落,添加句讀,并經嚴格�?�,各方信士皆譽其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與別處寺院直接從《明藏》、《龍藏》翻刻者相比,真有霄壤之別。
金陵刻經保持了中國古代傳統的木刻水印技藝,它由三個環節組成:一、刻版,包括寫樣、上樣、雕刻等工序;二、印刷,包括放版、刷墨、復紙、壓擦、揭紙等工序;三、裝訂,包括分頁、折頁、撮齊、捆扎壓實、數書、齊欄、串紙捻、貼封面封底、配書、切書、打裝訂眼、帖書名簽條等工序。
此外,佛像版雕工藝精湛也是金陵刻經處的一大特點。金陵刻經處現藏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圖》、《慈悲觀音像》、《靈山法會》等18種佛像雕版。均是楊仁山于同治、光緒年間參照《造像量度經》等資料,延請南京著名刻工潘文法、甘國有、姜文卿精心刻制完成的。尤其是由群像構成的《靈山法會》,人物形象多達97人,畫面幾無虛隙,但卻層次分明,章法嚴整,人物神情各不相同,藝術價值甚高,堪稱我國佛像版之絕品。
金陵刻經選本精嚴,內容純正,�?眹乐敚媸绞枥�,字大悅目,刻印考究,紙墨精良,習稱金陵本。目前該處手工印刷的佛教典籍有三百余種,約占全部經版數量的五分之一,其中包括《華嚴經》(80卷)、《玄奘法師譯撰全集》(1347卷)等重要經論。金陵刻經的雕刻、印刷技藝以口傳心授方式承傳,現已傳到第七代。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雕版印刷技藝前天領到“世遺”證書
揚州雕版印刷“人氣”最旺
端午節文化的狂歡與雕版印刷業的寥落
雕版印刷廣陵古籍刻印社4名高手曬技術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