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服務商 出版轉型的希望之路
2011-05-20 09:05 來源:數字出版在線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借力新技術,豐富功能。從紙質書報刊到數字書報刊的轉變,絕不僅僅是內容的平移,載體的變更。而要在新技術的支持下融匯更豐富的閱讀內容,提供更人性的閱讀體驗。應當說,如果功能不能更豐富,閱讀體驗不能更好,這樣的數字出版產品是會被市場冷漠的。
其次,市場變得便捷高效。一方面,如果說網絡書店可以讓年輕一族鼠標一點,快遞員就會在24小時或者48小時內將讀者購買的書籍送上家門,那么,數字閱讀的圖書,基本上可以在一分鐘以內甚至是幾秒鐘的時間完成購買。另一方面,這樣的場景也不是不可能:讀者只要填入自己的興趣、年齡、職業、專業、曾經閱讀過的書籍等信息,檢索平臺馬上就能提供一套適合讀者的書系。
所以,內容服務商的定位,將為要求內容生產者充分考慮到市場變化的新特點,趨利避害,調整自己的內容生產線和銷售宣傳模式。顯而易見,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用好多種渠道,便于讀者獲取。數字出版帶來產業鏈的變革,是從銷售渠道與閱讀終端開始的。那么,將來的出版社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多元化的渠道。與傳統的書店渠道相去甚遠,這些渠道大多屬于技術公司、互聯網公司或者是通信運營商。因此,對于這些渠道的開發與維護,內容服務商的職能要在過往的基礎上有所延伸,更多是我們找渠道,而不是渠道找上門。
保持專業優勢,更快內容更新。曾有評論稱,報紙為當天的熱點服務,雜志為當月的熱點服務,圖書為當年的熱點服務。此論不無道理。但互聯網發展,使得這個時間間隔顯得不會這么長,F今,在某些突發性的熱點事件之后,精明的出版商也會在極短的時間里推出出版物。但是,時間上可以與新聞與評論集同步。內容的專業優勢是不可放棄的。完整、深刻仍舊是出版物區別于其他新聞產品的重要特性。在這個問題上,如何做到和而不同,知易行難。
三、立體化開發——技術是幫手,內容更給力。
應當說,不論技術如何發展,“內容為王”仍是出版社的專業優勢所在。但是,技術確實給內容生產方式和生產手段以及產品形式帶來了新的突破,所以,相對于時間、精力大部分投在文字編輯工作上的傳統出版方式而言,我們的工作重心需要轉移。
出版物的載體變化,使得出版物有了新的產品形式。它可能是一條彩信,比如手機報;它可能是一個內容程序,在app store里有很多具有互動功能的電子出版物;它可能是一個客戶端,比如熊貓看書、比如zaker、鮮果傳播等;甚至,它可能是一個硬件終端,比如市場上可以看到的一些專屬閱讀器、點讀機、電子辭典等產品,把《辭海》、多媒體教材教輔、電子詞典等產品裝進去,打上包裝,作為一個整體賣給用戶。
那么,對于出版社而言,所謂“全媒體出版”,顯然是不夠的。數字內容產品形式的豐富,使得出版工作更成為一個技術活兒。當傳統的“齊清定”完成之后,還要根據不同的產品形式與銷售終端進行技術加工,甚至對內容進行必要的改編。比如在現有的“手機書店”中的TXT或者EPUB文檔,可能要改編大量的圖片與格式,但若用ipad閱讀,卻不但可以“插圖”,還可以“插視頻”、“插音頻”、插入互動功能。原則上而言,他們都屬于同一出版物。由此,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立體開發,載體適配。由于手機、閱讀器、平板電腦、桌面電腦等新興閱讀終端,所支持的內容產品形式各有特色,那么,在內容“齊清定”之后,傳統的產品物化過程也就是印刷,就要變成與終端載體適配的立體開發的過程。具體點說,要生成不同的格式文檔,要生成不同功能特點的客戶端。古有詩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借力新技術,豐富功能。從紙質書報刊到數字書報刊的轉變,絕不僅僅是內容的平移,載體的變更。而要在新技術的支持下融匯更豐富的閱讀內容,提供更人性的閱讀體驗。應當說,如果功能不能更豐富,閱讀體驗不能更好,這樣的數字出版產品是會被市場冷漠的。
總的來說,當今發展趨勢,出版轉型已勢不可當,革新肯定會帶來陣痛,發展才是永恒的主題。隨著出版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出版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應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內容服務商的自我定位,出版業的成功轉型定能為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值得深思的是,中國出版業的轉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進步與革新對于整個出版業來說,一定是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對于每一個出版企業來說,則是一把“雙刃劍”,如同手術之于病人,不可不動,不可亂動。唯有識其貌,知其理,審時度勢,大環境與小環境兼顧,才能找到真正通往更好未來的轉型之路。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數字出版將成為未來出版業的主流
淺談:從傳統到數字出版印刷業如何轉身
重慶出版集團攜手深圳共建標簽研發基地
京東低價促銷遭24家少兒出版社聯合抵制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