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型循環經濟:中冶美利不是神話
2006-09-04 14:02 來源:高鵬 李東梅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多數造紙企業都無法規避這樣的怪圈: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短期內的經濟增長,而污染又成為造紙企業阿格琉斯的腳跟,扼殺新一輪的財富夢想。但中冶美利有所不同——
“這不是神話”
在中冶美利工業園區的巨幅宣傳牌上,這5個字的背后,沉淀著20年的光陰。
確實不是神話:2003年,由于不能持續治污,給黃河造成污染,國家環保總局還曾通報批評。
2005年,作為“實行主動型循環經濟”的典范,在國際環保天堂論壇上受到高度評價。
主動型循環經濟也是通向百年美利,劍指中國造紙第一峰的唯一途徑。
無怪乎寧夏回族自治區經委有關負責同志出此斷語:“這是中冶美利遇到的最豐盛禮物。”
也曾每天往污水里扔一輛“桑塔納”
1985年,一家瀕臨倒閉的小亞麻廠改組成立了美利紙業前身———中衛縣造紙廠,董事長劉崇喜靠借貸解決了拖欠職工幾個月的工資。
10年,美利紙業領軍寧夏造紙業;15年,美利紙業成為西部造紙行業龍頭;20年,美利紙業躋身我國造紙業十強;
如今,中冶美利正行走在問鼎全國造紙龍頭的途中。
這期間經歷了多少創業者的激情、焦灼、汗水和從未曾停歇的腳步。
最刻骨銘心的,恐怕還是對于污染治理的痛和思考。
事實上,多數造紙企業都無法規避這樣的怪圈: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短期內的經濟增長,而污染又成為造紙企業阿格琉斯的腳跟,扼殺新一輪的財富夢想。它們注定是小規模的,或者轉瞬即逝的。
但美利紙業是個不安分的孩子,從它誕生之日起,就高揚起百年美利的旗幟。
美利人不是不知道,要打造百年美利,需應對怎樣的難題,這個難題,甚至在世界范圍內都不曾破解:
以草類纖維為原料的堿法制漿會在蒸煮制漿過程中產生黑液、漂洗工藝過程中產生中段水、造紙過程中產生白水,水污染不可避免。
1998年,美利紙業在全國率先提出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的構想時,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有關部門對該項目的立項與實施進行了反復的考察、論證與審查,美利紙業在審視中逐步建立了與國內外業界對話的自信。
2001年開始,美利紙業踏著騰格里沙漠邊緣綿延的流沙造林的時候,可能還有不少人認為,這不啻于唐吉·坷德與風車的大戰。今天,美利紙業已經累計造林50萬畝,昔日蠻荒的大漠中也有近30萬畝速生林,這些林木為漿紙項目提供了充足穩定的原料,為林紙一體化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即便到了今天,美利人還遵循著這樣的傳統:每年清明過后,全體員工都要進沙漠種樹,每人都有幾百棵樹的任務,而且還要保證成活.
從高管到員工,不許雇人種、不許代人種,必須親歷親為。記者就曾目睹美利的員工白天上班晚上種樹,晚上上班白天種樹情景。
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一系列具體而精微的嘗試一直與企業的成長相伴相隨。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利紙業仍在被動型循環經濟的原地徘徊。
只循環不經濟,美利紙業為此付出了難以言說的代價。老美利人還清晰地記得,老廠區每天需投入10萬至15萬元的二胺和尿素以凈化污水,然后直排黃河。相當于每天往污水里扔一輛桑塔納。不僅如此,每年還要支付1000萬元的排污費用。
20年一個夢,有多少執著的美利人從青春到白頭?
專家眼中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1998年以來,美利紙業投資3億元,完善了與生產設施相配套的污染治理系統,實現了制漿造紙封閉污染治理,為被動型循環經濟向主動型循環經濟轉化奠定了基礎。
2003年的通報批評給了美利紙業破釜沉舟的勇氣。這年開始,美利紙業鋪設了19公里的管道將廢水全部排向廣袤的林地,徹底結束了向黃河和周圍村莊排放廢水的歷史。
以后的發展證實,此舉不經意間找到了循環經濟和現實經濟的結合點———主動型循環經濟。這個結合點不僅照亮了美利的未來,也點亮了太多環保專家焦灼尋找的眼睛。其中包括范小克。
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專家范小克曾在美利紙業長駐,對這種既循環又經濟的污染防治模式大為嘆服,并進行了科學和審慎的總結:
堿回收模塊:投資1.7億元建成了兩套日處理為150噸的堿回收環保節能工程,使黑液提取率達87%以上,堿的回收利用率達75%以上,每年回收流失堿20000噸,在治理制漿黑液污染的同時實現了制漿蒸煮堿的循環使用;
白水回收模塊:投資1000萬元配套建成了日處理能力為3萬立方米的兩套白水回收處理循環利用系統,造紙網下白水回收全部用于制漿系統,白水重復利用率達90%以上,每年回收利用白水1000萬立方米,實現了企業工業生產供水的循環使用;
中段水污染治理模塊:投資9600萬元建設投產了日處理能力50000立方米的廢水綜合處理系統和林基地輸水灌溉工程,將處理達標后的生產廢水輸送至20公里外的速生林基地,混配黃河水灌溉,污水不再向黃河排放,每年還可減少黃河取水量1600萬立方米。生產廢水灌溉速生林,實現了污水的封閉循環使用;
制漿模塊:在廢水綜合處理工段采用先進手段回收流失漿用于板紙生產,每年可回收漿6000噸,在消除污染負荷的同時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再生利用;
復合肥模塊:將廢水中的污泥進行壓濾、干燥,添加氮磷等成分后加工成復合肥料,用于新開發速生林基地沙質土壤改造,使有機固廢資源得到循環利用;
動力模塊: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兩套堿回收爐電除塵系統和三套電站鍋爐電除塵系統,年回收粉煤灰和渣塵46000噸,出售給當地水泥廠,實現了固廢資源的循環使用。
從這個方案不難看出,美利人遇到了最豐盛禮物,就是堿法麥草制漿造紙污染物“資源化”。即通過完善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達標外排水和干污泥全部用于企業在沙漠中的林紙一體化工程。
范小克解釋,美利紙業堿回收后的廢水基本不含對林地有害的物質,與黃河水混配后PH值更加合理,水中的成分更加接近農用肥料,直接排向沙漠邊緣的林地就等于輸送了資源,是企業內部的水循環。說到這兒,范小克形象地比喻:“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寧夏農林科學院分析中心化驗的結果印證的范小克的話,結果顯示:污泥、污水中重金屬等有害成分較低,排放的廢水符合國家農用灌溉水標準,綜合處理后的生化壓濾污泥中含有較高的植物生長營養成分,補充部分氮、磷元素后施用于新開發的沙質土地,對促進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速生林木非常有利。
實行主動型循環經濟后,美利紙業每年還可以減少黃河水用量1957萬立方米,節省排污費1000多萬元,節省黃河取水費200多萬元。
在全國的造紙行業中,美利紙業是首家實現零排放的企業。8月16日,在美利造紙工業園區視察的自治區主席馬啟智指出:“美利紙業是寧夏第一個真正實現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的企業。這不僅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它對我區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
劍指中國造紙第一峰
業內人士都清楚,致力于打造百年美利的林紙一體化工程盡管前景驕人,但快速推進階段卻需要45億元的資金注入,而寧夏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具備這樣的信貸擔保能力。
必須借助外力,為美利紙業新的飛躍搭建高高的跳臺。
4月28日,隨著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入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無償劃轉協議成功簽訂,工程所需的45億元貸款隨即進入實質性操作程序,美利紙業林紙一體化項目進入快速推進階段。
中冶美利建設總公司總經理劉敬喜介紹,目前,一期建設的20萬噸楊木化機漿、30萬噸涂布白卡紙、2×50兆瓦熱電站項目已開工建設,造紙原料林基地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到2008年項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造紙能力41萬噸。
這就意味著,“十一五”期間美利將成長為中國造紙企業第一家,躋身世界先進造紙企業前列,年銷售收入新增40億元。
項目建成投運后,不僅寧夏會成為我國重要的造紙工業基地,每年還將拉動寧夏電力、煤炭、化工、建筑、運輸、電訊、印刷、包裝、農林牧漁等各行各業經濟快速增長近50億元。
為此,中衛市每年將新增稅收近3個億,增加社會就業近萬名。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