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書本換上“平板” 京滬試水“電子課本”
2012-09-03 10:32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你看這張,這么多的鳥落在大榕樹上,這不就是鳥的天堂嘛!以前的課本上全是文字,現在的課堂很生動,好玩極了!”語文課上正在講讀課文《鳥的天堂》,10歲的駱嘉邊說邊用手滑動著平板電腦的屏幕界面。這是上學期末的一個教學場景。
【CPP114】訊:“你看這張,這么多的鳥落在大榕樹上,這不就是鳥的天堂嘛!以前的課本上全是文字,現在的課堂很生動,好玩極了!”語文課上正在講讀課文《鳥的天堂》,10歲的駱嘉邊說邊用手滑動著平板電腦的屏幕界面。這是上學期末的一個教學場景。
新學期即將開始,“電子課本”取代“紙質課本”的推廣試點在北京、上海多個城市的中小學進行,電子書、平板電腦的普及對傳統教育的沖擊日漸顯現。
“立體”教材豐富課堂
“下面,請風景組的同學展示研究成果……”老師佟磊話音剛落,兩名學生手拿iPad走上講臺。隨著指尖劃動,與iPad連接的大屏幕上出現不同樣式的竹橋,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起竹橋的用途。
這是北京史家小學五年級(11)班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學習《傣族與竹文化》的場景。“過去的課堂可沒有這么生動,學習氣氛比較死板。”佟磊說:“如今用上iPad,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課前按不同主題找好資料,做成幻燈片在iPad上播放。不僅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也更愛上這門課。”
對比傳統課本,電子課本讓教材更加立體化,可以涵蓋更多豐富多彩和生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由被迫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史家小學的學生張伊楊說:“用iPad上課,所有同學都能參與,激發了學習興趣,以前不愛發言的同學都能嘗試大膽表達想法了。”更為可貴的是,電子課本在教學上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教學雙方的交流不僅僅止于課堂。作為一個依托于網絡的學習形式,所有使用者都能體驗到特級教師的教學過程,即使在海外,照樣可以打開電子課本進行學習。
電子課堂存在隱憂
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從減輕書包重量和學業負擔以及環保等方面來說,電子課本并不能起到主要作用,減負應該從作業量、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改進。
令老師們感到擔憂的是,電子課本的信息檢索功能強大,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思考能力。“電子教材對知識的檢索十分方便,鍵盤一敲,結果就生成了,學校有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職能,但是電子課本把思維的過程省略掉了。”江蘇省姜堰中學的老師田志軍如是說。
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也引來不少家長的擔憂。電子課本的普及,極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龐大的信息庫存在著不健康的信息,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電子教材的使用也有加劇學生網癮的可能性,甚至降低孩子的社交能力。北京的一位家長段先生說:“現在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游戲和交友,我們防不勝防,害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教育應該以人為本
世界正在進入“無紙學習”的新時代,然而,普及電子課本并非朝夕之功。北京白家莊小學信息部主任張國徽認為,平板電腦在互動課堂中的常態化很有可能實現。但同時,他也強調,“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人。我們不要把平板電腦‘神化’。平板電腦只能作為學習的一種學具,就像圓規、直尺一樣,不能取代紙質書,更不能代替教師的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余勝泉指出,我們不能一味地利用技術去拓展課堂的廣度,而是要拓展深度和參與度。“在數學課上,平板電腦要做的不是奇函數圖形的動畫展示,而是讓學生劃出圖形,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奇函數是原點對稱的。”教育的本質是人的發展,技術手段的現代化并不等同于課堂現代化,教育不能因為技術而拔苗助長,“一支粉筆,一堂課”的傳統模式已經被打破,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是關鍵。電子課本的出現也使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一大隱憂。在貧困落后的山區,連教學所需最基本的資源都未齊全,而城市地區的部分學校已經用上了高科技的教學工具。因此,如何公平地推進電子課本的普及成為了急需考慮的難題。
新學期即將開始,“電子課本”取代“紙質課本”的推廣試點在北京、上海多個城市的中小學進行,電子書、平板電腦的普及對傳統教育的沖擊日漸顯現。
“立體”教材豐富課堂
“下面,請風景組的同學展示研究成果……”老師佟磊話音剛落,兩名學生手拿iPad走上講臺。隨著指尖劃動,與iPad連接的大屏幕上出現不同樣式的竹橋,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起竹橋的用途。
這是北京史家小學五年級(11)班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學習《傣族與竹文化》的場景。“過去的課堂可沒有這么生動,學習氣氛比較死板。”佟磊說:“如今用上iPad,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課前按不同主題找好資料,做成幻燈片在iPad上播放。不僅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也更愛上這門課。”
對比傳統課本,電子課本讓教材更加立體化,可以涵蓋更多豐富多彩和生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由被迫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史家小學的學生張伊楊說:“用iPad上課,所有同學都能參與,激發了學習興趣,以前不愛發言的同學都能嘗試大膽表達想法了。”更為可貴的是,電子課本在教學上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教學雙方的交流不僅僅止于課堂。作為一個依托于網絡的學習形式,所有使用者都能體驗到特級教師的教學過程,即使在海外,照樣可以打開電子課本進行學習。
電子課堂存在隱憂
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從減輕書包重量和學業負擔以及環保等方面來說,電子課本并不能起到主要作用,減負應該從作業量、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改進。
令老師們感到擔憂的是,電子課本的信息檢索功能強大,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思考能力。“電子教材對知識的檢索十分方便,鍵盤一敲,結果就生成了,學校有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職能,但是電子課本把思維的過程省略掉了。”江蘇省姜堰中學的老師田志軍如是說。
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也引來不少家長的擔憂。電子課本的普及,極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龐大的信息庫存在著不健康的信息,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電子教材的使用也有加劇學生網癮的可能性,甚至降低孩子的社交能力。北京的一位家長段先生說:“現在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游戲和交友,我們防不勝防,害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教育應該以人為本
世界正在進入“無紙學習”的新時代,然而,普及電子課本并非朝夕之功。北京白家莊小學信息部主任張國徽認為,平板電腦在互動課堂中的常態化很有可能實現。但同時,他也強調,“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人。我們不要把平板電腦‘神化’。平板電腦只能作為學習的一種學具,就像圓規、直尺一樣,不能取代紙質書,更不能代替教師的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余勝泉指出,我們不能一味地利用技術去拓展課堂的廣度,而是要拓展深度和參與度。“在數學課上,平板電腦要做的不是奇函數圖形的動畫展示,而是讓學生劃出圖形,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奇函數是原點對稱的。”教育的本質是人的發展,技術手段的現代化并不等同于課堂現代化,教育不能因為技術而拔苗助長,“一支粉筆,一堂課”的傳統模式已經被打破,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是關鍵。電子課本的出現也使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一大隱憂。在貧困落后的山區,連教學所需最基本的資源都未齊全,而城市地區的部分學校已經用上了高科技的教學工具。因此,如何公平地推進電子課本的普及成為了急需考慮的難題。
- 相關新聞:
- ·香港政府擬推電子課本以解教材高價問題 2011.12.16
- ·中國著手制定電子課本和電子書包相關標準 2011.09.15
- ·老師家長大討論 電子課本到底該不該進入學校 2011.08.26
- ·疲態盡顯 從電子書硬件本身看其行業衰落 2011.08.1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