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杂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膠印油墨
膠印材料
絲印材料

教育出版數字化的“碎片”探究

2012-11-16 09:56 來源:出版參考 責編:陳培

摘要:
隨著數字時代、碎片時代的來臨,出版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出版內容的呈現方式、傳播方式、消費特征、閱讀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變化既是出版技術、傳媒技術進步所致,同時又在不斷催生新技術的發展。無論出版業如何轉型變化,出版總離不開內容,出版產品的內容所承載的文化與經濟兩個方面的基本功能與特征沒變,不同的閱讀方式下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之間的橋梁是許許多多的碎片內容所鋪就的。
  【CPP114】訊:


周海忠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
 
  隨著數字時代、碎片時代的來臨,出版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出版內容的呈現方式、傳播方式、消費特征、閱讀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變化既是出版技術、傳媒技術進步所致,同時又在不斷催生新技術的發展。無論出版業如何轉型變化,出版總離不開內容,出版產品的內容所承載的文化與經濟兩個方面的基本功能與特征沒變,不同的閱讀方式下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之間的橋梁是許許多多的碎片內容所鋪就的。碎片時間需要被充分利用,出版必須借助技術的力量適應這樣的變化——開發的產品在內容上可“讀碎”,在形式上可“碎讀”。尋找碎片、選擇碎片、加工碎片、宣傳碎片、銷售碎片、積聚碎片,成為數字出版的工作特征,而消費者可以消費以碎片方式呈現的出版產品;數字出版的另一特征就是許多大容量的產品,可以濃縮成“碎片”般便攜,也可以通過網絡、手機隨時隨地享受閱讀。對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而言,“經營碎片”不僅是切入口,而且是核心。

  知識碎片的意義與價值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碎片時間的利用價值已經被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所共同發掘,娛樂游戲與閱讀教育幾乎成為一種普遍的碎片生活方式。

  時代需要鴻篇巨制,但也需要短小、精微的作品,事實上,出版物或文化產品的教育功能從來都沒有因為“微”而不足道,作品本身的精當、深刻可以微顯闡幽,系統的、大篇幅的內容我們也總還是以間斷的時間去閱讀和消化思考、回味的。“讀碎”與“碎讀”,除了打發碎片時間的休閑娛樂,對人的學習而言,也是知識構建的積跬步至千里的必然過程。

  教育出版最直接體現出版的教化功能,教育出版的內容理論上都可以通過碎片來呈現。正因為如此,知識分學科、圖書有章節、報紙分版面、雜志有欄目、文章有段落。概念、知識和規律,都會在系統框架下以點線面的不同方式分層分步展開。

  不難理解,將出版內容有意識地進行拆分,并不是數字出版時代的創新產物,而是傳統出版的一種習慣做法。只是在數字出版時代,內容碎片的切分和集成,其實是同時存在的,而正因為閱讀的載體可以存儲或查閱海量內容,出版者必須精心幫助讀者、消費者選擇適需碎片內容,以獨特的方式建構作品。因為網絡閱讀已經讓人們嘗到了瀏覽、速讀、點讀、跳讀的甜頭,人們期待數字產品能做到隨心所欲地切入,任何一個碎片都能成為閱讀起點,可以從任何一個碎片中跳出并很快延伸進行關聯閱讀。

  以手機學習彩信為例,選擇的就是“碎片化”的學習內容。無論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一課一練》,還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第二課堂》,產品按學科,按年級,按學習日,按學科內細分的欄目等多個維度切分碎片。學習彩信相當于每天更新的手機學習報,篇幅在2000字以內。產品定位于學生的貼身家教,與學校教學基本保持同步或半同步,幫助學生隨時隨地溫習鞏固當日所學重點內容,并提供適當的教學內容拓展,拓寬學生的視野;不同的科目設置了不同的欄目,在提點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的同時,穿插了心理輔導、趣味故事,也還有STS(科學·技術·社會)等方面的綜合性知識內容。策劃者從知識碎片中析出了教育意義,在已有的教育出版資源中反復遴選,精心搭配,在推送運營中體會到碎片的出版價值。把手機變成“學習機”的理念,為移動學習、碎片化時間的合理利用推波助瀾,也使手機在原來強大的通聯功能、娛樂功能基礎上,增添了個性化自主學習的功能。

  點讀筆產品本身經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已經可以實現點讀、聽課錄音、同步翻譯、朗讀復讀、MP3音樂、互動游戲、網絡下載等多種功能,但無論是幼兒的教育讀物還是把有聲化結合了各種創意的教育產品,離開了豐富的碎片內容的支撐,點讀筆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為點讀方式是碎片式的切入與跳出,是視覺與聽覺的結合,是視覺內容的轉換或者視覺碎片內容的有聲擴展解壓。正因為如此,從事教育出版的出版社才會不斷被點讀筆廠商、公司造訪,一些有聲化教材、圖書、圖貼、掛圖紛紛面世。電子書包的運營可以從點讀筆中得到對碎片內容價值認知的借鑒。

  碎片加工的方式與轉型

  對傳統出版社而言,向數字出版轉型的一大困難是編輯方式的轉變。編輯在生產同一項目產品時,需要同時身兼策劃、撰稿、錄入、排版、上傳、測試、校對等多重角色,這對習慣了在紙上改稿加工、按流程分工各行其是的編輯方式的傳統編輯是極大的挑戰。毫無疑問,從碎片開始做起,是對傳統編輯向復合型數字編輯跨越的最佳實訓與鍛煉。

  碎片加工的方式,究竟是流程再造還是方法遷移?學習彩信的加工選擇是后者。以南京師大社的《第二課堂》項目為例,他們按學科分成項目組,從事基礎教育圖書的全體編輯參與其中,數字出版部的網絡編輯作為美工、插圖、圖標設計、公式編排等的技術支持;組長負責復審;社領導訂制測試彩信及分年級的彩信,負責終審及成品審讀。三校的過程,實際上在三次平臺測試的反復中完成。從這樣的操作方式可以看出,傳統的編輯流程,可以遷移過來用于數字出版。在數字出版的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還沒有完善的當下,基本保持、沿用原來的三審三校一讀的做法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數字出版有交互性特質,無論是網絡產品還是手機產品,都應設置互動的平臺與通道,及時獲得讀者對產品質量的反饋,這樣,讀者的有價值建議可以很快吸收采納到后續產品的生產中,有一些來自讀者的創作甚至可以變身為新的出版資源,與更多的讀者分享。從這個角度來說,編讀互動的周期大大縮短,對編輯的素質和能力都是新的考驗。

  數字出版的另一大困擾是知識產權的保護。最直接的和有效的保護是作品的自主化、社有化。出版社應立足于本社已有的教育出版資源,利用好已經取得的數字出版專有權。值得充分重視的是通過編輯的創作,將碎片特征的出版內容,以本社獨有的編排方式和表達形式,貫穿最新的教育理念,把資源“碎片”聚合構成全新的完整作品,實現自主創新,固化自主知識產權的責權利。

  取得了網絡出版專有權之后,許多中小出版社除了面臨缺資金、缺人才的困境之外,還因為缺資源而一籌莫展。把每天加工的碎片邊生產邊銷售,同時在積聚碎片的過程中生成資源庫,應該說是一種低成本的建庫方式。在以后的再發布、再銷售的過程中,庫中的資源已經成為修訂藍本與基礎,這一點也是數字出版的特點和優勢所在。

  數字出版的具體項目實施,需要從頭腦思考到行動執行的智慧管理與團隊精神。已經在教育出版數字化領域嘗到甜頭的出版社都有專門的數字出版部及網絡編輯、技術編輯,但年輕的教育編輯作為內容創編把關人更是團隊的主體力量?v觀各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的資助項目,教育出版數字化項目的比例不高,但在逐年提升,有的還成功入選新聞出版總署改革發展項目庫,“碎片”的力量可見一斑。

  碎片產品的市場與效益

  “碎片”產銷的市場在哪里、效益又如何?數字出版的效益評估無疑仍然離不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

  社會效益是產品和服務對社會所產生正面結果與影響。碎片產品的優勢在于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選擇。一些出版集團的全媒體數字出版運營服務平臺,已經針對碎片化的客戶群,將閱讀客戶端細分到Windows、iPhone、Android手機、Android平板、iPad等,為優質教育資源集成后的個性化選擇提供便利。教育出版數字化的經營越來越體現出碎片特征的教育服務。新的出版方式可以節約用于重復出版、幾乎全是一次性使用的教材教輔制作的大量紙張,是低碳的綠色出版,這本身也是一種社會效益。

  以手機彩信產品為例,出版社每天約生產數萬字的內容“出貨”,基本上達到“日出一書”的量。借助移動的平臺,用戶可以訂制符合自己需要的單個科目產品或多個科目產品組合。電子方式的復制和機械復制相比,不產生退貨、庫存,主要成本在于編輯人工和作者專家費用以及出版資源采買、開發、使用方面。作為消費者而言,訂制一個科目的學習彩信產品,按每月付費3元計,一年共36元。而買一本36元的教輔圖書,消費者可能會有所猶豫,但分散到12個月支付,心理上要容易接受得多。如果訂制組合產品,價格會更優惠,這對用戶都極具誘惑力。

  碎片化的數字化內容,面向學生和學生家長,一改原來的教學信息僅限于作業提醒、家長會通知等單調內容風格,消費者感受到內容豐富、有益。學生可以用一些碎片時間溫故知新、拾遺補缺、發現學習的樂趣、尋找方法的啟迪、開闊知識視野。家長十分愿意了解子女的學習進程,希望以最簡捷的方式摸清子女的學習狀態,所以對碎片化的數字教育產品,家長也很有興趣。

  教育市場在我國一直是一個容量最大的市場,獨生子女的教育牽動每一位家長的心,而教學要求的變化是家長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的問題,F實是家長即使再關注,對子女的學業大多只能“望天收”。與在擇校、借讀、陪讀等教育投入相比,甚至與已經配備的手機這一項支出相比,訂制類似“第二課堂”產品這樣的每月幾元的教育投入絕對是個小數目。只要適合需求,家長和學生可以成為忠實的消費者。而不斷更替的生源意味著新的消費的產生。移動公司也樂于把此項目產品作為其手機營銷的增值服務。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即便彩信在某種程度上是過渡性數字產品,其市場潛力還遠未發揮出來。手機出版的彩信如此,多媒體、跨媒體的其他出版也是如此,全國各省各地市教材版本各異,分區域的個性化產品,按不同教學要求開發同步教學、拓展教育及其延伸產品如專題類的解決方案,市場巨大,這還不包括面向社會的職業教育、終身教育。

  碎片產品的效益,有的不是顯性的。試想,每天數十萬人次的出版社的社名社標在讀者眼前出現,其品牌宣傳的廣告效應、對出版社無形資產的提升是難以簡單地用產值或利潤來評估的。

  教育出版的未來與展望

  教育出版從嚴格意義上講不只是教輔出版,凡是與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培訓有關的出版都可納入其概念范疇。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學方式也會不斷變革,海量的教育資源有了迅捷傳播分享的渠道,但給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時帶來信息冗繁的煩惱,正如紙質出版物的題海、題庫讓教師、學生曾經苦不堪言的境況一樣,人們希望得到經過選擇的、適合自己的、快速接收的、可以互動的內容信息。選擇什么、如何編排、如何推送,這是出版和數字化需要考慮的工作。教育出版的數字化,已經到了被教育潮流推著走的時候了。從電子白板、點讀筆到多媒體教室,缺的不是技術應用,而是適需內容資源。因為在各種網站上可以搜索的內容資源很多,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非專業的網站也缺乏把關者和可信度。

  作為教育出版的數字化探索,學習彩信實質上就是教育碎片資源的出版與經營。引發我們思考的是:這樣的碎片思維可否推而廣之延及到手機這一被稱為“第五媒體”,以及其他數字出版的形式中?

  碎片本身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知識碎片、教學片段、課堂實錄、實驗現象、同課異構、教材分析、作業點評等等,不同角度的不同切分,都是形成碎片的辦法。需求即市場,關鍵是看能否根據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創制合適的碎片。好在教育出版的特點是功能指向明確,即使有不同的需求,在中國龐大的人群中同一類教育需求的人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也就是說教育出版的讀者碎片化是一個“大碎片”,這對出版來說是很有利的。

  碎片本身可構成聚合體,甚至大篇幅的教育出版物只要適合在碎片時間中隨時切入閱讀、隨時抽身,即所謂的“碎讀”,都可以看作碎片時代的碎片出版。只要標引得當,出版社可以從碎片聚合的作品中作二次甚至三次再切分,提取新碎片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聚合產品。

  這樣的思路下,教育游戲、蘋果商城的大小產品、網絡教育電子書、基于局域網的數字校園中的教學資源包、電子書包中的電子教輔、出版社的專業教育網站、有線電視的教育頻道,當然包括手機出版,何處不需要碎片?甚至數字出版下的出版宣傳都已流行微博這樣的碎片來宣傳了,我們又如何能不重視碎片的經營呢!

  應當看到,教輔新政下,教育出版的格局在悄然變化。一些民營公司已經轉向電子教輔的開發,因為人們不相信教育出版這個巨大的市場會消失,一個商機的遠去往往是新的商機到來的最直接的信號。教育出版的未來必定是數字化唱主角。而碎片是內容和靈魂,經營碎片是核心。(周海忠 周璇)

  參考文獻:

  侯沁奕.碎片化時代手機報的編輯策略——以新華日報(四川)為例.新聞世界,2011.9

  張永暉.論信息碎片化背景下的中學生網絡媒介教育.新聞知識,2012.2

  馮彥菁,王文俊,成方駿宇.試論碎片化時代的電子閱讀.新聞世界,2011.11

  唐群雄.手機:“碎片化”時代的第五媒體.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1

  王君珺,閆強.碎片時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分享到: 下一篇:2012美國第三季度打印機出貨量持續下降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