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民經濟呈現穩中有升發展態勢
2013-12-13 11:26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呈現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中國經濟,更應直面“三期”疊加背景下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重工業驅動依然明顯、服務業發展動力有待增強等問題,經濟結構調整仍然任重道遠。
【CPP114】訊: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呈現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中國經濟,更應直面“三期”疊加背景下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重工業驅動依然明顯、服務業發展動力有待增強等問題,經濟結構調整仍然任重道遠。
今年以來,我國應收賬款累計值保持平穩增長,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10月份的增幅還較上月出現小幅反彈。同時,我國產成品保持增長態勢,10月份同比增速更創下了近4個月來的新高。截至三季度末,959家制造業A股上市公司存貨余額總計1.14萬億元,比2012年末增長了6%,比2009年末增長了61%。
應收賬款、產成品、存貨等一系列指標的波動表明,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的市場需求仍有待回升,更說明必須進一步正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形成的巨大壓力。有關專家表示,如果市場需求不足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工業品通貨緊縮現象可能進一步延續,行業利潤分化也將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利潤下降、產能過剩的惡性循環。
國務院10月份發布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顯示,2012年,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僅為72%、73.7%、71.9%、73.1%和75%,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產能嚴重過剩,已經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當前,我國正處于去庫存和去產能的疊加期,庫存水平稍有下降,過剩產能可能很快就對市場庫存形成回補,從而對企業去庫存化的積極性形成打擊,使其過程變得更加緩慢而艱難。長遠看,這非常不利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在產能過剩的壓力短期內尚難得到根本性化解的情況下,去庫存和去產能交織疊加,將成為干擾經濟增長的“緊箍咒”。
同時,我國工業發展中重工業驅動依然明顯。目前工業經濟的回暖動力主要來自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房地產市場活躍等因素,換言之,投資類行業增速的加快帶動了工業增長的回暖。
根據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三季度,在部分消費品行業景氣度下降的同時,水泥、鋼鐵、電力行業景氣度分別較上季度上升0.2點、0.3點、0.3點。水泥、鋼鐵、電力、煤炭、石油等行業生產增速有所加快;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盈利狀況較上季度明顯改善,電力行業利潤增速處于較高水平。
“兩高”行業的過快增長,將加大節能減排壓力,加劇產能過剩矛盾。在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的雙重約束下,以傳統重工業為主角的工業經濟增長未必可持續。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能因鋼鐵、化工、水泥、有色等重工業增長對工業增速回升發揮了主要作用而忽視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和化解產能過剩的主要任務,而應直面轉型壓力,逐步改善工業經濟的驅動模式,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能否把巨大的轉型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關鍵要看工業經濟的轉型能否有力推進、結構調整能否取得成效、產能過剩能否有效化解。”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工業經濟亟待轉型,服務業增長動力也有待增強。11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但指數水平仍保持在56%,高于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表明非制造業經營活動高位趨穩。但從細化指標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中,新訂單和收費價格指數雙雙呈現回落。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盡管當前中國服務業部門仍然保持穩步擴張的增長速率,但擴張動力已經減弱。
根據《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期末,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要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就業人數占比要提高4個百分點,并推動特大型城市形成以服務業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的大集團。
專家認為,我國服務業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大力推進服務業各項改革,著力破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爭取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創新政策支持,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務業市場監管體系,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
今年以來,我國應收賬款累計值保持平穩增長,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10月份的增幅還較上月出現小幅反彈。同時,我國產成品保持增長態勢,10月份同比增速更創下了近4個月來的新高。截至三季度末,959家制造業A股上市公司存貨余額總計1.14萬億元,比2012年末增長了6%,比2009年末增長了61%。
應收賬款、產成品、存貨等一系列指標的波動表明,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的市場需求仍有待回升,更說明必須進一步正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形成的巨大壓力。有關專家表示,如果市場需求不足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工業品通貨緊縮現象可能進一步延續,行業利潤分化也將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利潤下降、產能過剩的惡性循環。
國務院10月份發布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顯示,2012年,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僅為72%、73.7%、71.9%、73.1%和75%,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產能嚴重過剩,已經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當前,我國正處于去庫存和去產能的疊加期,庫存水平稍有下降,過剩產能可能很快就對市場庫存形成回補,從而對企業去庫存化的積極性形成打擊,使其過程變得更加緩慢而艱難。長遠看,這非常不利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在產能過剩的壓力短期內尚難得到根本性化解的情況下,去庫存和去產能交織疊加,將成為干擾經濟增長的“緊箍咒”。
同時,我國工業發展中重工業驅動依然明顯。目前工業經濟的回暖動力主要來自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房地產市場活躍等因素,換言之,投資類行業增速的加快帶動了工業增長的回暖。
根據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三季度,在部分消費品行業景氣度下降的同時,水泥、鋼鐵、電力行業景氣度分別較上季度上升0.2點、0.3點、0.3點。水泥、鋼鐵、電力、煤炭、石油等行業生產增速有所加快;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盈利狀況較上季度明顯改善,電力行業利潤增速處于較高水平。
“兩高”行業的過快增長,將加大節能減排壓力,加劇產能過剩矛盾。在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的雙重約束下,以傳統重工業為主角的工業經濟增長未必可持續。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能因鋼鐵、化工、水泥、有色等重工業增長對工業增速回升發揮了主要作用而忽視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和化解產能過剩的主要任務,而應直面轉型壓力,逐步改善工業經濟的驅動模式,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能否把巨大的轉型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關鍵要看工業經濟的轉型能否有力推進、結構調整能否取得成效、產能過剩能否有效化解。”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工業經濟亟待轉型,服務業增長動力也有待增強。11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但指數水平仍保持在56%,高于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表明非制造業經營活動高位趨穩。但從細化指標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中,新訂單和收費價格指數雙雙呈現回落。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盡管當前中國服務業部門仍然保持穩步擴張的增長速率,但擴張動力已經減弱。
根據《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期末,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要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就業人數占比要提高4個百分點,并推動特大型城市形成以服務業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的大集團。
專家認為,我國服務業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大力推進服務業各項改革,著力破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爭取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創新政策支持,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務業市場監管體系,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
- 相關新聞:
- ·齾?癓裊-??:w 2013.11.27
- ·中國機械工業已經進入中速發展階段 2013.11.25
- ·中國包裝業發展迅猛 中小企業落戶移動互聯網 2013.11.18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