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官方印刷業中心——王府井大街117號尋蹤
2014-01-24 09:57 來源:中國報業 責編:江佳
- 摘要:
- 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這條流淌著無數政治、文化、商業傳奇的700多年歷史的長街上,王府井大街117號是中國北方官方印刷業的中心。從清末《政治官報》、國民黨《華北日報》,到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這里刻錄了20世紀的風云變幻,留下了歷史的清晰腳印。
(三)《華北日報》與魯迅、周作人
1929年1月《華北日報》創刊時,魯迅已離開北平南下3年多,定居上海。1909年,魯迅翻譯過俄國作家安德列耶夫關于描寫戰爭及戰爭對人性摧殘的中篇小說《紅笑》,只譯過幾頁,譯稿業已散佚。
上世紀20年代末,兩個年輕人鶴西和梅川也翻譯過安德列耶夫的這篇小說。
梅川,即王方仁,浙江鎮海人,與魯迅、柔石、許廣平等創辦過朝花社。1928年暑假,梅川將譯稿《紅的笑》寄給魯迅,請魯迅介紹發表。同年10月,魯迅將梅川譯稿送交小說月報社。1929年1月10日,《紅的笑》譯文一次性登載在《小說月報》第20卷第1號上。
1929年4月,鶴西看到《小說月報》上的梅川譯文,懷疑梅川有見過并抄襲自己譯稿的可能,寫了一篇題為《關于紅笑》的長文,分三次連載于1929年4月15日、17日、19日《華北日報》副刊上。
1929年4月20日,魯迅看了鶴西發表在4月19日《華北日報》副刊上的“半篇《關于紅笑》的文章”后,當即著文反駁。魯迅認為鶴西僅憑彼此之間有“神似”之處,就“誣別人為‘抄襲’”,實乃“神經過敏”、“想入非非”。4月24日、5月8日,魯迅又作了兩次尖銳駁斥。
1935年6月3日,徐霞村在給戴望舒信中說:“周啟明(周作人)每月至少給我三、四篇稿子。”據徐霞村回憶,周作人每次都是自己寫一篇,用的筆名是跖堂,還把他大兒子周伯尚的作品搭一篇。為了吸引周作人來稿,他兒子的文章也就用了。
1938年9月15日,《華北日報》被日偽接管,改出《武德報》!段涞聢蟆繁砻嫔鲜且患覉蠹,實際上是日本軍部的“報導機關”,老板是軍部少佐山家亨。1944年3月,周作人在《武德報》發表《破門聲明》,與其弟子、偽北大中文系主任沈啟五斷絕一切關系。沈啟五與俞平伯、馮文炳(廢名)同是周作人門下的“三大弟子”,以寫小品文著名。
抗戰勝利后,周作人以1945年11月17日《華北日報》刊載的朱家驊聲明華北教育未奴化的報道作為自己辯護的理由之一。最終,法院從輕判處周作人有期徒刑14年,剝奪公權10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北平昌實電器廠(北京人民電機廠前身之一)按照華北局城工部指示,將王府井大街279號華北日報印刷廠和北池子文書館1號院武德報印刷廠的全部印刷機拆卸、包裝好,運送到人民日報社前身之一的《晉察冀日報》社,這大概是《華北日報》與《人民日報》的最早淵源。
。ㄋ模⿵埫鳠槍Α度A北日報》的管理
1945年10月1日,《華北日報》在原址復刊,張明煒任社長,同時創刊日文版,供日本戰俘閱讀。張明煒當時是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駐平津特派員,兼華北日報社社長。
有人說,張明煒辦報,與《大公報》張季鸞頗有相似之處,即“以報為家”,待同人若子弟,特別重視發行工作。當時一些人辦報,“多偏重編輯言論,而忽視經理”,所謂“經理”即現在所說的“發行”。張明煒在這方面采用“接力制”,即前道工作尚未結束,下一班的工作人員已在做準備工作,“這樣一段和一段連結起來,每一段節省十分鐘……所以當別人還在蒙頭大睡的時候,張明煒的報紙已經出版了”。
1929年1月《華北日報》創刊時,魯迅已離開北平南下3年多,定居上海。1909年,魯迅翻譯過俄國作家安德列耶夫關于描寫戰爭及戰爭對人性摧殘的中篇小說《紅笑》,只譯過幾頁,譯稿業已散佚。
上世紀20年代末,兩個年輕人鶴西和梅川也翻譯過安德列耶夫的這篇小說。
梅川,即王方仁,浙江鎮海人,與魯迅、柔石、許廣平等創辦過朝花社。1928年暑假,梅川將譯稿《紅的笑》寄給魯迅,請魯迅介紹發表。同年10月,魯迅將梅川譯稿送交小說月報社。1929年1月10日,《紅的笑》譯文一次性登載在《小說月報》第20卷第1號上。
1929年4月,鶴西看到《小說月報》上的梅川譯文,懷疑梅川有見過并抄襲自己譯稿的可能,寫了一篇題為《關于紅笑》的長文,分三次連載于1929年4月15日、17日、19日《華北日報》副刊上。
1929年4月20日,魯迅看了鶴西發表在4月19日《華北日報》副刊上的“半篇《關于紅笑》的文章”后,當即著文反駁。魯迅認為鶴西僅憑彼此之間有“神似”之處,就“誣別人為‘抄襲’”,實乃“神經過敏”、“想入非非”。4月24日、5月8日,魯迅又作了兩次尖銳駁斥。
1935年6月3日,徐霞村在給戴望舒信中說:“周啟明(周作人)每月至少給我三、四篇稿子。”據徐霞村回憶,周作人每次都是自己寫一篇,用的筆名是跖堂,還把他大兒子周伯尚的作品搭一篇。為了吸引周作人來稿,他兒子的文章也就用了。
1938年9月15日,《華北日報》被日偽接管,改出《武德報》!段涞聢蟆繁砻嫔鲜且患覉蠹,實際上是日本軍部的“報導機關”,老板是軍部少佐山家亨。1944年3月,周作人在《武德報》發表《破門聲明》,與其弟子、偽北大中文系主任沈啟五斷絕一切關系。沈啟五與俞平伯、馮文炳(廢名)同是周作人門下的“三大弟子”,以寫小品文著名。
抗戰勝利后,周作人以1945年11月17日《華北日報》刊載的朱家驊聲明華北教育未奴化的報道作為自己辯護的理由之一。最終,法院從輕判處周作人有期徒刑14年,剝奪公權10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北平昌實電器廠(北京人民電機廠前身之一)按照華北局城工部指示,將王府井大街279號華北日報印刷廠和北池子文書館1號院武德報印刷廠的全部印刷機拆卸、包裝好,運送到人民日報社前身之一的《晉察冀日報》社,這大概是《華北日報》與《人民日報》的最早淵源。
。ㄋ模⿵埫鳠槍Α度A北日報》的管理
1945年10月1日,《華北日報》在原址復刊,張明煒任社長,同時創刊日文版,供日本戰俘閱讀。張明煒當時是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駐平津特派員,兼華北日報社社長。
有人說,張明煒辦報,與《大公報》張季鸞頗有相似之處,即“以報為家”,待同人若子弟,特別重視發行工作。當時一些人辦報,“多偏重編輯言論,而忽視經理”,所謂“經理”即現在所說的“發行”。張明煒在這方面采用“接力制”,即前道工作尚未結束,下一班的工作人員已在做準備工作,“這樣一段和一段連結起來,每一段節省十分鐘……所以當別人還在蒙頭大睡的時候,張明煒的報紙已經出版了”。
- 相關新聞:
- ·弗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