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有夢:四代同臺的印刷創業人生
2014-04-17 09:19 來源:《印刷工業》 責編:江佳
- 摘要:
- 這一次我們將鏡頭對準了那些出生于20世紀50、60、70、80年代的印刷創業者,關注他們的印刷理想,還原烙有時代印痕的商業環境,展現四代同臺的印刷創業人生。
【CPP114】訊:這一次我們將鏡頭對準了那些出生于20世紀50、60、70、80年代的印刷創業者,關注他們的印刷理想,還原烙有時代印痕的商業環境,展現四代同臺的印刷創業人生。
1986年,一位名叫朱詩力的年輕業務員揣著東拼西湊的6萬元,和朋友一同創立蒼南縣曙光膠印廠,走上了“白天跑市場,晚上開機器”的經商道路。他啟動創業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正值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民間市場尤其是素有經商傳統的地區“暗流涌動”,一群懷揣脫貧致富夢想“敢為人先”的年輕人投身創業洪流,朱詩力,這位來自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的年輕人正是這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進入90年代,中國民營經濟迎來崛起時機——結構的調整、市場的短缺,在“遍地都是商機”的時代背景下,草根企業如雨后春筍在各地萌芽、生長。張學林、盧鑫民即在此時掘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他們印刷事業的“落腳點”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山東。00年代初,全國范圍的國有企業改制拉開帷幕,張家偉擔任廠長的安徽省人民印刷廠亦在其列。因為改制,張家偉被動地擁有了一個從未想過的身份“民營企業主”。同年代創業的何文輝、侯成師則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包裝印刷這一“市場洼地”,并迅速在本地市場(江西、浙江)打開局面。
50后、60后、70后、80后,是這6位創業者的年齡標簽,在印刷大舞臺上,他們各展所長,共同譜寫出一部跌宕起伏的奮斗史。他們正是本期創業故事的主角(詳見后文報道)。
命運與時代結合。6位創業者與印刷的結緣,可謂機緣各異。比如張家偉,當年安徽省審計廳一紙調令使他成為了一名印刷“空降兵”;原本要開藥廠的何文輝在跑項目的過程中,偶然獲悉省里有一批進口免稅印刷設備,他于是“將計就計”,上馬了包裝印刷項目。不同于張、何二人的“誤打誤撞”,侯成師的創業屬于“早有謀算”。印刷科班出身的他,早在求學期間就周密規劃,利用暑期輾轉實習于“印刷項背之地”的廣東,取經知名印企,為今后創業做各方面儲備。
機緣巧合也好,早有謀算也罷,這些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創業者,在不一樣的創業環境下,仍展現出了相同的“創業特質”:心中有夢,善對機遇,冒險精神,以及經營智慧和寬廣胸懷。
心中有夢,意味著不安于現狀,富有激情,想要改變。這個“夢”不僅僅是對財富的渴望,更是對事業的追求與熱忱,正如何文輝解釋自己的創業夢,“一直想做一份屬于自己的實業”;蛟S因為“聽從”這個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創業者方能在風浪中堅守航向,當然堅守的前提還有兩點:想象力和專注。
善對機遇,意味著洞悉市場,保持創業精神,該出手時必出手。朱詩力之所以借款建膠印廠,原因就在于“偌大的蒼南市場,竟沒有一家膠印廠,企業需要的產品說明書、廣告宣傳資料必須拿到溫州市區去印刷!币言诒本┦袌稣痉腳跟的盧鑫民對公司業務結構的每一步調整都基于市場的變化,從名片印刷到商業印刷,乃至籌備中的包裝印刷,無不緊隨市場而動。
冒險精神,意味著敢為人先,敢于嘗試,更重要的是有勇有謀。朱詩力南下廣東“搶活”即是例證。當時的廣東已是全國有名的印刷基地,打入廣東市場即喻示著打入全國市場。憑借一股闖勁和不服輸的毅力,朱詩力攻克了壁壘,拿下了廣東嘉華公司50萬元的首單合同。這也就不難解釋,他如何將最初的6萬元身家“升值至”如今的10億元,并成功開拓了印刷主業之外的房地產、金融典當、紡織面料等多元行當。
經營智慧,意味著長于籌謀操縱,從危機表象中發掘機會。無論環境如何變,適者始終能隨機應“變”。有感于傳統印刷的發展局限,張學林著手謀劃轉型棋局,全面引入網絡印刷技術,推出B2B業務。印刷包裝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和越發微薄的利潤,讓侯成師意識到,唯有開辟高附加值的服務才能保持較高利潤,“未來的趨勢是對服務付費,為系統解決方案付費,產品只是‘系統’元素之一!彼虼擞辛舜蛟煳譅柆斒健昂艚兄行摹钡挠媱,并開始實施。
寬廣胸懷,意味著平和的心態,務實的精神,以及憂患的意識。對此,何文輝的解讀可謂“入木三分”:做企業就是做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人品十分重要。他以己身行動為證,“對業務往來單位,先交朋友后談業務,先建友誼再做生意,做到互利雙贏”。
需要提及的是,我們精心挑選的這6位“主角”不過是千千萬萬印刷創業者中的“滄海一粟”,他們的創業故事也不過是眾多恢弘經歷的“短篇章”,但他們所代表的卻是活躍在當今印刷大舞臺上、來自不同年齡層的主要創業群體——帶著對“印刷夢”的堅守,他們揚帆起航,坦然迎接來自內外環境的更大考驗,駛向更廣闊且未知的未來。
1986年,一位名叫朱詩力的年輕業務員揣著東拼西湊的6萬元,和朋友一同創立蒼南縣曙光膠印廠,走上了“白天跑市場,晚上開機器”的經商道路。他啟動創業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正值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民間市場尤其是素有經商傳統的地區“暗流涌動”,一群懷揣脫貧致富夢想“敢為人先”的年輕人投身創業洪流,朱詩力,這位來自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的年輕人正是這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進入90年代,中國民營經濟迎來崛起時機——結構的調整、市場的短缺,在“遍地都是商機”的時代背景下,草根企業如雨后春筍在各地萌芽、生長。張學林、盧鑫民即在此時掘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他們印刷事業的“落腳點”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山東。00年代初,全國范圍的國有企業改制拉開帷幕,張家偉擔任廠長的安徽省人民印刷廠亦在其列。因為改制,張家偉被動地擁有了一個從未想過的身份“民營企業主”。同年代創業的何文輝、侯成師則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包裝印刷這一“市場洼地”,并迅速在本地市場(江西、浙江)打開局面。
50后、60后、70后、80后,是這6位創業者的年齡標簽,在印刷大舞臺上,他們各展所長,共同譜寫出一部跌宕起伏的奮斗史。他們正是本期創業故事的主角(詳見后文報道)。
命運與時代結合。6位創業者與印刷的結緣,可謂機緣各異。比如張家偉,當年安徽省審計廳一紙調令使他成為了一名印刷“空降兵”;原本要開藥廠的何文輝在跑項目的過程中,偶然獲悉省里有一批進口免稅印刷設備,他于是“將計就計”,上馬了包裝印刷項目。不同于張、何二人的“誤打誤撞”,侯成師的創業屬于“早有謀算”。印刷科班出身的他,早在求學期間就周密規劃,利用暑期輾轉實習于“印刷項背之地”的廣東,取經知名印企,為今后創業做各方面儲備。
機緣巧合也好,早有謀算也罷,這些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創業者,在不一樣的創業環境下,仍展現出了相同的“創業特質”:心中有夢,善對機遇,冒險精神,以及經營智慧和寬廣胸懷。
心中有夢,意味著不安于現狀,富有激情,想要改變。這個“夢”不僅僅是對財富的渴望,更是對事業的追求與熱忱,正如何文輝解釋自己的創業夢,“一直想做一份屬于自己的實業”;蛟S因為“聽從”這個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創業者方能在風浪中堅守航向,當然堅守的前提還有兩點:想象力和專注。
善對機遇,意味著洞悉市場,保持創業精神,該出手時必出手。朱詩力之所以借款建膠印廠,原因就在于“偌大的蒼南市場,竟沒有一家膠印廠,企業需要的產品說明書、廣告宣傳資料必須拿到溫州市區去印刷!币言诒本┦袌稣痉腳跟的盧鑫民對公司業務結構的每一步調整都基于市場的變化,從名片印刷到商業印刷,乃至籌備中的包裝印刷,無不緊隨市場而動。
冒險精神,意味著敢為人先,敢于嘗試,更重要的是有勇有謀。朱詩力南下廣東“搶活”即是例證。當時的廣東已是全國有名的印刷基地,打入廣東市場即喻示著打入全國市場。憑借一股闖勁和不服輸的毅力,朱詩力攻克了壁壘,拿下了廣東嘉華公司50萬元的首單合同。這也就不難解釋,他如何將最初的6萬元身家“升值至”如今的10億元,并成功開拓了印刷主業之外的房地產、金融典當、紡織面料等多元行當。
經營智慧,意味著長于籌謀操縱,從危機表象中發掘機會。無論環境如何變,適者始終能隨機應“變”。有感于傳統印刷的發展局限,張學林著手謀劃轉型棋局,全面引入網絡印刷技術,推出B2B業務。印刷包裝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和越發微薄的利潤,讓侯成師意識到,唯有開辟高附加值的服務才能保持較高利潤,“未來的趨勢是對服務付費,為系統解決方案付費,產品只是‘系統’元素之一!彼虼擞辛舜蛟煳譅柆斒健昂艚兄行摹钡挠媱,并開始實施。
寬廣胸懷,意味著平和的心態,務實的精神,以及憂患的意識。對此,何文輝的解讀可謂“入木三分”:做企業就是做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人品十分重要。他以己身行動為證,“對業務往來單位,先交朋友后談業務,先建友誼再做生意,做到互利雙贏”。
需要提及的是,我們精心挑選的這6位“主角”不過是千千萬萬印刷創業者中的“滄海一粟”,他們的創業故事也不過是眾多恢弘經歷的“短篇章”,但他們所代表的卻是活躍在當今印刷大舞臺上、來自不同年齡層的主要創業群體——帶著對“印刷夢”的堅守,他們揚帆起航,坦然迎接來自內外環境的更大考驗,駛向更廣闊且未知的未來。
- 相關新聞:
- ·費鈞德:上海界龍 四十不惑 2014.04.03
- ·曙光印業朱詩力:將夢想照進現實 2014.03.28
- ·'Rpp7ND ? 2014.03.27
- ·7渝企沖擊新三板 包裝企業領風采 2014.03.1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