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淮珠:做印刷領域的“裁縫師”
2014-08-19 09:30 來源:今日印刷 責編:徐赳赳
- 摘要:
- 爽朗、耿直的性格特征,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勤勞、要強的生活態度,這就是采訪完王淮珠老師之后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CPP114】訊:爽朗、耿直的性格特征,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勤勞、要強的生活態度,這就是采訪完王淮珠老師之后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如今“王淮珠”在印刷行業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她既是一位極具權威的印后專家,也是一位擁有60余載從業經歷的老印刷人。在她看來,做印后就像是做“裁縫”,因為通過印后加工而成的完美印刷品,就像是裁縫用上好的布料設計而成的精美服裝。所以,在我們的眼中,王淮珠老師更像是一位奉獻于印刷領域的“裁縫師”。
從“小淮珠”到“辣珠子”
想必不用問,大家也知道現在11歲的孩子都在做什么,上學讀書、回家玩耍應該就是他們全部生活的重心。可是對于1939年出生的王淮珠來說,她已于1951年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談起自己的工作經歷時,王淮珠老師首先回憶起她從事印后裝訂工作的30年時間,她的風趣幽默逗得大家開懷大笑。王淮珠老師說,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現實,她11歲便以“低齡童工”的身份進入了榮記裝訂局(后來重組后更名為經建裝訂廠),當時為了順利得到這份工作,甚至還謊稱已經12歲。剛進入工廠的王淮珠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因此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小淮珠”。其實,如今的印后權威專家,當年也是一步步從最基礎的印后學徒工做起的。但是在那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年代,王淮珠的學徒生涯自然變得格外艱辛。她說,很多靠實踐才能掌握的技術或工藝,都是趁師傅上廁所的時間偷學的。而且每天的工作強度都很高,甚至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12個小時。但也正因如此。王淮珠自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奮要強的優秀品質。
1959~1979年,憑借連續獲得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廠先進工作者的出色表現,王淮珠又被調入新華印刷廠工作。期間,有著不服輸性格的她,即便是懷有身孕,工作業績也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在1965年她還創造了雙手配頁法,配頁數量達到歷史最高量。后來又接手統計工作,“能者多勞”的她還把工作范疇拓展到了質量監管、生產材料領取等方面,就連廠里的宣傳標語也全全由她代勞。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淮珠的要求之下,廠里的產能和質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這些都是靠提高工人績效考核換來的,為此很多人都稱她是比資本家還會算計的“辣珠子”。但與此同時,王淮珠也全心全意為大家謀求福利,產能和質量的提升也為大家提高了工資。終于,擁有“辣珠子”稱號的王淮珠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盡管工作繁忙,家庭瑣事等各種外在因素很多,但未能消減王淮珠堅持學習深造的動力,她每天都是準時到夜校上課,而且不占用一分一秒的工作時間,將工作和學習安排得非常合理,互不影響。早在北大業校期間,王淮珠就曾為幾位“中國通”的北大留學生講過課,內容是《國家與革命》的第一章“暴力革命”,后來他們在其出版的《中國女工了不起》中的一篇文章里還對王淮珠大加贊賞;蛟S,對于性格爽朗,善于表達的王淮珠來說,她骨子里就有著當老師的基因。
從“教員”到“校長助理”
1979年,時值北京印刷學校成立,校方力邀王淮珠前去執教,主要負責印后裝訂的相關課程。一方面,她考慮到國內印刷行業一直缺少全面系統的印后裝訂教學;另一方面,也想將自己從業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心得傳承下去,為印刷行業培養更多的后備力量。就這樣,王淮珠開始了在北京印刷學校培育英才的執教生涯。她先擔任教員、教研室主任,后又擔任校長助理,退休后還被北京印刷學院聘為客座教授,為中國印刷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人才。此外,在執教期間,她還曾經在全國各地為來自不同階層的印后裝訂領域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多次授課培訓,走遍全國20多個省市,聽課人次達萬余人。
與此同時,憑借自己寶貴的實踐經驗,王淮珠還先后在印刷行業的各大刊物發表過有關印后管理、工藝、材料、設備等方面的文章50余篇、約10萬余字。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用20多年的時間撰寫了《書刊裝訂工藝》、《新編裝訂材料知識》、《精、平裝工藝與材料》、《印刷業考工教材精平混合工》、《印后裝訂1000問》等8本專業書籍,共計160余萬字。此外,她編寫的裝訂教材大綱和復習參考書大約4;5字左右,并參與“全國印刷行業標準”中裝訂專業部分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如今“王淮珠”在印刷行業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她既是一位極具權威的印后專家,也是一位擁有60余載從業經歷的老印刷人。在她看來,做印后就像是做“裁縫”,因為通過印后加工而成的完美印刷品,就像是裁縫用上好的布料設計而成的精美服裝。所以,在我們的眼中,王淮珠老師更像是一位奉獻于印刷領域的“裁縫師”。
從“小淮珠”到“辣珠子”
想必不用問,大家也知道現在11歲的孩子都在做什么,上學讀書、回家玩耍應該就是他們全部生活的重心。可是對于1939年出生的王淮珠來說,她已于1951年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談起自己的工作經歷時,王淮珠老師首先回憶起她從事印后裝訂工作的30年時間,她的風趣幽默逗得大家開懷大笑。王淮珠老師說,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現實,她11歲便以“低齡童工”的身份進入了榮記裝訂局(后來重組后更名為經建裝訂廠),當時為了順利得到這份工作,甚至還謊稱已經12歲。剛進入工廠的王淮珠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因此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小淮珠”。其實,如今的印后權威專家,當年也是一步步從最基礎的印后學徒工做起的。但是在那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年代,王淮珠的學徒生涯自然變得格外艱辛。她說,很多靠實踐才能掌握的技術或工藝,都是趁師傅上廁所的時間偷學的。而且每天的工作強度都很高,甚至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12個小時。但也正因如此。王淮珠自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奮要強的優秀品質。
1959~1979年,憑借連續獲得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廠先進工作者的出色表現,王淮珠又被調入新華印刷廠工作。期間,有著不服輸性格的她,即便是懷有身孕,工作業績也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在1965年她還創造了雙手配頁法,配頁數量達到歷史最高量。后來又接手統計工作,“能者多勞”的她還把工作范疇拓展到了質量監管、生產材料領取等方面,就連廠里的宣傳標語也全全由她代勞。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淮珠的要求之下,廠里的產能和質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這些都是靠提高工人績效考核換來的,為此很多人都稱她是比資本家還會算計的“辣珠子”。但與此同時,王淮珠也全心全意為大家謀求福利,產能和質量的提升也為大家提高了工資。終于,擁有“辣珠子”稱號的王淮珠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盡管工作繁忙,家庭瑣事等各種外在因素很多,但未能消減王淮珠堅持學習深造的動力,她每天都是準時到夜校上課,而且不占用一分一秒的工作時間,將工作和學習安排得非常合理,互不影響。早在北大業校期間,王淮珠就曾為幾位“中國通”的北大留學生講過課,內容是《國家與革命》的第一章“暴力革命”,后來他們在其出版的《中國女工了不起》中的一篇文章里還對王淮珠大加贊賞;蛟S,對于性格爽朗,善于表達的王淮珠來說,她骨子里就有著當老師的基因。
從“教員”到“校長助理”
1979年,時值北京印刷學校成立,校方力邀王淮珠前去執教,主要負責印后裝訂的相關課程。一方面,她考慮到國內印刷行業一直缺少全面系統的印后裝訂教學;另一方面,也想將自己從業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心得傳承下去,為印刷行業培養更多的后備力量。就這樣,王淮珠開始了在北京印刷學校培育英才的執教生涯。她先擔任教員、教研室主任,后又擔任校長助理,退休后還被北京印刷學院聘為客座教授,為中國印刷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人才。此外,在執教期間,她還曾經在全國各地為來自不同階層的印后裝訂領域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多次授課培訓,走遍全國20多個省市,聽課人次達萬余人。
與此同時,憑借自己寶貴的實踐經驗,王淮珠還先后在印刷行業的各大刊物發表過有關印后管理、工藝、材料、設備等方面的文章50余篇、約10萬余字。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用20多年的時間撰寫了《書刊裝訂工藝》、《新編裝訂材料知識》、《精、平裝工藝與材料》、《印刷業考工教材精平混合工》、《印后裝訂1000問》等8本專業書籍,共計160余萬字。此外,她編寫的裝訂教材大綱和復習參考書大約4;5字左右,并參與“全國印刷行業標準”中裝訂專業部分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 相關新聞:
- ·印刷后道工藝、設備及發展趨勢之我見 2013.08.14
- ·王淮珠:我國印后工藝技術趨于多元個性化 2013.08.05
- ·于珍、王德茂等印刷界元老蒞臨我要印新聞直播間 2013.06.0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