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書盛行 探訪河北線裝書印廠
2014-12-08 09:02 來源:《北京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近年來,古色古香的線裝書開始悄悄流行。北京順義的一個書展上,“絹線雙眼訂結、手工宣紙印刷”的古籍線裝書引人駐足,這些線裝書來自河北省吳橋縣。在這里,線裝書已經形成產業,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線裝書基地。近日,記者探訪河北省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探秘線裝書整個制作工藝。
【CPP114】訊:近年來,古色古香的線裝書開始悄悄流行。北京順義的一個書展上,“絹線雙眼訂結、手工宣紙印刷”的古籍線裝書引人駐足,這些線裝書來自河北省吳橋縣。在這里,線裝書已經形成產業,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線裝書基地。近日,記者探訪河北省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探秘線裝書整個制作工藝。
手工續紙慢工出細活
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印刷車間,七臺印刷機飛快轉動。每臺印刷機旁都有兩人,一人在印刷機入口處一張張續紙,一人在印刷機出口處收紙。現代印刷機不是全自動的嗎,為何要用手工續紙?“線裝書用的是宣紙,重量不足普通紙的一半,在現代印刷機上‘站不住’,只能用手工續紙的老式印刷機。”印刷廠負責人谷秋生告訴記者。
與可機械化生產的現代書相比,線裝書印刷工序多,效率低,出活少!艾F代印刷機1小時能印1萬張,而手續膠印機1小時只能印1000張!惫惹锷f。
不光印刷慢,在宣紙上印刷還需要頻繁清理機器!靶埲菀椎裘,沾到油輥上,如果不及時處理,再印時就會出現空白!惫惹锷f,正因為線裝書這些特點,出版社在委托印刷時,通常要提前一兩個月。
古代線裝書采用雕版印刷,在這里卻看不到。由于線裝書雕版印刷費時費力,現在除了技藝展示外,企業大多用機器印刷。印刷車間里,記者看到,線裝書和報紙印刷類似,在印刷前也要先通過電腦排版、拼版、曬版等環節,再把曬好的金屬版放到印刷機上印刷,有單色、雙色、四色印刷。
十八道裝訂工序全手工
將印好的宣紙裝幀成一本書,需要經過理料、折頁、齊欄打眼、穿紙釘、切書、包角、復口、訂書等十八道工序。在裝訂車間,員工們正在為印好的宣紙打眼。打眼是線裝書裝訂的關鍵環節,根據書的開本大小和設計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
“這套線裝書需要打雙眼,也就是在書的上下位置各打兩個眼。打眼的標準是垂直、不扎裂扎豁書冊,針眼直徑以能入針穿線為準!闭诖蜓鄣耐鯉煾蹈嬖V記者,別看這些活都不太難,可要保證每個眼都精確,并不容易,需要反復練習!耙粋針眼打裂了,這本書就算是廢了”。
打好眼的書再經過切書、包角等環節,就要訂線了。著名藏書家孫從添在《藏書紀要》中說:“訂線用清水白絹線雙眼訂結,要訂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脫而緊,如此訂書乃為善也。”
“訂線多用白絲線穿雙道,書要壓實,線要拉緊。現在古舊圖書市場上一些線裝書,雖然書頁已經發黃、殘缺了,但是裝訂線還是很結實!惫惹锷f。
谷秋生拿起一本正在裝訂的《金剛經》告訴記者,線裝書的封皮,多數為紙面,選用較厚的紙,或幾層紙滾貼而成。精裝書的封皮則在厚紙上滾以布、綾、錦、絹等織物。精裝線裝書還在書的訂口上下兩角裁切邊處貼以細絹,以使其美觀堅固。有的書還有書根,即在書的下切口靠訂口處寫上書名及卷次,以便閱讀時查找。
原版影印《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谷秋生是河北省線裝書工藝“非遺”傳承人,他出身于吳橋的印刷世家,從1983年開始學習印刷,于2006年創辦長江以北第一家古籍印刷廠——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
谷秋生建廠第一年就接了個大單——雍正銅活字本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該書是齊魯出版社和國家圖書館合作的一部圖書,每套5020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原版原樣影印圖書。由于古籍書中古文沒有斷句,繁體字難以辨認,查漏補缺的難度很大,加之印刷量超常,任務十分艱巨。
“當年我們只接了這一個單,兩年后終于把這個活給完成,也正是因為這個活干得漂亮,豎起了牌子!惫惹锷F在談起《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還難掩激動。
2012年5月,該廠印制了中國最大的一套佛學巨著——線裝古籍版《乾隆大藏經》,每套7000余冊。如今金鼎古籍印刷廠已加工各種古籍圖書300萬冊,產值1800萬元。除了印制《四庫精編》《中國歷代碑刻書法全集》等多部國家級重點圖書外,還承印家譜、方志等。
“來印家譜的,江浙一帶居多,我們今年印制的合肥李鴻章家族《李氏族譜》,由李鴻章的后代主持編修,族譜除分送族人外,還送到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收藏!惫惹锷f。
現在,谷秋生的業務重心開始轉向北京。今年5月,與北京印刷學院合辦的古籍體驗館——北京“崇賢館”東三環SOHU店已經試運營。“北京是全國文化中心,喜好線裝書的人不少,中國書店所在的琉璃廠等地,已經形成線裝書的集散地,我希望明年在北京成立一個公司,前店后廠,把吳橋的印刷廠當做基地,為北京源源不斷供書。”谷秋生對未來躊躇滿志。
手工續紙慢工出細活
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印刷車間,七臺印刷機飛快轉動。每臺印刷機旁都有兩人,一人在印刷機入口處一張張續紙,一人在印刷機出口處收紙。現代印刷機不是全自動的嗎,為何要用手工續紙?“線裝書用的是宣紙,重量不足普通紙的一半,在現代印刷機上‘站不住’,只能用手工續紙的老式印刷機。”印刷廠負責人谷秋生告訴記者。
與可機械化生產的現代書相比,線裝書印刷工序多,效率低,出活少!艾F代印刷機1小時能印1萬張,而手續膠印機1小時只能印1000張!惫惹锷f。
不光印刷慢,在宣紙上印刷還需要頻繁清理機器!靶埲菀椎裘,沾到油輥上,如果不及時處理,再印時就會出現空白!惫惹锷f,正因為線裝書這些特點,出版社在委托印刷時,通常要提前一兩個月。
古代線裝書采用雕版印刷,在這里卻看不到。由于線裝書雕版印刷費時費力,現在除了技藝展示外,企業大多用機器印刷。印刷車間里,記者看到,線裝書和報紙印刷類似,在印刷前也要先通過電腦排版、拼版、曬版等環節,再把曬好的金屬版放到印刷機上印刷,有單色、雙色、四色印刷。
十八道裝訂工序全手工
將印好的宣紙裝幀成一本書,需要經過理料、折頁、齊欄打眼、穿紙釘、切書、包角、復口、訂書等十八道工序。在裝訂車間,員工們正在為印好的宣紙打眼。打眼是線裝書裝訂的關鍵環節,根據書的開本大小和設計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
“這套線裝書需要打雙眼,也就是在書的上下位置各打兩個眼。打眼的標準是垂直、不扎裂扎豁書冊,針眼直徑以能入針穿線為準!闭诖蜓鄣耐鯉煾蹈嬖V記者,別看這些活都不太難,可要保證每個眼都精確,并不容易,需要反復練習!耙粋針眼打裂了,這本書就算是廢了”。
打好眼的書再經過切書、包角等環節,就要訂線了。著名藏書家孫從添在《藏書紀要》中說:“訂線用清水白絹線雙眼訂結,要訂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脫而緊,如此訂書乃為善也。”
“訂線多用白絲線穿雙道,書要壓實,線要拉緊。現在古舊圖書市場上一些線裝書,雖然書頁已經發黃、殘缺了,但是裝訂線還是很結實!惫惹锷f。
谷秋生拿起一本正在裝訂的《金剛經》告訴記者,線裝書的封皮,多數為紙面,選用較厚的紙,或幾層紙滾貼而成。精裝書的封皮則在厚紙上滾以布、綾、錦、絹等織物。精裝線裝書還在書的訂口上下兩角裁切邊處貼以細絹,以使其美觀堅固。有的書還有書根,即在書的下切口靠訂口處寫上書名及卷次,以便閱讀時查找。
原版影印《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谷秋生是河北省線裝書工藝“非遺”傳承人,他出身于吳橋的印刷世家,從1983年開始學習印刷,于2006年創辦長江以北第一家古籍印刷廠——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
谷秋生建廠第一年就接了個大單——雍正銅活字本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該書是齊魯出版社和國家圖書館合作的一部圖書,每套5020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原版原樣影印圖書。由于古籍書中古文沒有斷句,繁體字難以辨認,查漏補缺的難度很大,加之印刷量超常,任務十分艱巨。
“當年我們只接了這一個單,兩年后終于把這個活給完成,也正是因為這個活干得漂亮,豎起了牌子!惫惹锷F在談起《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還難掩激動。
2012年5月,該廠印制了中國最大的一套佛學巨著——線裝古籍版《乾隆大藏經》,每套7000余冊。如今金鼎古籍印刷廠已加工各種古籍圖書300萬冊,產值1800萬元。除了印制《四庫精編》《中國歷代碑刻書法全集》等多部國家級重點圖書外,還承印家譜、方志等。
“來印家譜的,江浙一帶居多,我們今年印制的合肥李鴻章家族《李氏族譜》,由李鴻章的后代主持編修,族譜除分送族人外,還送到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收藏!惫惹锷f。
現在,谷秋生的業務重心開始轉向北京。今年5月,與北京印刷學院合辦的古籍體驗館——北京“崇賢館”東三環SOHU店已經試運營。“北京是全國文化中心,喜好線裝書的人不少,中國書店所在的琉璃廠等地,已經形成線裝書的集散地,我希望明年在北京成立一個公司,前店后廠,把吳橋的印刷廠當做基地,為北京源源不斷供書。”谷秋生對未來躊躇滿志。
- 相關新聞:
- ·華寶齋在杭州演繹雕版印刷術刻版技藝 2014.10.27
- ·吳橋古籍線裝書展會現場演示印刷過程 2014.06.19
- ·吳橋金鼎:傳承古籍線裝書印刷工藝 2014.03.28
- ·首本藏書類線裝期刊《藏書》面世 采用石印技術印刷 2014.03.2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