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統印刷術
2015-02-02 14:05 來源:河北青年報 責編:顧穎瑩
- 摘要:
-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從隋唐的雕版印刷開始,距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后來傳到歐洲,對全世界的文明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雕版印套書要花十二年
古代印刷術大體上可分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兩大類。雕版印刷發明于唐代初期。
雕版印刷是先將文字反刻在一塊整的木板或其他質料的板材上,之后在版上刷墨,再把干凈紙張鋪上并緊貼刮擦,把紙揭起來,就會印出正面的文字或圖畫。大大加快了書籍制作的速度。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達到鼎盛。雕版印刷書籍規模很大,如當時的“四大官書”中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都是上千卷!洞蟛亟洝芬幠8,共有5048卷,用了12年時間,雕版達13萬塊之多。
活字印套書一月成百部
雖然雕版印刷到宋朝時日趨完善,但是這種印刷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比如雕版緩慢,而且一旦出錯,整版都要重刻,況且雕版的保管存放也很不方便……所以在此基礎上,宋代的平民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制作活字排印,印刷靈活方便,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和畢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這件事。
此后,歷經元、明、清代,逐漸發展出木、陶、錫、銅等各種活字印刷。元代的王禎發明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盤,加快了撿字速度。據記載,當時用新方法試印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成了100部。
活字印刷術傳到歐洲后,將印刷業推向了工業化時代,F代的凸版鉛印的基本原理與當初的活字印刷術是完全相同的;钭钟∷⑿g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千年前就有十二星座圖
許多人以為12星座概念是近現代才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殊不知,早在宋代蘇州就已出現繪有相關圖像的印刷品了。
據考證,12星座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巴比倫,公元前后傳入印度,后隨佛經進入中國,F藏在蘇州博物館的佛經《大隋求陀羅尼經》,印刷于宋“景德三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上面印的羊、蟹、秤、獅子、瓶、魚(兩條)、牛等12個圖像,正好對應白羊、巨蟹、天秤、獅子、水瓶、雙魚、金牛等星座,基本可以確定,12星座概念最晚在北宋時期就已傳入蘇州地區。
知府印書賣狂賺千萬元
古代賣得最好的書估計要數杜甫的詩文集《杜工部集》。北宋時有個蘇州知府叫王琪,到任后對官衙進行修繕,可上司不肯報銷工程款,結果王琪欠了一屁股債。當時杜甫的詩文集很緊俏,王琪就動起了出版杜甫詩文集的腦筋。嘉祐四年,他刊印出版了一萬部《杜工部集》,每部賣一千錢,大家爭相購買,一些富裕的人甚至一買就是十多部。結果賣書所得不但讓王琪還清了欠款,還大賺了一把。
- 相關新聞:
- ·活字印刷術活在東源村 2012.08.01
- ·中國傳統印刷企業面臨的五大挑戰 2008.11.0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