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消亡的活字印刷術如何復活
2015-05-19 09:01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今天,“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仍然在造福人類,但隨著上世紀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術的革新,活字印刷已悄然淡出歷史舞臺。我們不禁要問,活字印刷是不是要僅存于歷史課本里了?
搶救:怎么讓“活字”活下去
昨日上午,在會展中心2號館,劉美松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說,自己的“活字夢”源于2009年一次和幾個文化人的閑聊,大家感嘆傳統的活字印刷被激光照排取代,以往的鉛字被當做廢品丟掉,很多小孩已經不識屬于中國傳統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是何物了。
“如果我不收藏這些鉛字,它們就會被當做廢品賣掉,從而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作為時代印記的它們將熔化成沒有生命的其他東西。”行動派的劉美松動情地說。最觸發他對活字保護的責任感的,是有一次他試圖購買某已停產的活字印刷廠的鉛字時,人家告訴他機器已經當廢鐵賣了,鉛字被熔化制成打鳥的鉛彈,甚至連放置鉛字的字架也賣給小豆腐坊當廢柴燒成了灰燼。
從最初純粹的個人興趣和文化保護的責任感,劉美松開始琢磨的問題是:怎么讓“活字”活下去。
劉美松說收藏是最直接也是最笨拙的方式,因為收藏沒有生命力、不會再生。他希望在傳統文化中找到一個支點來發掘商業模式讓它走出去,活下來,而不是把它圈養起來。劉美松認為,傳統手藝活下來最終要靠商業引導帶動,作為一種工藝的活字并未消亡,在信息時代,它仍然擁有無限的延展和可能。
為此,劉美松于2013年注冊了“字在”這個品牌。如今,經過兩年的實踐,劉美松的“活字”品牌已經為更多的人所知道和接受。
劉美松希望,通過持續融合漢字藝術與現代設計,讓活字這一偉大發明在新時代展現出別樣容顏。
思考:傳統手藝如何創新活下去?
我國很多傳統手藝、工藝品、發明,正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脫離了它生存的土壤,在走向消亡。怎么挽救這些正在消失的“中國文化符號”,比如活字,劉美松想到的是走商業引導之路,重新打通傳統工藝與普通民眾之間的交易渠道,讓“活字”作為一種工藝品,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也就是說,“活字”的“復活”,并不是“活”在其原本的印刷行業里,而是“活”到了工藝品市場。
其實,在這次文博會上,記者看到了很多面臨著同一困境的傳統手藝,他們已經脫離了原來在民間生存的土壤,變成了工藝擺設品。廣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王少輝指著一幅幅木雕藝術創作告訴記者,這些原本都是傳統木質建筑里大樑上的雕刻,現在人們已經不住這種房子了,但是木雕藝術并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一種工藝品繼續存在,同樣情況的還有刺繡等等。
王少輝說,“傳統藝術在技藝上無法創新,創新了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東西了,但是傳統藝術在‘載體’上又應該‘創新’。因為他原本的‘載體’已經在人們的生活里逐漸消失了,需要通過在新的載體上加入傳統藝術的元素,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生命!
王少輝認為,這種創新應該說是一種“移植”,如何把傳統藝術“移植”到新的土壤里,煥發出新的生命,是值得我們大家去思考去實踐的。
- 相關新聞:
- ·西夏木活字印刷藝人任振斌:我想開個古代印刷展覽館 2015.05.12
- ·我想開個古代印刷展覽館 2015.04.16
- ·《中國印刷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發布會在東莞嘉華大酒店召開 2015.04.11
- ·無錫印刷業:輕裝上陣繪出新思路 2015.04.0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