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絲路之美 佳能影像成果展“照亮”中國-亞歐博覽會
2016-09-26 09:57 來源:cpp114 文/喻小嘜 責編:?
- 摘要:
- 2016年9月23日,大型公益項目“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新疆站影像征集活動頒獎儀式暨影像成果捐贈儀式在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舉行。
【CPP114】訊:2016年9月23日,大型公益項目“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新疆站影像征集活動頒獎儀式暨影像成果捐贈儀式在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舉行。該項目的影像成果展已作為中國-亞歐博覽會的一部分,9月20日-25日期間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二樓登錄大廳展出。
在今天的頒獎暨捐贈儀式上,佳能(中國)執行副總裁小川一登先生、企業品牌溝通部及涉外關系部總經理魯杰女士、新疆文聯名譽主席劉賓先生以及新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等領導為影像征集活動等獲獎者頒發了證書及獎品。此外,佳能(中國)還將項目成果畫冊捐贈給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物局等機構,以便用于后續的文化保護性研究和傳播。
中國-亞歐博覽會上的文化交融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新疆絲路經濟核心區建設的啟動,在烏魯木齊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以“共商、共建、共享,絲路:機遇與未來”為主題,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國際商貿、文化的交流平臺。本屆博覽會共吸引了57個國家和地區2192家企業和嘉賓參會,25個國家的38位駐華使節出席了博覽會。
“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成果展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展出,本身就是對于這個項目的高度評價。佳能(中國)從2014年啟動“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從西安啟程,途經河南洛陽、甘肅天水、蘭州、武威、酒泉、嘉峪關、敦煌等地,2016年進入新疆。此次展出的是這3年一路走來的150多幅影像成果和紀錄,從它們中就能深深地感受到絲路上經濟、文化、藝術的交流融合的印記。
發現大美新疆
自今年6月6日“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新疆站啟動以來,由攝影家及絲路文化專家組成的佳能采風團隊,分南北兩線深入到哈密、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勒泰等地,對沿線的絲路文化和自然風光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影像采集和紀錄。不管是集歌、舞、樂、詞為一體的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抒發民族舞輕盈風情的賽乃姆、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幾百年傳承的長調等人文藝術,還是擁有雄渾雅丹地貌等魔鬼城、獨具神秘宗教色彩的吐峪溝、被靜謐云霧繚繞的喀納斯湖、壯闊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等自然低于風貌,對于攝影師們來說都是采風中不可多得得攝影素材。
“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也激發樂廣大公眾的參與熱情。與開幕式同期啟動的影像征集活動,收集到了很多題材豐富、視角新穎、直達內心的好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最終獲獎的《空中絲路》、《慕士塔格峰下的足球賽》,還是《葡萄溝里的達瓦孜表演》、《迎新娘》,都能帶領觀眾們跨越時間和空間,體會正在傳承、變遷、發展的絲路文化之美,感受絲路開放包容的深厚底蘊。通過新疆攝影家協會等專家評審團的細心甄選,活動最終從線下采風及線上征集到的8000多幅攝影作品中,評出了共計107組獲獎作品。
魯杰女士在接受中華印刷包裝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佳能從2009年就開始助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通過佳能設備器材拍攝、紀錄以及印刷相關素材來完成。她說:“我們都曾被一雙大眼睛給感動過,那是中國希望工程的一副宣傳畫,那雙眼睛仿佛擁有著無窮的魔力讓你不自覺地參與到希望工程中來。佳能也希望通過采集拍攝和紀錄更多令人感動到畫面來推動中國的公益事業,例如我們走訪和紀錄了很多非遺的項目,遺產分為有形和無形,而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著失傳的境地,甚至在我們前去紀錄的時候,我們都會發出我們是不是來的太晚了的感觸,但是至少我們現在做的這些工作不僅是有意思的,而且更有意義。”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企業社會公益簡介
“影像公益”: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優秀企業公民,佳能(中國)始終秉承“共生”的企業理念,不僅為廣大用戶提供全方位影像溝通與解決方案,同時還主動承擔企業公民的責任,全力支持中國的公益事業,積極推行“影像公益”,參與環境保護、教育啟蒙、文化支持、人道援助、志愿者活動等多方面等社會貢獻活動。
文化傳承:從2009年起,佳能(中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組穿行3萬多公里,深入四川、貴州、云南等8個省、市、自治區,走訪了20多位省級、國家級傳承人和500多位民族文化持有人,為羌、苗、白、傣、彝、壯、納西、漢等9個民族等21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非遺項目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拍攝照片多達7萬幅,視頻1千多小時,累計數據量6tb,并無償捐贈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衷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等文化研究與保護機構,以珍貴影像數據資料庫助力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事業。2014年,佳能(中國)文化保護項目延伸到絲綢之路,通過專業采集,公眾攝影大賽、攝影展及學術論壇,繼續踐行影像保護文化之路。
小川一登先生致辭
現場照片
長槍短炮
在今天的頒獎暨捐贈儀式上,佳能(中國)執行副總裁小川一登先生、企業品牌溝通部及涉外關系部總經理魯杰女士、新疆文聯名譽主席劉賓先生以及新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等領導為影像征集活動等獲獎者頒發了證書及獎品。此外,佳能(中國)還將項目成果畫冊捐贈給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物局等機構,以便用于后續的文化保護性研究和傳播。
主持人發言
畫冊捐贈
佳能給德鼎公司頒發的感謝狀
德鼎公司總經理趙冬生上臺合照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畫冊是由烏魯木齊德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使用國內首臺佳能高端照片打印系統“彩翼5000”制作。
中國-亞歐博覽會上的文化交融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新疆絲路經濟核心區建設的啟動,在烏魯木齊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以“共商、共建、共享,絲路:機遇與未來”為主題,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國際商貿、文化的交流平臺。本屆博覽會共吸引了57個國家和地區2192家企業和嘉賓參會,25個國家的38位駐華使節出席了博覽會。
獲獎圖片展示
“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成果展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展出,本身就是對于這個項目的高度評價。佳能(中國)從2014年啟動“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從西安啟程,途經河南洛陽、甘肅天水、蘭州、武威、酒泉、嘉峪關、敦煌等地,2016年進入新疆。此次展出的是這3年一路走來的150多幅影像成果和紀錄,從它們中就能深深地感受到絲路上經濟、文化、藝術的交流融合的印記。
獲獎圖片展示
跳舞的維吾爾族姑娘
發現大美新疆
自今年6月6日“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新疆站啟動以來,由攝影家及絲路文化專家組成的佳能采風團隊,分南北兩線深入到哈密、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勒泰等地,對沿線的絲路文化和自然風光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影像采集和紀錄。不管是集歌、舞、樂、詞為一體的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抒發民族舞輕盈風情的賽乃姆、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幾百年傳承的長調等人文藝術,還是擁有雄渾雅丹地貌等魔鬼城、獨具神秘宗教色彩的吐峪溝、被靜謐云霧繚繞的喀納斯湖、壯闊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等自然低于風貌,對于攝影師們來說都是采風中不可多得得攝影素材。
當地領導致辭
“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也激發樂廣大公眾的參與熱情。與開幕式同期啟動的影像征集活動,收集到了很多題材豐富、視角新穎、直達內心的好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最終獲獎的《空中絲路》、《慕士塔格峰下的足球賽》,還是《葡萄溝里的達瓦孜表演》、《迎新娘》,都能帶領觀眾們跨越時間和空間,體會正在傳承、變遷、發展的絲路文化之美,感受絲路開放包容的深厚底蘊。通過新疆攝影家協會等專家評審團的細心甄選,活動最終從線下采風及線上征集到的8000多幅攝影作品中,評出了共計107組獲獎作品。
特等獎 陳輝《空中絲路》
《空中絲路》攝影師陳輝先生獲獎時刻
特等獎《空中絲路》獲得者陳輝先生接受中華印刷包裝網記者的采訪,這組照片是他每年同一時刻(10月22日下午7點)在烏魯木齊機場所拍,數年未曾改變。他坦言這還不是他最滿意的一張作品,因為最美的狀態是落日、飛機與跑道都會在同一條線上。
特等獎獲得者陳輝先生接受記者采訪
一等獎 王旭《慕斯塔格峰下的足球賽》
二等獎 李翔《迎新娘》
二等獎 謝民《風車映雪》
三等獎 黃斌《沙海油田》
三等獎 王漢冰《羅布人烤魚》
三等獎 李銘《葡萄溝里的“達瓦孜”表演》
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佳能(中國)企業品牌溝通部及涉外關系部總經理魯杰女士表示:“我們相信,影像不僅擁有紀錄當下的能力,更具有改變未來的力量。2016年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通過影像,讓絲綢之路上中西方交融的文化之光愈加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和光彩,大美新疆,不僅承載了過去幾千年絲綢之路的雄渾歷史,更蘊藏著改變未來的勃勃生機和強大力量,衷心期待新疆未來的騰飛!
魯杰致辭
魯杰接受采訪
領導參觀
魯杰女士還表示:“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不能只靠一家企業來做,它也需要更多社會力量來共同關注。所以,我們也希望更多公益伙伴、公益力量能夠共同加入對中國傳統文化對保護和傳承的行動中,讓我們用影像將文化帶來的感動持續傳遞,讓絲路文化不斷綻放新的華彩。”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企業社會公益簡介
“影像公益”: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優秀企業公民,佳能(中國)始終秉承“共生”的企業理念,不僅為廣大用戶提供全方位影像溝通與解決方案,同時還主動承擔企業公民的責任,全力支持中國的公益事業,積極推行“影像公益”,參與環境保護、教育啟蒙、文化支持、人道援助、志愿者活動等多方面等社會貢獻活動。
文化傳承:從2009年起,佳能(中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組穿行3萬多公里,深入四川、貴州、云南等8個省、市、自治區,走訪了20多位省級、國家級傳承人和500多位民族文化持有人,為羌、苗、白、傣、彝、壯、納西、漢等9個民族等21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非遺項目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拍攝照片多達7萬幅,視頻1千多小時,累計數據量6tb,并無償捐贈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衷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等文化研究與保護機構,以珍貴影像數據資料庫助力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事業。2014年,佳能(中國)文化保護項目延伸到絲綢之路,通過專業采集,公眾攝影大賽、攝影展及學術論壇,繼續踐行影像保護文化之路。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新聞:
- ·2016 ws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