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是一種印刷技術,也是一項藝術
2017-02-17 10:44 來源:?? 責編:?
- 摘要:
- “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板木為字”,八百多年前,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王禎在其著述《農學》中翔實記載了木活字印刷術的操作過程。不同于鉛字印刷,它們有著凹凸不平的紋路,潤澤的墨跡可使成品保存數百年。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木活字印刷術這門傳統手工技藝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
【CPP114】訊:“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板木為字”,八百多年前,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王禎在其著述《農學》中翔實記載了木活字印刷術的操作過程。不同于鉛字印刷,它們有著凹凸不平的紋路,潤澤的墨跡可使成品保存數百年。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木活字印刷術這門傳統手工技藝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
好在木活字印刷術并未絕跡,在浙江瑞安市的東源村,它仍以古老的風貌隱藏其中。2010年,這項古老的印刷技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讓外界再次關注到這門瀕臨滅絕的手藝。如今,隨著古籍經書、文創產品訂制等需求的產生,木活字印刷術在瑞安慢慢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甚至一些年輕人結婚發婚宴喜帖也喜歡使用木活字印刷。木活字是一種印刷技術,也是一項藝術。
瑞安木活字印刷術的流傳,維系于中國民間修編家譜族譜的傳統,特別是溫州地區,至今尋根續篇的宗族觀念較強,一般每隔20年左右各宗族的家譜都要續修一次。因此,瑞安地區木活字印刷的宗譜就得以繼承、流傳和發展。
63歲的王超輝,是東源村名望最高的譜師,也是國家級木活字印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9歲那年,他拜族中長輩為師。如今,王朝輝已與木活字相伴40余年。
民國以前,譜師大多數是些不入仕的讀書人,在鄉間享有聲望。民國后,社會動蕩經濟凋敝,許多讀書人接受新式教育外出闖蕩天地。留下來的譜師大多開始務農,只在農閑時挑上木活字行當,到延請他們的宗族祠堂去修譜。
刻字有刀法、撿字有口訣,排版有格式,印刷有講究,瑞安木活字印刷術嚴循古法。書寫、雕刻、撿字排版、上墨印刷、打圈劃支、填字分譜……一本家譜的誕生要經過十余道工序。
寫字與刻字是個細心的活兒,是木活字印刷技術的關鍵工序,瑞安的譜師都身兼寫工與刻工。1974年,初學入門的王超輝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為了熟悉宗譜使用的繁體字,王超輝翻爛了父親留下的《華山字典》。
刻字先橫再豎,不可馬虎。王超輝說學徒時期劃到手是常事,只有反復練習琢磨敲門,刻字時必須靜心運氣,方能功到字成。
刻好的木活字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個長方形的字盤中,一般需備兩三萬字,二十多個字盤。木活字印刷宗譜需要譜師挑擔外出,流動工作。字盤可疊放,用繩索扎成兩堆,一人用扁擔挑走,俗稱“一擔”,是譜師營生的基本行當和標準裝備。
為了能夠迅速從儲字盤中挑出目標字塊,東源村的譜師均沿用先輩們口授心傳的方言撿字詩。
“君王立殿堂,朝輔盡純良。庶民如律禮,平大凈封疆……”這些流傳于江浙一帶古老的撿字律詩,將復雜的漢字偏旁部首排位簡約化,只需記住詩句,熟悉字盤的排列位置,撿字時就能得心應手。
好在木活字印刷術并未絕跡,在浙江瑞安市的東源村,它仍以古老的風貌隱藏其中。2010年,這項古老的印刷技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讓外界再次關注到這門瀕臨滅絕的手藝。如今,隨著古籍經書、文創產品訂制等需求的產生,木活字印刷術在瑞安慢慢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甚至一些年輕人結婚發婚宴喜帖也喜歡使用木活字印刷。木活字是一種印刷技術,也是一項藝術。
木活字印刷品。吳小淮 攝
瑞安木活字印刷術的流傳,維系于中國民間修編家譜族譜的傳統,特別是溫州地區,至今尋根續篇的宗族觀念較強,一般每隔20年左右各宗族的家譜都要續修一次。因此,瑞安地區木活字印刷的宗譜就得以繼承、流傳和發展。
63歲的王超輝,是東源村名望最高的譜師,也是國家級木活字印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9歲那年,他拜族中長輩為師。如今,王朝輝已與木活字相伴40余年。
民國以前,譜師大多數是些不入仕的讀書人,在鄉間享有聲望。民國后,社會動蕩經濟凋敝,許多讀書人接受新式教育外出闖蕩天地。留下來的譜師大多開始務農,只在農閑時挑上木活字行當,到延請他們的宗族祠堂去修譜。
刻字有刀法、撿字有口訣,排版有格式,印刷有講究,瑞安木活字印刷術嚴循古法。書寫、雕刻、撿字排版、上墨印刷、打圈劃支、填字分譜……一本家譜的誕生要經過十余道工序。
寫字與刻字是個細心的活兒,是木活字印刷技術的關鍵工序,瑞安的譜師都身兼寫工與刻工。1974年,初學入門的王超輝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為了熟悉宗譜使用的繁體字,王超輝翻爛了父親留下的《華山字典》。
王超輝邊演示邊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木活字要用老宋體,老宋體橫細豎粗,筆畫對比大,字形方正根基扎實。要練好一首毛筆字,還要反寫,所以必須對每個字都爛熟于心,很多學徒就在這個關卡上過不去。”
寫字、刻字均用老宋體。吳小淮 攝
刻字先橫再豎,不可馬虎。王超輝說學徒時期劃到手是常事,只有反復練習琢磨敲門,刻字時必須靜心運氣,方能功到字成。
刻好的木活字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個長方形的字盤中,一般需備兩三萬字,二十多個字盤。木活字印刷宗譜需要譜師挑擔外出,流動工作。字盤可疊放,用繩索扎成兩堆,一人用扁擔挑走,俗稱“一擔”,是譜師營生的基本行當和標準裝備。
為了能夠迅速從儲字盤中挑出目標字塊,東源村的譜師均沿用先輩們口授心傳的方言撿字詩。
“君王立殿堂,朝輔盡純良。庶民如律禮,平大凈封疆……”這些流傳于江浙一帶古老的撿字律詩,將復雜的漢字偏旁部首排位簡約化,只需記住詩句,熟悉字盤的排列位置,撿字時就能得心應手。
王超輝正在根據撿字詩撿字。吳小淮 攝
- 相關新聞:
- ·西夏木活字印刷藝人任振斌:我想開個古代印刷展覽館 2015.05.1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