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午戰爭看中國制造崛起2025計劃
2017-04-19 15:04 來源:網絡 責編:???
- 摘要:
- 近日日本媒體《中國觀察》網站刊登了一篇文章,稱中國軍力在2017年將自甲午戰爭以來第一對日本形成代差。這一論斷是否符合事實,一般人很難弄明白,不過甲午這一時間節點卻不禁筆者想起了很多。
【CPP114】訊:近日日本媒體《中國觀察》網站刊登了一篇文章,稱中國軍力在2017年將自甲午戰爭以來第一對日本形成代差。這一論斷是否符合事實,一般人很難弄明白,不過甲午這一時間節點卻不禁筆者想起了很多。
甲午敗于制造業
甲午中日戰爭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最慘烈的敗仗,對于這場戰爭,絕大多數中國人最初的印象來自于電影《鄧世昌》。在中國,甲午研究從來都不是顯學,2014年甲午戰爭120周年時曾短暫火熱,劉亞洲、金一南、徐焰、丁一平等中國軍方智囊及現役、退役將領合寫了《甲午殤思》一書反思,然后又重歸寂寥。
對于這場戰爭的失敗,在2014年那場火熱中曾引起大討論,觀點很多,宏觀的、微觀的不勝枚舉。不過單從軍事角度來看,中日甲午戰爭的關鍵在海戰不在陸戰,海戰的失敗就注定了中國的必敗。而海戰,單純從技術層面講,中國并非沒有勝利的機會。
從世界軍艦發展史來看,19世紀末期是海軍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從風帆動力到蒸汽動力、從木殼鐵肋到鐵甲的劃時代進化。北洋艦隊雖自成軍后就極少對外軍購,整個艦隊經歷十年確實落后了,但鎮遠、定遠兩鐵甲艦卻代表了未來海軍的發展方向--以裝備大口徑重炮的戰列艦為艦隊核心,直到航空母艦的出現才終結了戰列艦的核心地位。而日本海軍,1880年代開始師法法國,以裝備速射炮的快速巡洋艦為艦隊核心,從海軍的技術路線上,日本就落后于北洋艦隊。
黃海大東溝海戰中,中日海軍主力第一次碰撞,日本吃盡了"不沉的定遠、鎮遠"的虧。戰爭結果,盡管北洋海軍損失5艘軍艦,但鎮遠、定遠兩鐵甲艦仍在,主力尚存,日本也有4艘被重創。這樣的損失對于兩國來說,可以說不可承受,因為兩國軍艦幾乎全靠外購,也可以說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都主力尚在。
海戰不同于陸戰,只要軍艦尚在,回到港內修理修理,幾個月后又是一條好漢。雙方都受到重創,比拼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造船業實力。幾個月后,當日本在大東溝海戰中受傷的軍艦參與威海衛圍攻戰時,北洋艦隊的受傷軍艦不是放棄"治療"就是帶傷上陣,戰斗力大打折扣。
據《甲午海戰》作者陳悅在書中披露,當時整個北洋海軍僅在旅順有一個不到百人的修理廠,完全修理好北洋海軍受損軍艦需要數年時間。當時中國的造船工業,自福州船政局被毀后,幾乎被打回原形,更何況全國都沒有可以修理鎮遠、定遠的船塢。最終鎮遠被日本俘虜后,修理修理,一直服役到1912年。這種工業實力上的差距可以說中國甲午戰爭失敗的一個極大的原因。
英美以制造業制霸
正是這種工業實力、制造業的差距,成就了英美兩代世界霸主。在軍備競賽中壓倒對手,拖垮對手。
英國得天時地利人和,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順利登上了世界制造業霸主的地位。1850年,英國生產了全世界金屬制品、棉織品和鐵產量的一半,煤產量的2/3,其他如造船業、鐵路修筑都居世界首位。1860年,英國生產了世界工業產品的40%~50%,歐洲工業品的55%~60%。1850年英國對外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量的20%,10年后增至40%。正如保羅·肯尼迪所說:"聯合王國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歐洲人口的10%,卻似乎具有相當于全世界潛力40%~50%的現代工業能力。"
憑借如此的工業、制造業實力,英國建立了世界第一的海軍以維持其霸權,并且堅定地實行兩強標準,即英國海軍實力要始終保持比世界第二、第三海軍的總和還強大。一戰前,后起之秀德國開始挑戰英國,盡管此時英國工業實力、制造業實力實際已經衰弱,但德國每建造一艘主力艦,英國仍然能夠建造兩艘應對。毫無懸念,德國始終無法打破英國海軍的封鎖,經濟枯竭,軍事失敗。
一戰后,美國工業實力、制造業已經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衰落英國無能為力,只能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九國公約等外交途徑去限制競爭對手。二戰爆發后,美國的工業、制造業潛力瞬間釋放,成為世界軍工廠。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將航母的建造周期壓縮到半年,共計建造高達151艘;飛機共計制造了29萬多架,其中僅1944年就制造了超過10萬架。與之相對應的,日本的航母從1922年到1945年才建造了25艘,飛機整個二戰期間日本陸海軍僅制造了66810架。如此的制造業實力差距,純打消耗戰也能耗盡軸心國最后一顆螺絲釘。
建立在如此強大的工業、制造業實力的基礎上,美國繼英國之后,成為超級大國。蘇聯雖有世界第二的軍事、經濟實力,無奈相差仍然太大,在軍備競賽中直接被拖垮。
德國——制造業立國
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僅二十多年就能從一戰的廢墟中重新崛起,再次發動世界大戰,二戰后很快又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西方第二大經濟體,至位列世界第四、歐洲第一,關鍵何在?仍然在于制造業。
從早期的克虜伯到現代的西門子、博世、大眾、奔馳、寶馬等,德國制造享譽世界。當西方經濟體開始去工業化、制造業化,轉型服務業時,德國仍然堅持制造業立國。而今,在債臺高筑,財政赤字紛紛突破限額的歐盟內,每年擁有大量貿易盈余的德國,可以說是最健康的經濟體。
德國之興在于對制造業的堅守,百年的制造業形成了德國制造的美名,這一點很值得中國制造學習。
中國的未來在制造業
中國自甲午戰敗后,就始終在沉淪,直到抗戰勝利,命運才開始逆轉。1949年,建國后,中國的工業化才開始上路。
對于中國前三十年的歷史,對于前三十年的統治者毛澤東,當代中國輿論多持否定態度。然而,正是在毛澤東時期中國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培養了上億的產業工人,沒有這些,改革開放的起點會低很多,中國所取得的成績可能沒有今天這樣大,也可能沒有今天的中國制造。而是向今天的俄羅斯、巴西以及中東各產油國一樣,靠出賣初級產品的各種礦產生存,靠天吃飯。年景好時,俄羅斯、巴西、南非與中國并稱為金磚國家,年景不好時,直接被打回原形。今天,金磚國家的對話機制仍然存在,但還有多少人談論金磚國家呢?
反觀中國,據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工業總產值達到2.9萬億美元,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工業總產值是德國的346%,日本的235%,美國的123%。2014年,中國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業增加值在世界占比達到20.8%。
憑借如此的工業、制造業實力,中國的國力尤其是軍力有了巨大的飛越。比如媒體熱議的中國海軍軍艦下餃子般服役,2016年服役軍艦高達11艘,遠超美國,前面也提到日本也在驚呼中國海軍對日本形成優勢;殲-20等新式武器如井噴般層出不窮。
與此同時,美國自20世紀50年代制造業達到巔峰后,就開始了去工業化、去制造業化。當中國成為世界造船大國,手持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時,美國的造船業已經萎縮到全靠軍方訂單維持。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與小批量的生產,其成本有天壤之別,中國武器在世界上具有性價比優勢,一定度上就在于此。2005年,媒體曾爆出臺灣準備向美國購買8艘常規潛艇,每艘美國的報價6.5億美元,總計52億美元,直接讓臺灣歇菜。原因之一即是,美國本土已經沒有常規潛艇建造的產業,為了給臺灣建造只能重新建設生產線。作為對比的是,泰國從中國采購的039B型AIP常規動力潛艇出口型S26T,第一艘預算135億泰銖約合3.89億美元,并且還包含由中方提供人員培訓、隨艇武器設備、相關的技術和維修保養以及未來6年的使用和改進。中國制造性價比之高,名不虛傳吧。
- 相關新聞:
- ·中美“百日計劃”曝光,你的制造業或受哪些影響? 2017.04.16
- ·《人民的名義》第六次印刷將上市 錫城書店集體斷貨 2017.04.14
- ·跨界正當時,包裝工業4.0先行 2017.04.13
- ·我國印刷業調整期或可持續至2020年 2017.04.1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