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美國制造:3D打印能否挽回制造業頹勢
2017-06-05 09:40 來源:網絡 責編:???
- 摘要:
- 2017年5月22日,馬來西亞馬印航空完成了波音737MAX8的首次商業飛行,開啟單通道飛機市場的新時代。
在自身研發3D打印技術的同時,GE也在收購業內的專業打印公司。2012年,GE出資收購3D打印技術公司莫利斯科技(MorrisTechnologies),而就在去年,GE又宣布收購德國概念激光公司(SLMSolutions)和瑞典ArcamAB兩家3D打印技術公司。業內人士分析,這一系列收購使GE從3D打印行業最大的用戶躋身最大供應商之列。所有這些,都是GE“偉大制造(BrilliantManufacturing)”計劃的一部分。查爾斯·吉爾曼是GE航空部3D打印技術研發中心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表示,直到2011年GE的航空部門準備用增材制造工藝生產LEAP噴氣發動機的燃料噴嘴時,GE在3D打印領域的努力才廣為人知。
“在GE將3D打印應用到生產流程的計劃中,首先選擇燃料噴嘴是基于現實的考慮。一臺噴氣式發動機上有19個燃料噴嘴,如果一個或幾個出現故障不會形成災難性的后果。而且,燃料噴嘴的結構非常復雜,如果使用傳統的切削工藝制造成本非常高,而且噴嘴設計也受到很多限制!奔獱柭硎尽E航空部3D打印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格雷格·莫里斯表示,相比傳統技術,3D打印制造出的燃油噴嘴耐用性是傳統的5倍,重量卻只有25%,預計最終年產量可達3.5萬件。
而在近日,GE還對外宣布打算在10年內賣出1萬臺3D打印機!斑@是一個巨大的數目,也是我們投資這么多錢的原因!盙E增材部門高級銷售總監表示。
“分散式制造”趨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就曾表示,貿易行政令將為美國制造業的復興打好基礎。事實上,無論是在美國還是中國,“美國制造業復興”的話題在近幾年來一直受到關注。
還在1970年代時,1950多萬美國人通過在工廠打工賺取薪水。這一數據此后便持續減少。1999年,美國“新經濟”時期,制造業在美國GDP中的比例只有16%。到了2001-2002年進一步縮水到14%,金融危機爆發后,制造業產值占美國GDP的比例已不到13%。盡管如今現狀已經好轉,制造業就業人數在2009年時創下1150萬人的最低紀錄后有所恢復,但未沒有回到理想的水平。
人們寄望于新技術的出現可能改變供應鏈,從而扭轉美國制造業的不景氣局面—3D打印正是其中之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透露,采用3D打印和其他新興技術,可以使美國制造業每年節省1000多億美元,并且能夠推動其創新和增長。據該非營利機構稱,增材制造是制造商更有效的選擇,3D打印本身可以節省達41億美元,這相當于生產成本減少18.3%。
印新聞網站3DPrint.com的創始人布萊恩·克拉森斯坦表示,3D制造業的增長可能會改變全球勞動力市場,隨著中國制造業成本的上升和美國經濟的下滑,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企業的就業機會可能開始消失。西門子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內,3D打印成本將降至五成,而速度也將提高五倍。咨詢公司Gartner認為,盡管3D打印的市場份額在2015年只有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1億元),到2018年,這個數目將達到1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2.3億元)。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