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故里 文化飄香
2005-11-17 08:52 來源:中山商報 責編:ge yan
■文化是文明的自覺,是文明意義的藝術性的表達,文化本質上也是教化的,而在新時期,則是人們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一種實質性的表達方式,當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有文化”時,則是公民道德的一致性與社會不同群體的多樣性的完美統一。
■當文化產業從事業上迅速分離之時,人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領域,似乎也沒有哪一個領域可以像這個領域一樣,具有如此廣泛的包容性。這一歷史性的經濟發展演變中,文化產業粉墨登場,走上前臺。
產業化的文化,昭示著文化藝術與經濟的融合,促使這一特殊商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擴大。作為“朝陽產業”,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一個全新的境界,比如藝術,它的本質就是創新,就是多樣性,可能沒有哪一個產業能夠像文化產業這樣能夠同時滿足我們多樣性的精神需求了。
■企業的發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大舞臺來展示,而支撐這一舞臺的不只是物質載體,還有重要的文化儲蓄含量與創意。經濟背后的“大腦風暴”一刻也沒有停止高速運轉。而“簇群經濟”范疇內的企業在自覺與不自覺中組團,形成一個富有一定文化特色與內涵的團體進行整體宣傳與擴張。
■古鎮燈博會、沙溪服裝節,宏大的場面,展示的不只是極具現代感的產品,還有新穎的工業設計理念,甚至背景音樂很可能就是“步步高”,作曲者呂文成,一代音樂大師,中山人。
從工業產品舞臺到企業的設計中心,對于許多企業來說,這段路程相當漫長而艱辛,難度就在于對產品附加上文化屬性,難度就在于創新與創意。美加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將設計中心由廣州市搬到小欖鎮,100人的設計大軍在小欖土地上掀起“大腦風暴”,再由愛浪系列產品刮到全國乃至全球。我們在欣賞愛浪音響帶來的高低錯落、立體環繞的音樂時,對藝術的感受更上了一層樓。
■跨進文化藝術的門檻,接受藝術的洗禮,讓身心褪盡鉛華,洗畢紅塵,登堂入室。讓我們感謝文化產業、創意經濟領域的人士,他們與基本的物質生產領域的人們一樣,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色彩與更美妙的精神享受,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更富有時代感。
當我們被文化藝術包裹起來的時候,當我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發生巨大變化、文化藝術消費占據著越來越大的比例的時候——讓我們主動承認、主動享受文化產業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巨大誘惑。
1 嶺南開風氣 香山多文翰
中山,嶺南文化的代表性區域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現代中西文化交匯地以及改革開放、接受外來市場經濟文化與思想觀念的前沿地帶。
這里思想豐厚,改良派政論家鄭觀應為其一;這里人才輩出,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云五為其一;這里不缺行動,“為共和革命犧牲第一人”的陸皓東為其一;這里發育的買辦文化、商業文化曾長期執中國商界牛耳,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四大百貨公司曾長時間地雄踞上海、廣州和香港。
今天,中山有眾多經濟領域的“隱形冠軍”,而在近現代有代表性的中山文化歷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榮膺相關領域“第一”的名人近30位。
這里更有偉人孫中山,一位民主革命思想與行動的一代集大成者,其歷史影響更是遠播海內外。
“站出世間來就是革命,失敗了還是革命”(魯迅語)的孫中山先生,其《建國方略》分三部分:分別為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和社會建設(原準備第四部分為國家建設,但未完成),在那個風雨飄搖、物質文明空前匱乏的時代,“重實際而黜玄想”的中山先生就能敏銳地將“心理建設”列在“物質建設”之前作為第一位。
既務實而又不失健康向上思想的追求與引領,此為難得一例。
2 特定的中山文化氛圍與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歷史傳承
文化的傳承從來就是不可割斷的,當年,孫中山先生便推崇中西融合的新型文化,即“倫理”、“民主”與“科學”的文化。今天,中山的傳統文化保護依然相當完整,仍然擁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傳統的上巳水邊祭祀、四月八浮屠浴佛舞醉龍、五月端午“出色”扒龍舟,等等,相應的慶;顒硬粩唷61988年開始的“慈善萬人行”活動也成為一個影響廣泛的新民俗。
同時,我市現代化進程中人民群眾參與民主政治的熱情越來越高,表達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市委、市政府則適時善用民間力量與智慧,舉辦了富有時代特色的“城市論壇”,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想陣地與平臺。
中山人自身的嶺南文化加上移民文化、華僑文化、市場經濟文化,等等,特別是從激烈變動的、動態發展狀態中發展起來經濟生活產生、孕育為新的嶺南特色文化——“兼收并蓄,不務虛名,不空談,重實干,奮發有為”增添了許多富有說明力的著名案例。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市委、市政府在大力進行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建設的同時,沒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事業的建設與培育,“三個文明”齊頭并進,通過一系列體現時代進步特征的文明活動、“十杰市民”、“十杰青年”、“十杰外來員工”等評選活動,樹立了新的道德觀念和社會風尚,在現代化進程中形成新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價值觀念。上下努力,在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基礎上建設富有中山特色的新文化體系。
今天,我市24個鎮區文化站中,有20個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其余4個被評為省一級文化站。目前,我市有曲藝、戲劇等文化藝術團體156個,小欖、沙溪、大涌分別獲得全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產生、扎根于社會基層的文化藝術常常以身邊發生的變化或社會問題作為創作素材,既有生活基礎又有嚴肅的創作態度,而少的是概念化。
1998年6月15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關于開展學習中山市創建文明城市經驗活動的通知》里指出:“中山市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共同進步的先進典型……學習他們堅持著力于提高人的素質,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把思想教育、規范管理、法規約束有機地統一起來,他律和自律相結合,引導和促使人民群眾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文明行為!
這是一個高度,也是一個起點,是一個歷史性的總結,是中山社會經濟中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文化演繹與文明進程的壓卷語。
3 企業不只創造物質文明,還在生產精神文明
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注重文化建設,昔日的中山玻璃工業集團公司內不但有企業的報刊,還有一份與其產品同樣著名的《菊花詩刊》,而這家公司的詩歌創作與朗誦藝術也是一大特色。今天,眾多企業的文化建設都已經走上新的階段,達到更高的水平。
大涌鎮紅木家具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群,作為一個使用性與觀賞性并存的基本生活用品,大涌鎮專門設有紅木家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眾多紅木家具企業在重視傳統的浮雕雕刻和鏤空雕刻的工藝繼續發揚光大,云石鑲嵌、刻畫圖案乃至貝雕鑲嵌,在傳統的審美價值和新型價值觀念的共同作用下,為大涌家具增添了富有時代特色的紅木文化風采。
今年10月,在火炬區國際會展中心的2005中國(中山)國際紅木古典家具展覽會上,來自我市大涌等地和福建省仙游縣100多家紅木家具企業的紅木家具濟濟一堂,一派古風,儼然一個家具藝術的殿堂。
旅游,加上工業的背景,為傳統的旅游行業增添了新的內容與特色!熬紫銏@”就是今天一個頗有內涵、小有名氣的“工商業景點”,其特定的飲食文化變遷、工業文明的演變,使之在中山、乃至珠江三角洲旅游領域成為一個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景點。
而中國包裝印刷基地眾多包裝印刷企業生產線上流淌的不僅是高新技術材料,還經過精心設計的包裝創意,從而為更多的工業產品附加了新的富有時代感的文化內涵與特色。
4 文化消費促進產業的迅猛發展
在文化消費正在日益成為“必需品”的大背景下,在財富與投資的大背景下,文化產業開始興旺,無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傳統文化產業與新型文化產業的發展進入一個黃金時代,藝術品經營也開始與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與精神滿足對接形成產業。
2004年,我市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經營單位1060家,實現營業收入20.86億元,實現增加值5.64億元;以網絡、旅游、休閑娛樂、經紀代理、廣告會展為主的外圍層文化產業經營單位1195家,營業收入12.19億元,增加值3.09億元,其中旅游文化服務業營業收入6.76億元;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銷售為主的相關層文化經營單位3161家,營業收入240.63億元,增加值33.60億元。
人們對文化娛樂的追求與這一行業的反應,一點也不比在其它領域遲鈍。早在1984年,當時的三鄉區鴉崗鄉農民周笑美就在當地辦起了一個文化娛樂中心,三張收費桌球臺在鄉村昭示著一個新的產業在一片黃土地上的悄悄崛起。今天,體育文化設施的檔次越來越高,收費水平越來越大眾化,而參與者更是日益增多。一些國際性、全國性的比賽在中山次第登場,而體育產業鏈的形成是文化產業中的最直接的體現之一。
大小文化廣場上景象熱鬧,歌舞連臺,你方唱罷我登場。
我市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高雅藝術演出,而群眾性文化活動更是數以千計,其中,營業性演出則接近1萬場。
早些年,以“政府引導、企業包辦”的模式,我市在全國較早嘗試建立起城市文化廣場。形式多樣、內容健康、觀眾踴躍、而且有一定參與性的項目給人一種新的文化享受。
這種文化廣場除提高了商業社區文化品位、聚攏人氣外,在福利、公益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來,這些方面就是通過文化藝術這一共同語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專業性與群眾性相結合的文化廣場的出現,則更具有一種直接的載體性的意義。
今天,我市幾乎每個鎮都出現一處“文化廣場”企業,商界的文化廣場更多,保持經常性活動的文化廣場60個,這種廣場的出現,更多的是應文化與精神消費者的需要而出現的。
隨著人們欣賞口味的提高,一般性的小型場面已不能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了。
于是,高雅藝術走了進來。小提琴家呂思清來了,德國愛樂樂團來到了小欖。
至于文化產業的發展,自然也更需要一個場面宏大的物質載體來提供舞臺,承接人們更加挑剔的審美眼光。而與此同時,從基層土壤里孕育起來的文化產業一開始就不是純粹因為經濟,而是與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
藝術培訓成為文化產業中重要的部分,并且在近年來呈現較為強勁的上升勢頭,F在不只是孩子在學習各種樂器,甚至就連成人也加入到這一行列。
5 文化藝術力助我們跨越現實,浪漫主義情懷日增
蕭友梅,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的開創者,我國第一所音樂學院的創辦者。
在他的家鄉中山,人們以極大的熱情進入這一無國界的藝術領域。
1984年7月,許多大學、研究院的專家成為“星期天教授”,來到珠江三角洲企業的時候,中央音樂學院、廣州鋼琴廠和中山市文聯等單位的老師、專家則利用暑假來到中山培訓這里追求藝術的學生。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時期,這個培訓中心就在當時的龍頭環鄉笑來幼兒園成立了一個分點。也就在這一年,小欖鎮就成立了青少年書畫會。
今天,參加培訓的不再局限于兒童了,一些成人也開始為自己設計教育,而對于藝術培訓領域來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市場。
置身改革開放前沿,中山人自始至終就沒有放棄對文化的追求,也從來就沒有淹沒在橫流的物欲中。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市的攝影水平在全國亦小有名氣,攝影界代表人物何廉就是廣東地區攝影行業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他的帶動下,中山攝影水平實現了大跨越。
1986年,中山市在北京舉辦的大型藝術攝影展《祖國頌》在京引起強烈反響,一等獎的“萬元大獎”引起轟動。
攝影熱、書畫熱、音樂熱,在珠江三角洲這一片經濟熱土上,藝術從來就不讓拚命追逐利潤的資本,愛好者們自我組織、自我經營、自成系統、自有樂趣,參加者日眾,并促進了相應領域的產業化的初步發展,從而又反過來促進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與推廣。
畫苑、畫廊里的藝術品越來越多,而其背后則是一支越來越長的大軍。越來越多的收藏家的出現,相應的專家鑒賞、知識講座活動也日漸增多,這毫無疑問是寬裕小康、時代進步的標志之一。
今天,中山城鄉的鋼琴等文化藝術活動評比不斷,與過去的評獎不同的是,今天一些項目已經發展到參賽者交費才可以參賽的情形,即使如此,參加者還是相當踴躍。
小區內鋼琴聲韻律悠揚,和聲渲染,那不是從高檔音響傳出來的,而是家庭里的孩子的免費演奏,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的消費理念已經從“家庭影院”走向“家庭舞臺”。
自發組織起來的粵曲、京劇愛好者呼朋引伴,或引吭高歌走進新時代,或嘔啞嘲哳嘆人生無常,悲紅顏易老,或獨抒性靈,跨越時空,精騖八極。
6 都市新文化孕育下的市民素質
中國近現代風起云涌,一批批中山豪杰站在時代的前列,當地的名人效應也持久不衰,今天,富有時代性的“十杰市民”、“十杰青年”等評選活動,則樹立了公民教育的示范效應。
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構成今天的市民素質,而其中的文化素質就是人的文化知識結構和智力水平,是人們理解和接受文明、創新文明的基礎,它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決定城市文明的狀態、競爭實力和發展后勁。
早在1996年11月,中山市委工作會議就確定將努力構筑精神文明建設五大體系,力爭率先建成廣東省文明城市。這五大體系就包括:一、規范的思想道德系統;二、先進的科教文化系統;三、優良的環境秩序系統;四、堅強的組織保證系統;五、強有力的法制保障系統。
而2001年制定的《中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規劃》,更進一步提出要在短時間內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而這一建設過程中,無論作為主體還是客體,人都是核心。
我們在城市建設改造中、在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同時建成“步行街”、建成“花園城市”,我們在傳統的尊老與“做善事”活動中開發了“慈善萬人行”的新民俗。我們在努力工作、爭做“老板”的同時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7 “人的現代化是核心,社會發展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是文明進程的創造者,也是接受改造者。主體文明決定內容文明,再決定方式文明。
對于昔日專制制度下的“喪失人格久矣”的大眾,孫中山先生就認為:“要人類進步,是在造就高尚人格!痹谒磥,人的近代化就是要“革心”。
作為中山市文化發展與文明建設的主體,今天的中山人走到社會舞臺中央。
文明進程一直伴隨經濟發展而發展,早在1994年,中山市的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就達到70%,“慈善萬人行”成為一個城市與社會品牌,而越來越多的、有著樂善好施風尚的中山人開著小車做義工。
就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努力培育新時期有中山特色的人文精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國潮要求弘揚“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的現代精神。今年,我們更總結提煉出“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的新時期中山人精神。
崔國潮說,中山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始終把廣大市民作為文明建設的主體,在文明進程中自我發現、自我教育、自我創造。
8 形成偉人故里特定的文化氛圍
今年初,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遠明與本報記者談話時說,現代化是人類不斷更新自己的連續行程,更是文化傳承、文明創新的進程。文化對經濟的發展的內在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建設文化強市,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從根本上說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寬裕小康社會的建設,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它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問題,F在一些指標體系管理,一般都是從經濟層面來進行的,其實,人的現代化才是核心問題,而且也是難以甚至是不能量化的。但是,也應該有一個時間劃分,也有一個時間概念的問題。我們現在強調“以人為本”,要促進人的現代化,思想宣傳戰線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而工作的重心也要落實到促進人的現代化上,落實到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上。我們應該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對我們的工作進行定位,體現時代性,進步性,與時俱進,首先就是思想要與時俱進,主流意識、主流思想要抓準吃透。
王遠明認為,一個國家有國民性,一個地方也有它的國民性與城市的品格,它是多種因素構成的,中山在中國近現代史包括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獨特的重要地位,在這些歷史階段,文化傳承變化,價值取向等,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發掘。從中山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歷史沿革、發展和今天我們所處的歷史性時空點上,探索我們的文化與精神形成,在這些方面去挖掘、去總結、去求證、去提煉,從而形成的新時期中山人精神,其中特別是在加快文化體制的轉變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挖掘其巨大的潛力,從而形成偉人故里的特定文化與相應的產業氛圍與內涵,從文化這一人類社會生活的根本點出發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對文化產業密切關注的中山市委、市政府,正在醞釀著文化體制的改革與深化,在《關于中山市實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戰略的研究》課題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國潮指出,“中山市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創新,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進一步強化文化產品的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增強人們的創新能力及其與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實現人的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
■當文化產業從事業上迅速分離之時,人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領域,似乎也沒有哪一個領域可以像這個領域一樣,具有如此廣泛的包容性。這一歷史性的經濟發展演變中,文化產業粉墨登場,走上前臺。
產業化的文化,昭示著文化藝術與經濟的融合,促使這一特殊商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擴大。作為“朝陽產業”,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一個全新的境界,比如藝術,它的本質就是創新,就是多樣性,可能沒有哪一個產業能夠像文化產業這樣能夠同時滿足我們多樣性的精神需求了。
■企業的發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大舞臺來展示,而支撐這一舞臺的不只是物質載體,還有重要的文化儲蓄含量與創意。經濟背后的“大腦風暴”一刻也沒有停止高速運轉。而“簇群經濟”范疇內的企業在自覺與不自覺中組團,形成一個富有一定文化特色與內涵的團體進行整體宣傳與擴張。
■古鎮燈博會、沙溪服裝節,宏大的場面,展示的不只是極具現代感的產品,還有新穎的工業設計理念,甚至背景音樂很可能就是“步步高”,作曲者呂文成,一代音樂大師,中山人。
從工業產品舞臺到企業的設計中心,對于許多企業來說,這段路程相當漫長而艱辛,難度就在于對產品附加上文化屬性,難度就在于創新與創意。美加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將設計中心由廣州市搬到小欖鎮,100人的設計大軍在小欖土地上掀起“大腦風暴”,再由愛浪系列產品刮到全國乃至全球。我們在欣賞愛浪音響帶來的高低錯落、立體環繞的音樂時,對藝術的感受更上了一層樓。
■跨進文化藝術的門檻,接受藝術的洗禮,讓身心褪盡鉛華,洗畢紅塵,登堂入室。讓我們感謝文化產業、創意經濟領域的人士,他們與基本的物質生產領域的人們一樣,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色彩與更美妙的精神享受,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更富有時代感。
當我們被文化藝術包裹起來的時候,當我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發生巨大變化、文化藝術消費占據著越來越大的比例的時候——讓我們主動承認、主動享受文化產業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巨大誘惑。
中山,嶺南文化的代表性區域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現代中西文化交匯地以及改革開放、接受外來市場經濟文化與思想觀念的前沿地帶。
這里思想豐厚,改良派政論家鄭觀應為其一;這里人才輩出,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云五為其一;這里不缺行動,“為共和革命犧牲第一人”的陸皓東為其一;這里發育的買辦文化、商業文化曾長期執中國商界牛耳,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四大百貨公司曾長時間地雄踞上海、廣州和香港。
今天,中山有眾多經濟領域的“隱形冠軍”,而在近現代有代表性的中山文化歷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榮膺相關領域“第一”的名人近30位。
這里更有偉人孫中山,一位民主革命思想與行動的一代集大成者,其歷史影響更是遠播海內外。
“站出世間來就是革命,失敗了還是革命”(魯迅語)的孫中山先生,其《建國方略》分三部分:分別為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和社會建設(原準備第四部分為國家建設,但未完成),在那個風雨飄搖、物質文明空前匱乏的時代,“重實際而黜玄想”的中山先生就能敏銳地將“心理建設”列在“物質建設”之前作為第一位。
既務實而又不失健康向上思想的追求與引領,此為難得一例。
自1988年開始的“慈善萬人行”活動已成為一個影響廣泛的新民俗!
文化的傳承從來就是不可割斷的,當年,孫中山先生便推崇中西融合的新型文化,即“倫理”、“民主”與“科學”的文化。今天,中山的傳統文化保護依然相當完整,仍然擁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傳統的上巳水邊祭祀、四月八浮屠浴佛舞醉龍、五月端午“出色”扒龍舟,等等,相應的慶;顒硬粩唷61988年開始的“慈善萬人行”活動也成為一個影響廣泛的新民俗。
同時,我市現代化進程中人民群眾參與民主政治的熱情越來越高,表達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市委、市政府則適時善用民間力量與智慧,舉辦了富有時代特色的“城市論壇”,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想陣地與平臺。
中山人自身的嶺南文化加上移民文化、華僑文化、市場經濟文化,等等,特別是從激烈變動的、動態發展狀態中發展起來經濟生活產生、孕育為新的嶺南特色文化——“兼收并蓄,不務虛名,不空談,重實干,奮發有為”增添了許多富有說明力的著名案例。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市委、市政府在大力進行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建設的同時,沒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事業的建設與培育,“三個文明”齊頭并進,通過一系列體現時代進步特征的文明活動、“十杰市民”、“十杰青年”、“十杰外來員工”等評選活動,樹立了新的道德觀念和社會風尚,在現代化進程中形成新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價值觀念。上下努力,在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基礎上建設富有中山特色的新文化體系。
今天,我市24個鎮區文化站中,有20個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其余4個被評為省一級文化站。目前,我市有曲藝、戲劇等文化藝術團體156個,小欖、沙溪、大涌分別獲得全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產生、扎根于社會基層的文化藝術常常以身邊發生的變化或社會問題作為創作素材,既有生活基礎又有嚴肅的創作態度,而少的是概念化。
1998年6月15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關于開展學習中山市創建文明城市經驗活動的通知》里指出:“中山市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共同進步的先進典型……學習他們堅持著力于提高人的素質,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把思想教育、規范管理、法規約束有機地統一起來,他律和自律相結合,引導和促使人民群眾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文明行為!
這是一個高度,也是一個起點,是一個歷史性的總結,是中山社會經濟中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文化演繹與文明進程的壓卷語。
近年,我市致力在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建設富有中山特色的新文化體系!
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注重文化建設,昔日的中山玻璃工業集團公司內不但有企業的報刊,還有一份與其產品同樣著名的《菊花詩刊》,而這家公司的詩歌創作與朗誦藝術也是一大特色。今天,眾多企業的文化建設都已經走上新的階段,達到更高的水平。
大涌鎮紅木家具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群,作為一個使用性與觀賞性并存的基本生活用品,大涌鎮專門設有紅木家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眾多紅木家具企業在重視傳統的浮雕雕刻和鏤空雕刻的工藝繼續發揚光大,云石鑲嵌、刻畫圖案乃至貝雕鑲嵌,在傳統的審美價值和新型價值觀念的共同作用下,為大涌家具增添了富有時代特色的紅木文化風采。
今年10月,在火炬區國際會展中心的2005中國(中山)國際紅木古典家具展覽會上,來自我市大涌等地和福建省仙游縣100多家紅木家具企業的紅木家具濟濟一堂,一派古風,儼然一個家具藝術的殿堂。
旅游,加上工業的背景,為傳統的旅游行業增添了新的內容與特色!熬紫銏@”就是今天一個頗有內涵、小有名氣的“工商業景點”,其特定的飲食文化變遷、工業文明的演變,使之在中山、乃至珠江三角洲旅游領域成為一個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景點。
而中國包裝印刷基地眾多包裝印刷企業生產線上流淌的不僅是高新技術材料,還經過精心設計的包裝創意,從而為更多的工業產品附加了新的富有時代感的文化內涵與特色。
企業的發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大舞臺來展示,而支撐這一舞臺的不只是物質載體,還有重要的文化儲蓄含量與創意!
在文化消費正在日益成為“必需品”的大背景下,在財富與投資的大背景下,文化產業開始興旺,無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傳統文化產業與新型文化產業的發展進入一個黃金時代,藝術品經營也開始與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與精神滿足對接形成產業。
2004年,我市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經營單位1060家,實現營業收入20.86億元,實現增加值5.64億元;以網絡、旅游、休閑娛樂、經紀代理、廣告會展為主的外圍層文化產業經營單位1195家,營業收入12.19億元,增加值3.09億元,其中旅游文化服務業營業收入6.76億元;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銷售為主的相關層文化經營單位3161家,營業收入240.63億元,增加值33.60億元。
人們對文化娛樂的追求與這一行業的反應,一點也不比在其它領域遲鈍。早在1984年,當時的三鄉區鴉崗鄉農民周笑美就在當地辦起了一個文化娛樂中心,三張收費桌球臺在鄉村昭示著一個新的產業在一片黃土地上的悄悄崛起。今天,體育文化設施的檔次越來越高,收費水平越來越大眾化,而參與者更是日益增多。一些國際性、全國性的比賽在中山次第登場,而體育產業鏈的形成是文化產業中的最直接的體現之一。
大小文化廣場上景象熱鬧,歌舞連臺,你方唱罷我登場。
我市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高雅藝術演出,而群眾性文化活動更是數以千計,其中,營業性演出則接近1萬場。
早些年,以“政府引導、企業包辦”的模式,我市在全國較早嘗試建立起城市文化廣場。形式多樣、內容健康、觀眾踴躍、而且有一定參與性的項目給人一種新的文化享受。
這種文化廣場除提高了商業社區文化品位、聚攏人氣外,在福利、公益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來,這些方面就是通過文化藝術這一共同語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專業性與群眾性相結合的文化廣場的出現,則更具有一種直接的載體性的意義。
今天,我市幾乎每個鎮都出現一處“文化廣場”企業,商界的文化廣場更多,保持經常性活動的文化廣場60個,這種廣場的出現,更多的是應文化與精神消費者的需要而出現的。
隨著人們欣賞口味的提高,一般性的小型場面已不能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了。
于是,高雅藝術走了進來。小提琴家呂思清來了,德國愛樂樂團來到了小欖。
至于文化產業的發展,自然也更需要一個場面宏大的物質載體來提供舞臺,承接人們更加挑剔的審美眼光。而與此同時,從基層土壤里孕育起來的文化產業一開始就不是純粹因為經濟,而是與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
藝術培訓成為文化產業中重要的部分,并且在近年來呈現較為強勁的上升勢頭,F在不只是孩子在學習各種樂器,甚至就連成人也加入到這一行列。
蕭友梅,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的開創者,我國第一所音樂學院的創辦者。
在他的家鄉中山,人們以極大的熱情進入這一無國界的藝術領域。
1984年7月,許多大學、研究院的專家成為“星期天教授”,來到珠江三角洲企業的時候,中央音樂學院、廣州鋼琴廠和中山市文聯等單位的老師、專家則利用暑假來到中山培訓這里追求藝術的學生。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時期,這個培訓中心就在當時的龍頭環鄉笑來幼兒園成立了一個分點。也就在這一年,小欖鎮就成立了青少年書畫會。
今天,參加培訓的不再局限于兒童了,一些成人也開始為自己設計教育,而對于藝術培訓領域來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市場。
置身改革開放前沿,中山人自始至終就沒有放棄對文化的追求,也從來就沒有淹沒在橫流的物欲中。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市的攝影水平在全國亦小有名氣,攝影界代表人物何廉就是廣東地區攝影行業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他的帶動下,中山攝影水平實現了大跨越。
1986年,中山市在北京舉辦的大型藝術攝影展《祖國頌》在京引起強烈反響,一等獎的“萬元大獎”引起轟動。
攝影熱、書畫熱、音樂熱,在珠江三角洲這一片經濟熱土上,藝術從來就不讓拚命追逐利潤的資本,愛好者們自我組織、自我經營、自成系統、自有樂趣,參加者日眾,并促進了相應領域的產業化的初步發展,從而又反過來促進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與推廣。
畫苑、畫廊里的藝術品越來越多,而其背后則是一支越來越長的大軍。越來越多的收藏家的出現,相應的專家鑒賞、知識講座活動也日漸增多,這毫無疑問是寬裕小康、時代進步的標志之一。
今天,中山城鄉的鋼琴等文化藝術活動評比不斷,與過去的評獎不同的是,今天一些項目已經發展到參賽者交費才可以參賽的情形,即使如此,參加者還是相當踴躍。
小區內鋼琴聲韻律悠揚,和聲渲染,那不是從高檔音響傳出來的,而是家庭里的孩子的免費演奏,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的消費理念已經從“家庭影院”走向“家庭舞臺”。
自發組織起來的粵曲、京劇愛好者呼朋引伴,或引吭高歌走進新時代,或嘔啞嘲哳嘆人生無常,悲紅顏易老,或獨抒性靈,跨越時空,精騖八極。
大小文化廣場上景象熱鬧,歌舞連臺,你方唱罷我登場!
中國近現代風起云涌,一批批中山豪杰站在時代的前列,當地的名人效應也持久不衰,今天,富有時代性的“十杰市民”、“十杰青年”等評選活動,則樹立了公民教育的示范效應。
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構成今天的市民素質,而其中的文化素質就是人的文化知識結構和智力水平,是人們理解和接受文明、創新文明的基礎,它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決定城市文明的狀態、競爭實力和發展后勁。
早在1996年11月,中山市委工作會議就確定將努力構筑精神文明建設五大體系,力爭率先建成廣東省文明城市。這五大體系就包括:一、規范的思想道德系統;二、先進的科教文化系統;三、優良的環境秩序系統;四、堅強的組織保證系統;五、強有力的法制保障系統。
而2001年制定的《中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規劃》,更進一步提出要在短時間內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而這一建設過程中,無論作為主體還是客體,人都是核心。
我們在城市建設改造中、在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同時建成“步行街”、建成“花園城市”,我們在傳統的尊老與“做善事”活動中開發了“慈善萬人行”的新民俗。我們在努力工作、爭做“老板”的同時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是文明進程的創造者,也是接受改造者。主體文明決定內容文明,再決定方式文明。
對于昔日專制制度下的“喪失人格久矣”的大眾,孫中山先生就認為:“要人類進步,是在造就高尚人格!痹谒磥,人的近代化就是要“革心”。
作為中山市文化發展與文明建設的主體,今天的中山人走到社會舞臺中央。
文明進程一直伴隨經濟發展而發展,早在1994年,中山市的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就達到70%,“慈善萬人行”成為一個城市與社會品牌,而越來越多的、有著樂善好施風尚的中山人開著小車做義工。
就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努力培育新時期有中山特色的人文精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國潮要求弘揚“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的現代精神。今年,我們更總結提煉出“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的新時期中山人精神。
崔國潮說,中山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始終把廣大市民作為文明建設的主體,在文明進程中自我發現、自我教育、自我創造。
今年初,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遠明與本報記者談話時說,現代化是人類不斷更新自己的連續行程,更是文化傳承、文明創新的進程。文化對經濟的發展的內在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建設文化強市,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從根本上說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寬裕小康社會的建設,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它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問題,F在一些指標體系管理,一般都是從經濟層面來進行的,其實,人的現代化才是核心問題,而且也是難以甚至是不能量化的。但是,也應該有一個時間劃分,也有一個時間概念的問題。我們現在強調“以人為本”,要促進人的現代化,思想宣傳戰線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而工作的重心也要落實到促進人的現代化上,落實到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上。我們應該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對我們的工作進行定位,體現時代性,進步性,與時俱進,首先就是思想要與時俱進,主流意識、主流思想要抓準吃透。
王遠明認為,一個國家有國民性,一個地方也有它的國民性與城市的品格,它是多種因素構成的,中山在中國近現代史包括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獨特的重要地位,在這些歷史階段,文化傳承變化,價值取向等,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發掘。從中山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歷史沿革、發展和今天我們所處的歷史性時空點上,探索我們的文化與精神形成,在這些方面去挖掘、去總結、去求證、去提煉,從而形成的新時期中山人精神,其中特別是在加快文化體制的轉變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挖掘其巨大的潛力,從而形成偉人故里的特定文化與相應的產業氛圍與內涵,從文化這一人類社會生活的根本點出發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對文化產業密切關注的中山市委、市政府,正在醞釀著文化體制的改革與深化,在《關于中山市實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戰略的研究》課題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國潮指出,“中山市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創新,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進一步強化文化產品的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增強人們的創新能力及其與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實現人的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