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印刷業現狀調研組訪談錄(上)
2005-12-29 08:47 來源:中國包裝網 責編:飛
改革開放20多年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東三省等四大區域經濟版塊的形成與發展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日益成為中國產業技術的主要支撐和整合各種資源促進發展的主戰場。作為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產業,隨著不斷的努力與發展,印刷工業也逐步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發達區域。但中國印刷工業的整體發展不甚平衡,呈現出“南重北輕”的格局:尤其是素有“老工業基地”之稱的東北地區,印刷工業相對比較落后。2003年印刷業產值的統計結果很能說明問題: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珠三角地區印刷業產值已達1000億元,其中廣東省為700多億元;長三角地區江、浙、滬兩省一市的印刷業產值為750億元;環渤海的中心城市北京為80多億元;而東北三省的產值總計約60億左右。巨大的數字落差意味著什么,又是什么因素造成這種現狀?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一有利時機,東北印刷工業應如何乘勢發展?“東北印刷業現狀”調研組的成員給我們解釋了這一切。
“東北印刷業現狀”調研組是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組織的,主要成員有協會顧問譚俊嶠、魯兵和副秘書長劉萬瑞。此次的調研工作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支持,以及三省新聞出版局和地方行業協會的大力協助。調研組于9月5日至9月11日對東北三省的印刷工業現狀進行了調研,期間拜訪地方政府和協會領導,訪問了遼寧美術印刷廠、遼寧票據印務有限公司、遼寧省印刷(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新華印刷廠、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大連運城制版有限公司、大連新世紀印刷信息有限公司、大連建峰印業有限公司、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長春新華印刷廠、長春吉廣集團、長春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十多家印刷廠和設備制造企業,對三省的印刷及設備制造行業的整體現狀及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現狀:成績與問題共融
記者:首先感謝譚老、魯會長和劉副秘書長對我們的支持,為我們提供一個詳細了解東北印刷工業的機會。請首先談談東北印刷工業的現狀吧。
譚俊嶠:東三省的印刷業,目前是以書、報、刊印刷為主,近年來整體印刷業也有突破性的發展,尤其是遼寧省,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高新技術在印刷中有所應用,包裝裝潢印刷也在同步發展,但商業印刷的發展還比較欠缺。
魯兵:盡管東三省的印刷業發展不是很快,但還是有一定成績的。2003年,三省實現印刷業總產值60億元,其中遼寧省40多億、吉林省10多億、黑龍江大約在7億左右。
劉萬瑞:從企業數量來看,東三省的出版物印刷企業總數占全國的7.65%;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占全國的6.42%;其他印刷企業占全國總數的9.56%。就印品而言,東三省的報紙印刷占全國總數的4.811%;圖書占全國總數的5.662%;雜志占全國總數的9.01%。
譚俊嶠:按照國家統計局2002年對全國包裝裝潢印刷企業情況統計報告,東北三省包裝裝潢印刷企業有880家;其中外資企業有32家、私營企業有794家;但產值超過3000萬的企業僅有5家。也就是說,有規模的企業比較少。
魯兵:東三省印刷企業在數量和規模上與其他相對發達的省份相比確實存在差距,但這是階段性的差距。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東北的印刷工業在歷史上對解放戰爭和經濟文化的建設曾經做出過很大的貢獻。我國第一部精裝的《毛澤東選集》1947年在哈爾濱鐵路印刷廠出版,解放戰爭中第一個成型的畫報,就是《東北畫報》,是1948年在沈陽印刷的。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也涌現了像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和長春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等一批改革創新的企業,為東三省印刷工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劉萬瑞:確實出現了一批發展很快、很有特色的企業。比如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從2001年起已經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印刷行業百強企業,資產總額2.5億元,主營業收入已達1.64億元。目前,它已形成了設計、制版、報紙印刷、商業印刷、圖書裝幀、包裝印刷、材料銷售和物流配送的多元化服務體系。
譚俊嶠:民營企業在東北的嘗試也有了一定的效果,比如位于大連市高新技術園區的大連建峰印業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營業面積達7000平方米,主要以不干膠標簽印刷為主,可以為客戶提供設計、掃描、打樣、彩印、上光、燙金、模切等從印前到印后的一條龍服務。2003年公司的年產值為1980萬元,今年前8個月已經完成了2300萬元,預計全年將完成3200萬元的產值。還有長春吉廣集團有限公司,集印務、噴繪、影視、廣告多種業務為一體,在多元化經營方面很有特色。
記者:橫向比較東三省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其它區域,東三省印刷工業的主要差距表現在哪些方面,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
劉萬瑞:中國印刷工業從整體來看,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其實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也不平衡,呈現“南方發達、北方滯后”。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與成熟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觀念的轉變、機制的創新和市場的開拓,他們將先進的理念融入科學的生產,利用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完善企業的發展。
魯兵:我同意老劉的看法,觀念轉變確實是個根本的問題。整體來看,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部分管理者、企業領導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市場開發意識、競爭意識不強,小富即安,缺乏危機感,有些企業還沒有從過去那種“等任務”、“靠國家”的習慣思維中走出來。前面老譚介紹的大連建峰印業, 2000年的產值500萬,到今年末預計可達到3200萬,這說明不是沒有活源,關鍵是千方百計找活,這就是個觀念的問題。
譚俊嶠:印刷業務相對單一化,包裝裝潢印刷業的發展緩慢,附加值較低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劉萬瑞:總的來說,東北地區的企業技術和裝備落后于其他地區,更新也比較慢。這直接導致了印刷質量跟不上,不但不能吸引省外的客戶,連本省的業務也會外流。
魯兵:是的,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惡性循環,活源外流就說明了這一問題。其實,東三省內部的印刷業發展也存在著不平衡現象,遼寧的印刷業發展相對較好,這從我剛才談到的2003年東三省的印刷業產值中也可以看出。
劉萬瑞:當然,設備并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唯一因素。剛才提到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并沒有盲目追求引進高檔印刷設備,而是靈活有效地使用國產機組,其中有一臺北人輪轉膠印機就是他們印報的主力設備。他們的經驗是以報業印刷為主,大力發展商業印刷和包裝裝潢印刷,多元化的經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東北印刷業現狀”調研組是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組織的,主要成員有協會顧問譚俊嶠、魯兵和副秘書長劉萬瑞。此次的調研工作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支持,以及三省新聞出版局和地方行業協會的大力協助。調研組于9月5日至9月11日對東北三省的印刷工業現狀進行了調研,期間拜訪地方政府和協會領導,訪問了遼寧美術印刷廠、遼寧票據印務有限公司、遼寧省印刷(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新華印刷廠、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大連運城制版有限公司、大連新世紀印刷信息有限公司、大連建峰印業有限公司、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長春新華印刷廠、長春吉廣集團、長春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十多家印刷廠和設備制造企業,對三省的印刷及設備制造行業的整體現狀及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現狀:成績與問題共融
記者:首先感謝譚老、魯會長和劉副秘書長對我們的支持,為我們提供一個詳細了解東北印刷工業的機會。請首先談談東北印刷工業的現狀吧。
譚俊嶠:東三省的印刷業,目前是以書、報、刊印刷為主,近年來整體印刷業也有突破性的發展,尤其是遼寧省,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高新技術在印刷中有所應用,包裝裝潢印刷也在同步發展,但商業印刷的發展還比較欠缺。
魯兵:盡管東三省的印刷業發展不是很快,但還是有一定成績的。2003年,三省實現印刷業總產值60億元,其中遼寧省40多億、吉林省10多億、黑龍江大約在7億左右。
劉萬瑞:從企業數量來看,東三省的出版物印刷企業總數占全國的7.65%;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占全國的6.42%;其他印刷企業占全國總數的9.56%。就印品而言,東三省的報紙印刷占全國總數的4.811%;圖書占全國總數的5.662%;雜志占全國總數的9.01%。
譚俊嶠:按照國家統計局2002年對全國包裝裝潢印刷企業情況統計報告,東北三省包裝裝潢印刷企業有880家;其中外資企業有32家、私營企業有794家;但產值超過3000萬的企業僅有5家。也就是說,有規模的企業比較少。
魯兵:東三省印刷企業在數量和規模上與其他相對發達的省份相比確實存在差距,但這是階段性的差距。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東北的印刷工業在歷史上對解放戰爭和經濟文化的建設曾經做出過很大的貢獻。我國第一部精裝的《毛澤東選集》1947年在哈爾濱鐵路印刷廠出版,解放戰爭中第一個成型的畫報,就是《東北畫報》,是1948年在沈陽印刷的。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也涌現了像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和長春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等一批改革創新的企業,為東三省印刷工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劉萬瑞:確實出現了一批發展很快、很有特色的企業。比如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從2001年起已經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印刷行業百強企業,資產總額2.5億元,主營業收入已達1.64億元。目前,它已形成了設計、制版、報紙印刷、商業印刷、圖書裝幀、包裝印刷、材料銷售和物流配送的多元化服務體系。
譚俊嶠:民營企業在東北的嘗試也有了一定的效果,比如位于大連市高新技術園區的大連建峰印業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營業面積達7000平方米,主要以不干膠標簽印刷為主,可以為客戶提供設計、掃描、打樣、彩印、上光、燙金、模切等從印前到印后的一條龍服務。2003年公司的年產值為1980萬元,今年前8個月已經完成了2300萬元,預計全年將完成3200萬元的產值。還有長春吉廣集團有限公司,集印務、噴繪、影視、廣告多種業務為一體,在多元化經營方面很有特色。
記者:橫向比較東三省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其它區域,東三省印刷工業的主要差距表現在哪些方面,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
劉萬瑞:中國印刷工業從整體來看,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其實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也不平衡,呈現“南方發達、北方滯后”。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與成熟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觀念的轉變、機制的創新和市場的開拓,他們將先進的理念融入科學的生產,利用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完善企業的發展。
魯兵:我同意老劉的看法,觀念轉變確實是個根本的問題。整體來看,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部分管理者、企業領導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市場開發意識、競爭意識不強,小富即安,缺乏危機感,有些企業還沒有從過去那種“等任務”、“靠國家”的習慣思維中走出來。前面老譚介紹的大連建峰印業, 2000年的產值500萬,到今年末預計可達到3200萬,這說明不是沒有活源,關鍵是千方百計找活,這就是個觀念的問題。
譚俊嶠:印刷業務相對單一化,包裝裝潢印刷業的發展緩慢,附加值較低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劉萬瑞:總的來說,東北地區的企業技術和裝備落后于其他地區,更新也比較慢。這直接導致了印刷質量跟不上,不但不能吸引省外的客戶,連本省的業務也會外流。
魯兵:是的,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惡性循環,活源外流就說明了這一問題。其實,東三省內部的印刷業發展也存在著不平衡現象,遼寧的印刷業發展相對較好,這從我剛才談到的2003年東三省的印刷業產值中也可以看出。
劉萬瑞:當然,設備并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唯一因素。剛才提到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印務中心,并沒有盲目追求引進高檔印刷設備,而是靈活有效地使用國產機組,其中有一臺北人輪轉膠印機就是他們印報的主力設備。他們的經驗是以報業印刷為主,大力發展商業印刷和包裝裝潢印刷,多元化的經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