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廣州三年展將于18日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2005-11-17 08:49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編:ge yan
幾天來,位于二沙島的廣東美術館顯得格外忙碌。從11月初到“第二屆廣州三年展”開幕式前,廣東美術館閉館十幾天,布展工作緊張地進行著。在美術館正門前方,鋼柱架起了兩三層樓高的空間,這是藝術家徐坦的作品《編織袋》的雛形。屆時,走進“編織袋”里,觀眾可以唱卡拉OK、看錄像。在美術館的左側樓,一個現在仍然蒙著綠紗的建筑豎立在樓頂上,這是藝術家黃海昌的作品《尖頂》。兩者的結合暗示著當代藝術正以一種多元的方式有機地融合著。
步入美術館,仿佛走進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珠三角工地。主辦方邀請“地圖研究所”——兩位法國建筑師古儒郎和林海華共同建立的工作室,將美術館設計成像珠江三角洲一樣富有變化的復合地形。屆時,美術館的全部領域,包括大廳、走廊、樓梯、服務區和展覽區,都可以用來作為展覽空間。美術館的地板由數千塊回收的木板鋪成,參觀者可以在上面行走、坐著或者躺下。
2005年11月18日至2006年1月15日,廣東美術館將舉辦“第二屆廣州三年展”,本屆廣州三年展”分為“三角洲實驗室”、“主題展覽”、“自我組織”、“特別計劃”等部分,共邀請世界各地近百位藝術家參加。與展覽開幕同期,將先后在廣州、香港舉辦學術研討會。
三年前的“首屆廣州三年展”,以“重新解讀——中國當代藝術十年”為主題,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實驗藝術及其發展進行史學回顧和學術闡釋,因而在國內外藝術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暗诙䦟脧V州三年展”則以“別樣——一個特殊的現代實驗空間”為主題!皠e樣”是指在新的社會經濟模式條件下發展而成的特定的、蓬勃發展的、富有活力的文化和藝術的特殊現象和方式,這種現象和方式帶有全球化深刻影響下激動人心而又復雜的現實印記。“一個特殊的現代實驗空間”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核心區域的地理位置所代表的發展中地區的特殊樣式為研究起點,討論珠江三角洲代表著新的空間策略、新的經濟模式及新生成的生活方式。
“第二屆廣州三年展”致力于對“別樣”的現代化發展現象和模式的研究和反思,展示藝術家、建筑家、文化學者等對這種現代化現象的“別樣” 表達。設立了以跨空間、跨文化、跨學科、跨時間的“三角洲實驗室”,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創作和交流的平臺。數十名中外藝術家、建筑家、文化學者應邀到“三角洲實驗室”研討交流,有針對性地為三年展創作新作品。
建設者的審視:
為每個人的空間而奮斗
近二十年來,珠江三角洲的高速現代化過程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城市化。從廣州經深圳到香港、從珠海到澳門,在密度和廣度上的擴張顯示了一種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極其獨特的城市形態,這對于傳統的城市結構和社會組織都是一個嶄新和令人興奮的挑戰。來自全球各地的近百名藝術家、建筑師會聚珠三角,創作和當地文化有關的作品,提出城市和文化的發展問題。在珠三角這片土地上,藝術家擔當了建設者、觀察者、研究者、創新者的角色,用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對這里的理解。
以設計中央電視臺新址而聞名中國的建筑家雷姆·庫哈斯和助手阿蘭·弗羅克斯的《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新館設計計劃》正在廣州時代玫瑰園實施。整個美術館是一個經驗藝術的制作過程,同時也是展示藝術作品的場所。它提供了廣泛的藝術制作條件,例如:木料、金屬加工間、影像編輯設備、圖像站、畫室、噴漆間、鑄造間等。除此之外,整個建筑為公眾提供了體驗藝術作品各個制作階段的可能。通過促成大眾與藝術家之間的對話,一方面增進人們對藝術作品的解讀,一方面也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潛在的契機和靈感。庫哈斯介紹:“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中國的許多大都市正集體大范圍地建造著這樣一種類型,城市以一種單一類型即居住建筑向外圍擴張,卻很少配備基本的設施,例如超級市場、便利店、飯店等等。這些單一的居住項目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負擔,促使交通干道持續擁塞,這種現象在中國的每一個都市中普遍存在。通過把美術館與一個原本完全作為居住的建筑進行整合,我們想建造這樣一個例證:沒有理由在中國的城市外圍僅存在單一的居住項目;居住區能夠吸收商業、文化以及社會性的都市生活的相關內容。”
與庫哈斯的外國建設者身份不同,劉珩以10年南沙開發區總設計師的身份,建筑設計著《南沙:看不見的城市》。在展覽中,不僅展示了南沙的現在、未來,更道出了作為一個規劃者、建設者的痛苦與希望。她很認真地說,自己是 95%的痛苦和5%的希望,因為她要為每個人的基本空間而奮斗,而這些與房地產發展商等經濟利益方相違背。而為每個人理想的空間奮斗,關心未來的人居密度,兼顧開發商需求因素,成為一個建設者內心反復體味的糾葛。
觀察者的考察:
互為鏡子的歷史和現實
此次參展年齡最大的德國藝術家托馬斯·拜勒的展覽作品是裝置《在中國制作》,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在北京制作作品,用一幅中國20世紀60年代的雜志里面的工人在修公路的照片,把這張照片用絲網印刷在紙板上。托馬斯從1964年就開始收集中國的雜志,他的作品中經常結合中國三種不同時期的文字形狀來表達公路的造型,他說:“一層層的公路代表著歷史一層層地積淀,公路代表著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這樣的形式和處理方式源自于東方‘中國人的知識和哲學’,它們是通過西方的鏡子來看自己的!
住在巴黎的藝術家沈遠的裝置《南國長城》是用十個大小不同的木架,形似屋頂,木上鋪灰瓦,灰瓦上放著小模型“騎樓”,“騎樓”順屋脊攀爬,而屋脊似如山脈。沈遠說:“廣州之行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被保留下來的老街。這讓我看到的不僅是它擴大的平面,而且是它的縱深。 ‘陳氏書院’屋脊上的小‘騎樓’,北京路、上下九讓人們晴天、雨天都可購物溜達的大‘騎樓’,它的綿長不斷,讓我聯想到中國北部的‘長城’,長城是往日政治和軍事的象征,南國的綿長的‘騎樓’則是今日商場的戰地!
楊詰蒼的多媒體裝置《珠江》中,藍色的橫幅、黃色或金黃色的霓虹燈制造了一種喜慶的氣氛。作品著重強調和揭示珠三角地區奇特和真實的地方特色、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流行于珠三角地區的習俗不但奇特,而且富有藝術性和時代特色。這種真實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對于地方文化的單一性和平面化的共有警醒。
曹斐的實驗戲劇《珠三角梟雄傳》把當下人們所關注到的和關切的事實用戲劇的方式呈現出來,試圖引用昔日珠三角的典故、人物、生活形態對應今天珠三角那些難以辨識的錯綜復雜的迷離現實,以現實生活與歷史時空的錯位、舊世界與新世界的秩序、不同時代之間事物的異同所衍生的社會話題來進行處理和研究,力圖呈現一個全球化下珠三角地區社會經濟轉型的縮影。作品的“黑面祺外傳”、“天河北群英會”、“神丐‘蘇乞兒’”、“金花娘娘靈簽”分別引發思考今天的鄉鎮領導、打工子女、乞丐群體、游戲式性活動等話題。
研究者的方案:
“城中村”向何處去?
上原雄史是鹿特丹貝拉格學院研究當今中國城市都市化的項目的負責人。這個項目小組由來自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日本的學者組成。他們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進行了3個月的研究,研究題目是廣州和深圳的“城中村”問題。這個研究項目分為2個部分:敘述部分是解釋分析“城中村”現象,計劃部分是通過解決“城中村”人口、建筑和場地問題來改變城中村的發展進程。這項研究中的各個部分都使用了大量圖表來分析復雜的現實情況。上原雄史等人的研究結果認為:“城中村” 現象在中國城市發展進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城中村”的改造一直是孟巖、劉曉都、王輝組成的都市實踐小組關注的課題。深圳剛剛通過的城市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所有城中村的改造,然而在如何改造以及相關的理論、政策和方法等方面卻存在著相當大的分歧。都市實踐小組提出了幾個提案,一是對位于深圳中心區目前面臨改造壓力的崗廈村以局部調整、局部拆除、加建、添建為主的改造策略;二是選取了現位于深圳中心公園綠地范圍內的福新村,提案涉及人員遷出、功能置換,建筑改造,形成一個獨特的高密度、高混合的多功能商業與文化聚落。其它兩個則是深圳新洲“村中城”和大芬美術館。提案為深圳的 “城中村”的改造增添新思考。
而與“城中村”相聯系的是民工問題。周浩和吉江紅的攝影《民工自拍像》形式獨特,攝影師把一臺相機交給身邊的民工,在前后一年的時間里,攝影師完成了一部紀錄片的拍攝,民工也拍攝了近40個膠卷。其間,攝影師只會教使用者相機的簡單操作,從不干涉他們拍攝什么,怎么拍攝。攝影師周浩說:“特別想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結果照片的質量大大出乎我的想像。照片真實、樸實,沒有我們的那種造作。讓我看到他們眼中的另一個世界!睘榱撕戏ㄊ褂眠@些照片,攝影師和民工每人簽了一份協議,攝影師有使用這些照片的權利,民工有署名權及獲得稿費的權利。目前,國內已經有好幾家媒體使用了部分照片,民工同時也得到了稿費。
步入美術館,仿佛走進一個正在建設中的珠三角工地。主辦方邀請“地圖研究所”——兩位法國建筑師古儒郎和林海華共同建立的工作室,將美術館設計成像珠江三角洲一樣富有變化的復合地形。屆時,美術館的全部領域,包括大廳、走廊、樓梯、服務區和展覽區,都可以用來作為展覽空間。美術館的地板由數千塊回收的木板鋪成,參觀者可以在上面行走、坐著或者躺下。
2005年11月18日至2006年1月15日,廣東美術館將舉辦“第二屆廣州三年展”,本屆廣州三年展”分為“三角洲實驗室”、“主題展覽”、“自我組織”、“特別計劃”等部分,共邀請世界各地近百位藝術家參加。與展覽開幕同期,將先后在廣州、香港舉辦學術研討會。
三年前的“首屆廣州三年展”,以“重新解讀——中國當代藝術十年”為主題,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實驗藝術及其發展進行史學回顧和學術闡釋,因而在國內外藝術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暗诙䦟脧V州三年展”則以“別樣——一個特殊的現代實驗空間”為主題!皠e樣”是指在新的社會經濟模式條件下發展而成的特定的、蓬勃發展的、富有活力的文化和藝術的特殊現象和方式,這種現象和方式帶有全球化深刻影響下激動人心而又復雜的現實印記。“一個特殊的現代實驗空間”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核心區域的地理位置所代表的發展中地區的特殊樣式為研究起點,討論珠江三角洲代表著新的空間策略、新的經濟模式及新生成的生活方式。
“第二屆廣州三年展”致力于對“別樣”的現代化發展現象和模式的研究和反思,展示藝術家、建筑家、文化學者等對這種現代化現象的“別樣” 表達。設立了以跨空間、跨文化、跨學科、跨時間的“三角洲實驗室”,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創作和交流的平臺。數十名中外藝術家、建筑家、文化學者應邀到“三角洲實驗室”研討交流,有針對性地為三年展創作新作品。
建設者的審視:
為每個人的空間而奮斗
近二十年來,珠江三角洲的高速現代化過程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城市化。從廣州經深圳到香港、從珠海到澳門,在密度和廣度上的擴張顯示了一種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極其獨特的城市形態,這對于傳統的城市結構和社會組織都是一個嶄新和令人興奮的挑戰。來自全球各地的近百名藝術家、建筑師會聚珠三角,創作和當地文化有關的作品,提出城市和文化的發展問題。在珠三角這片土地上,藝術家擔當了建設者、觀察者、研究者、創新者的角色,用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對這里的理解。
以設計中央電視臺新址而聞名中國的建筑家雷姆·庫哈斯和助手阿蘭·弗羅克斯的《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新館設計計劃》正在廣州時代玫瑰園實施。整個美術館是一個經驗藝術的制作過程,同時也是展示藝術作品的場所。它提供了廣泛的藝術制作條件,例如:木料、金屬加工間、影像編輯設備、圖像站、畫室、噴漆間、鑄造間等。除此之外,整個建筑為公眾提供了體驗藝術作品各個制作階段的可能。通過促成大眾與藝術家之間的對話,一方面增進人們對藝術作品的解讀,一方面也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潛在的契機和靈感。庫哈斯介紹:“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中國的許多大都市正集體大范圍地建造著這樣一種類型,城市以一種單一類型即居住建筑向外圍擴張,卻很少配備基本的設施,例如超級市場、便利店、飯店等等。這些單一的居住項目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負擔,促使交通干道持續擁塞,這種現象在中國的每一個都市中普遍存在。通過把美術館與一個原本完全作為居住的建筑進行整合,我們想建造這樣一個例證:沒有理由在中國的城市外圍僅存在單一的居住項目;居住區能夠吸收商業、文化以及社會性的都市生活的相關內容。”
與庫哈斯的外國建設者身份不同,劉珩以10年南沙開發區總設計師的身份,建筑設計著《南沙:看不見的城市》。在展覽中,不僅展示了南沙的現在、未來,更道出了作為一個規劃者、建設者的痛苦與希望。她很認真地說,自己是 95%的痛苦和5%的希望,因為她要為每個人的基本空間而奮斗,而這些與房地產發展商等經濟利益方相違背。而為每個人理想的空間奮斗,關心未來的人居密度,兼顧開發商需求因素,成為一個建設者內心反復體味的糾葛。
觀察者的考察:
互為鏡子的歷史和現實
此次參展年齡最大的德國藝術家托馬斯·拜勒的展覽作品是裝置《在中國制作》,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在北京制作作品,用一幅中國20世紀60年代的雜志里面的工人在修公路的照片,把這張照片用絲網印刷在紙板上。托馬斯從1964年就開始收集中國的雜志,他的作品中經常結合中國三種不同時期的文字形狀來表達公路的造型,他說:“一層層的公路代表著歷史一層層地積淀,公路代表著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這樣的形式和處理方式源自于東方‘中國人的知識和哲學’,它們是通過西方的鏡子來看自己的!
住在巴黎的藝術家沈遠的裝置《南國長城》是用十個大小不同的木架,形似屋頂,木上鋪灰瓦,灰瓦上放著小模型“騎樓”,“騎樓”順屋脊攀爬,而屋脊似如山脈。沈遠說:“廣州之行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被保留下來的老街。這讓我看到的不僅是它擴大的平面,而且是它的縱深。 ‘陳氏書院’屋脊上的小‘騎樓’,北京路、上下九讓人們晴天、雨天都可購物溜達的大‘騎樓’,它的綿長不斷,讓我聯想到中國北部的‘長城’,長城是往日政治和軍事的象征,南國的綿長的‘騎樓’則是今日商場的戰地!
楊詰蒼的多媒體裝置《珠江》中,藍色的橫幅、黃色或金黃色的霓虹燈制造了一種喜慶的氣氛。作品著重強調和揭示珠三角地區奇特和真實的地方特色、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流行于珠三角地區的習俗不但奇特,而且富有藝術性和時代特色。這種真實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對于地方文化的單一性和平面化的共有警醒。
曹斐的實驗戲劇《珠三角梟雄傳》把當下人們所關注到的和關切的事實用戲劇的方式呈現出來,試圖引用昔日珠三角的典故、人物、生活形態對應今天珠三角那些難以辨識的錯綜復雜的迷離現實,以現實生活與歷史時空的錯位、舊世界與新世界的秩序、不同時代之間事物的異同所衍生的社會話題來進行處理和研究,力圖呈現一個全球化下珠三角地區社會經濟轉型的縮影。作品的“黑面祺外傳”、“天河北群英會”、“神丐‘蘇乞兒’”、“金花娘娘靈簽”分別引發思考今天的鄉鎮領導、打工子女、乞丐群體、游戲式性活動等話題。
研究者的方案:
“城中村”向何處去?
上原雄史是鹿特丹貝拉格學院研究當今中國城市都市化的項目的負責人。這個項目小組由來自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日本的學者組成。他們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進行了3個月的研究,研究題目是廣州和深圳的“城中村”問題。這個研究項目分為2個部分:敘述部分是解釋分析“城中村”現象,計劃部分是通過解決“城中村”人口、建筑和場地問題來改變城中村的發展進程。這項研究中的各個部分都使用了大量圖表來分析復雜的現實情況。上原雄史等人的研究結果認為:“城中村” 現象在中國城市發展進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城中村”的改造一直是孟巖、劉曉都、王輝組成的都市實踐小組關注的課題。深圳剛剛通過的城市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所有城中村的改造,然而在如何改造以及相關的理論、政策和方法等方面卻存在著相當大的分歧。都市實踐小組提出了幾個提案,一是對位于深圳中心區目前面臨改造壓力的崗廈村以局部調整、局部拆除、加建、添建為主的改造策略;二是選取了現位于深圳中心公園綠地范圍內的福新村,提案涉及人員遷出、功能置換,建筑改造,形成一個獨特的高密度、高混合的多功能商業與文化聚落。其它兩個則是深圳新洲“村中城”和大芬美術館。提案為深圳的 “城中村”的改造增添新思考。
而與“城中村”相聯系的是民工問題。周浩和吉江紅的攝影《民工自拍像》形式獨特,攝影師把一臺相機交給身邊的民工,在前后一年的時間里,攝影師完成了一部紀錄片的拍攝,民工也拍攝了近40個膠卷。其間,攝影師只會教使用者相機的簡單操作,從不干涉他們拍攝什么,怎么拍攝。攝影師周浩說:“特別想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結果照片的質量大大出乎我的想像。照片真實、樸實,沒有我們的那種造作。讓我看到他們眼中的另一個世界!睘榱撕戏ㄊ褂眠@些照片,攝影師和民工每人簽了一份協議,攝影師有使用這些照片的權利,民工有署名權及獲得稿費的權利。目前,國內已經有好幾家媒體使用了部分照片,民工同時也得到了稿費。
《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設計計劃》
“都市實踐”小組的《都市村莊》。
劉鼎的《寶藏》。
曹斐的《珠三角梟雄傳》。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