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印報機的市場前景分析
2006-12-29 00:00 來源:楊慶鋒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目前國產印報機在國內市場上的形勢較好,尤其一些知名廠家的產品,更成為搶手貨,并向國際市場挺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中國進入WTO后的影響
中國進入WTO后印報機的關稅下調了.但免稅政策也相應改變了。沒有進入WTo前,雖然進口稅率較高,但免稅政策較寬,絕大多數進口的印報機都辦了免稅手續,甚至不在免稅范圍之內的低速印報機也通過”技術”處理免稅進口了,如印速只有30000張/時的小滾筒印報機,采用多紙路的呈報方式湊到超過60000張/時的免稅界限,以便達到免稅的目的。那時雖然進口稅率高,但卻能免稅進口,這就吸引了不少報社,尤其大報社印刷廠多買進口機。現在卷筒紙膠印機的進口稅率只有1 2.4% ,比進入WTO前的23%下調了46%,但再加上1 7%的增值稅,仍達到31,5%,這對用慣了免稅進口機的報社印刷廠來說,仍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數字。為了盡量減少費用,在免稅無望的情況下,只好轉向國產印報機。筆者在三年前所寫《也談加入WTo對印機行業的影響》一文就講過”中國進入WTo后的一段相當長的時期,不僅不會 沖擊 國產印刷機的市場,反而會給國產印刷機帶來一定的商機”。從目前印報機的市場情況來看,這一商機已經出現。
2.報業體制的變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報社體制改革也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尤其在《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于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發后,報業的改革速度加快了。報業集團相繼建立,印務中心與報社脫鉤,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這種機制的變化帶來了觀念上的轉變。在印刷與報社沒有脫開之前,印刷廠與報社是統一核算的,印刷廠的一切費用均由報社負責.所以印刷廠不用自計投資額,為了工作的方便顯然要用最好的設備,這就造成資金比較寬松的報社大量引進價格昂貴的印報機。用報社印刷廠的話來說就是“不要白不要,白要誰不要”。體制變化之后,印刷廠單獨核算了,報社不再無償投資,這對印刷廠來說必然要進行成本核算.考慮投入產出投資回報的問題,所以在購置設備之前會認真核算用最少的投資求得最大的回報,在基本滿足需要的前提下投資越少越好,這會大大降低運行成本,減少折舊。這種觀念上的轉變,使印刷廠在采購機器的時候不再一味追求價格昂貴的進口機,轉而選擇價優的國產印刷機。
3.報紙的迅速發展
近年來報紙的發展非常快,使印刷設備顯得不足。雖然電子媒體頗受人們的青睞,有人擔心會沖擊報紙的發展,但由于兩種媒體各有特色,電子媒體取代不了報紙。報紙攜帶的方便性和重復翻閱的隨意性仍然是大多數人歡迎的,因此還在不斷發展。
①印量逐年遞增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報紙印量迅速增加,尤其近幾年增加的更為迅速,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如1 997年印量460億對開張,到2002年增加至1 067億對開張,6年增加了60 7億張,平均每年遞增1 5% ,后兩年更以1 7%的速度遞增。2003年由于”非典”和撤銷280多種縣級報的影響,增長速度有些放緩,但也比200 2年增長了8%達到1]50億張。印刷數量的迅速增加,必然帶來印力的不足,所以需要添置印報機,按中型印刷機60000g{{/時計算,每臺機器的年印量約為1億張,如果每年的印量增加100億張,就意味著需要增加100多臺中型印刷機。
②彩報的發展迅速
以前的報紙基本上是黑白報,只有節假日出套紅報。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彩報不斷增加,開始僅是單面彩,后又有雙面彩。隨著廣告量的擴大和廣告商對彩色廣告的要求增加,雙彩的報紙越來越多。1 9 9 8年彩報僅占總量的1 5%,2002為30%,2003年的彩報就超過印量總數的5 0% 。黑白報只要一個印刷機組就能印刷,套紅報也只要一個六滾筒印刷機組就能印刷,而彩報就不同,單面彩印需要兩2個六滾筒印刷機組,4個B—B 印刷機組,而雙面彩必須用4個B—B 印刷機組印刷,這就大大增加了對印刷機的需要量。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