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杂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正文

?{~苝W鶫歁

2007-07-27 00:00 來源:-HQ--H 責編:-Np7臦

臺灣數字出版 環境利好     ■ 朱小瑄

目前在臺灣,傳統出版式微。主要表現在:傳統出版已進入微利時代,有退潮現象;實體書店、連鎖書店業績下滑,網絡書店業績上升;城邦出版集團2006年10月宣布2007年全年減少出書量三成,由每年1200種新書減為850 種。

傳統出版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信息產量劇增,虛擬超越實體;文字閱讀漸減,圖像影音興起;傳統印刷式微,網絡出版便捷;技術顛覆過往,數字產品當道;精英教育重質,普及教育求量;網絡社群集結,人際關系疏離。

與傳統出版相比,臺灣的數字出版則有較好的環境支持。據統計,截止到2006年12月,臺灣有線寬頻網絡用戶數達493萬戶(全部735萬戶),上網人數達1523萬人(全部人口2276萬),普及率67%,并持續增加。同時,臺灣出版界活力、創意源源不絕,IT產業基礎厚實,軟件設計能力足夠,有使命感的科技新貴與富豪比較多,應該可以作為支撐數字出版的力量。

如何抓住這個有利條件,在數字出版領域有所作為,以下幾點或許值得借鑒。在這個強調專業、稀有及價值性的時代,在競爭中取勝要注重差異化;這也是一個合縱連橫的時代,需要借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同時,出版者還要密切注意觀察新興一代的思維、習慣與閱讀行為的改變,才找準市場切入點。

內容載體越多 出版道路越寬     ■ 周宇廷

數字化便利帶來了百家爭鳴般的出版繁榮景致,但大家也逐漸注意到,低進入門檻促生出大量的新出版社。新書已擠滿了書店書架,退書率慢慢拉高。更令人關注的是,剛出的新書隔周就看到市場上流通著似曾相識的作品,雖不是計算機掃描分色的盜版,但創意顯然已被迅速臨摹,出版暢銷書越來越難。有些作者也越來越發現,嘔心瀝血的作品經常是上架很短時間便被打回倉庫。

數字化流程使每個人都可以是數字內容的生產者,不管是PDF檔、手機SMS簡訊或MSN上的閑聊都可以迅速流傳,不管它們是有意義的或只是無來由的一陣狂熱。最近影音檔案的流傳,讓網絡上癮癥狀更為廣泛蔓延。

數字化其實只是種工具的演進,對出版者而言,專業性和對市場需求的靈敏性更為重要。近來的網絡化雖說是數字化的擴散現象,但也是一種快速的互動渠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書店中擺不下的小眾書,有特色的非主流書,在網絡書店反而不會被排擠下架,網絡書店似乎成為圖書出版新的守護園地。

大輿出版社從事地圖與旅游內容出版已近40年,初期繁瑣的人工制作流程成為最大的品質瓶頸與最重的成本負擔。為減輕負擔并提升品質,1989年大輿完成文字處理數字化流程,1993年導入圖文整合彩色印前流程,以此強化了內部制作流程。所制作的書均能切合旅游季節需求,鋪貨遍及連鎖書店、傳統書店與便利超市,市場占有率與營業額逐年攀升。1999年正式與汽車導航相關廠商簽署供應臺灣汽車導航專用的電子地圖,2000年正式推出臺灣尖端汽車導航器專用的電子地圖,當今臺灣前十名內的車廠都可看得到大輿的數字地圖產品。2001年起,大輿開始提供手持電子地圖導航器PND專屬的電子地圖,PND可攜的特性與比手機大的屏幕可視為未來無紙出版趨勢的關鍵閱讀平臺。大輿除積極準備該平臺專用的數字地圖之外,也積極掌握建構該平臺上數字內容的供應鏈。

面對無紙化出版趨勢,為縮短作者與大眾的距離,我們出版界應充分運用數字化帶來的互動模式,作者、讀者只要有心都可借由網絡找到適合的定位,出版者也可以設計精準的網頁與讀者互動。如果未來印刷品、網絡、手持裝置,甚至手機都能變成出版界可掌握的內容載體,出版的道路就可以更加寬廣。 

從電子出版走向網絡出版    ■ 李超倫

新媒體占據了整個新生代,年輕人大約有1/2至1/3時間生活在數字世界中,他們是我們的潛在顧客,就看我們怎樣將他們帶向出版領域。新媒體是高速發展的產業,三五年一換代,這不能不讓人思考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問題。新媒體其實是一場渠道的革命,數字成為一種渠道,即時出版、寬頻上網、手機電視等等,它有“三無主義”的特點:無所不在、無用學習、無需等待。

同時,新媒體還有三個殺手锏:一是具有互聯、移動、即時、個性化特征,源數據、數據庫可以互聯,內容可以移動,手機、PC即時上網,這些是傳統出版業很難做到的。二是具有互動、參與、分享特征,而且QQ、MSN也是一種學習,大家可以在網絡上自由自在分享信息。三是具有海量性和權威性,能夠將海量的影、音、文字信息整合在一起。

我認為,在數字出版的誘惑下傳統出版社一定要找準定位,不是每個出版人都要參與新媒體。讀者群發生了很大改變,這是客觀事實,我們必須面對這種變化,因此一定要制定好自身的策略。我并不鼓勵盲目進入網絡新媒體,制定策略應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科技的轉變方向。存儲技術高速發展為新媒體提供了技術支撐。二是資本和人才。出版業最頭疼的是人才問題,人才是關鍵,要選擇有領導力、整合力、執行力和誠信度的人才。三是平臺。理想的終端是手機,手機可以看電視、上網瀏覽等等,而且價格越來越低,短期內一定會實現。四是敏銳的情報系統。出版社要有自己的情報系統,了解讀者在新媒體下改變了什么。

總之,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是一種威脅。但我們面臨的威脅其實是自己,報紙成本中有六成是發行成本,出版賺錢的是物流環節,網絡書店比實體書店多賺1/3利潤。所以,出版人的首要任務是從E(電子出版)走到I(網絡出版),問問自己是否進入了I世界?

分享到: 下一篇:撕毀封條“死灰復燃” 排污企業主要坐牢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