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北京印刷工價緣何持續走低
2007-08-22 00:00 來源:人民網-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市場經濟給北京印刷業帶來了活力和繁榮,也帶來了競爭,特別是北京地區的競爭尤為激烈。由于競爭的激烈,造成印刷工價一再下滑。目前,北京地區的印刷工價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一些企業老板呼吁:“印刷工價再不能降了,要聯合起來打一場價格保衛戰。”
工價下降的三大因素
印刷價格緣何一降再降,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粥少僧多”。改革開放初期,北京印刷企業只有800家。改革開放后北京地區的印刷廠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北京地區的印刷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鄉鎮企業、中央在京各部委、部隊、高等院校、出版社和報社的印刷廠以及一些民營、合資或獨資的印刷企業已達到2000家,從業人員已超過10萬人。北京作為政治文化的中心,其報刊和出版物雖有大量增加,但與250%印刷廠家的增長速度相比少得多,這點兒“食”顯然不夠吃,因此便出現了“粥少僧多”現象。
二是“肥水”外流。作為全國最大的出版基地,北京地區的印刷廠雖然這么多,但卻出現了數量不少的活源外流現象。如1999年北京地區出版物總印張965.4萬令紙,實際在京印刷總印張是799萬令紙,說明有166萬令紙的印刷業務外流了。當然,活源外流的原因也有客觀因素,如北京地區的印刷確實存在著印刷質量不如深圳或香港好的現實。其二是有些特種印刷工藝或設備北京沒有。另外還有人為的因素等,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肥水”外流的現象。
三是無序“壓價”。由于北京地區印刷企業比較多,且隸屬關系比較雜亂,從而形成廠家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的局面。有的企業好不容易承攬了一批活件,卻被同行以降低加工費而被搶走。因此,在北京地區印刷市場上便出現了“價格”大戰,你低我比你還低,甚至是賠本賺吆喝。特別是周邊地區一些低檔次的書刊印企過多、過濫,他們雖然設備、技術一般或比較落后,但由于以其成本低廉的優勢,壓價競爭,給錢就干,客觀上占據了相當的書刊市場份額。這種無序的“壓價”競爭,不僅影響了北京地區整體印刷質量,而且也破壞了北京地區工價的執行。
理順工價的一點建議
北京地區印刷工價的降低,不僅平版彩色膠印如此,就連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商業輪轉膠印也受到影響,其印刷工價一降再降。
商輪進入市場的初期工價曾達到40元/色令的水平,但現在北京的商輪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價格已大幅度下降,每色令不到20元,無法保住適度而合理的利潤陣地。以平版四色膠印為例,現在每色令的印刷費僅在10多元或接近20元,而且有繼續下滑的趨勢。此趨勢是從日本、臺灣地區影響到了我國大陸,據印刷業媒體的報道,“商業輪轉膠印機的印刷工價已低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加之印刷紙張、油墨等原材料的漲價,印刷企業所處的環境十分惡劣,已經步履艱難。前不久,北京印刷協會曾測算了幾本暢銷書的書價,從圖書碼洋的分配比例看,印刷業的加工費只占到10%左右,遠不如計劃經濟時期。
市場競爭是優勝劣汰,但同時也要強調公平競爭和有序競爭。行業內打亂仗,無異于自殺,是整個行業的悲哀。在此情況下,希望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充分考慮印刷業的狀況,為了印刷事業的健康發展應積極調整三者的利益關系。
為便于企業操作,筆者建議,應建立一個平臺,不妨努力發揮協會的作用或其他組織定期采點,定期收集各點的現行價格,交流經驗和得失,測算平均工價,遏制印刷工價的無限下滑,定期向業內通報印刷價格信息,通報各自遇到的不良客戶、不誠信的客戶和不良招標現象,以維護行業利益和企業利益,為印刷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