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數字出版發展的八個因素
2007-12-14 00:0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近年來,廣東數字出版產業盡管發展迅猛,但與廣東國民經濟的發展勢頭相比仍顯滯后,與國內外數字出版先進地區同行業相比差距還很大。
制約廣東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問題有:
傳統出版單位對數字出版熱情不高,動力不足。一方面由于體制原因,傳統出版單位面對新技術的沖擊缺乏危機感,另一方面,從業人員對數字出版缺乏研究和認識,習慣于舊的業態。出版單位找不到數字出版的贏利模式,同時也擔心數字出版物會沖擊紙媒介。
1、技術提供商對自身的數字出版技術推介不夠。
在數字出版產業發展中一路領先的技術提供商,對于自身技術和平臺的宣傳和推介做得不夠充分,未能將業已成熟的數字出版技術及時轉化為內容生產力。而在現有的條件下,技術提供商又無法獨力將內容提供和技術提供集于一身,因而也制約了數字出版的快速發展。
2、數字出版法律法規滯后。
網絡傳播信息在技術上幾乎沒有條件限制,作品不僅可以被很方便、精確、逼真地進行復制,而且也可被任意刪改或者移植。對于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來說,其作品常常未經授權就會被任意傳播給大量的讀者。數字出版維權困難重重,行政執法頭緒多、難落實,所運用的監管手段也比較落后,對網絡作品無法實施實時動態、統一、有效的監控,等等,數字出版領域的版權保護不力成為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嚴重障礙。
3、數字內容監管難度加大。
數字內容發布的個性化、便捷化,閱讀器和閱讀方式的多樣性,都給內容的監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按媒介形態劃分監管主體和監管對象在實際操作中將越來越難以把握。即時印刷、按需印刷和異地印刷等為小批量和絕版出版物的出版提供了方便,同時也為盜版和非法出版物的印刷提供了方便,將給市場監管帶來更大的難度。
4、技術標準不統一。
我國的數字出版標準化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成為困擾數字出版發展的難題之一。主要原因有:在互聯網領域,中文標準嚴重缺失,4000項國際標準中只有3項由中國制定;除了互聯網基礎性標準外,數字出版產業的標準化還包括出版元數據的標準化、網絡出版的標準化、出版物流系統的標準化等。然而,我國目前數字出版的技術系統和裝備系統缺乏行業的總體標準,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文本格式,各技術提供商生產的電子閱讀設備在文本格式上不能兼容,導致用戶必須使用不同的閱讀器,增加了用戶的閱讀成本,無形中也造成數字圖書用戶的不斷流失。
5、資金投入不足。
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沒有專門的科技發展基金,更談不上數字出版科技項目預留資金。對編印發的信息化和新媒體的開發投入不足,在目前未能找到有效的贏利模式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得不償失。數字出版盡管誘人,但對于傳統出版單位而言,數字出版的眼前利益不大,許多傳統出版單位由于沒有支付出版數字化改造成本的能力而難言熱情。
6、資源缺乏整合,產業鏈未能有效形成。
在產業鏈上游,技術提供商對數字出版期待過熱,傳統出版單位態度偏冷;在產業鏈的中游,網絡運營商數據整理存在很大相似性,浪費較大;在產業鏈的下游,電子圖書、數字期刊等的營銷過度依賴機構消費者,尚未促成一般讀者的自主性消費。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在簽訂數字出版版權授權合同時,傳統出版單位是靠供應內容而獲得相應回報,不直接面對市場;而技術提供商或網絡運營商則通過向市場供應內容而實現利潤。
7、技術提供商一般占銷售收入的六成左右,而出版單位得到的銷售收入中還要拿出6%~8%的版稅供作者分享。
手機出版也是如此,作為“賣場”的提供者處于壟斷地位,不但占去五成的利潤分成,而且合作方式也是自主定價,往往凸現壟斷的意志和局限。目前數字出版的運作模式完全取決于誠信,涉及利益分配的銷售數據(如點擊率)不透明,缺少第三方監控,很多作者對于是否授權網絡出版心存疑慮。
8、數字出版人才奇缺。
數字出版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關鍵是人才。在傳統出版單位中,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新型復合高級人才極為匱乏,加之數字出版產品的研發、營銷、管理人才也奇缺,這無疑更加劇了傳統出版單位與新興數字出版企業之間的競爭差距。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