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印刷業如何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
2008-01-29 00:00 來源:包裝印刷在線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三、我國印刷業的改革與發展對策
1.調整產業結構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傳統印刷行業在信息傳播中的地位受到了很大挑戰。傳統印刷行業要發展下去,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改造,使這成高新技術閏業,發揮出印刷媒體的獨特優勢,以適應知識經濟的形勢與發展。
日本的21世紀十年經濟計劃明確指出,將建立以知識經濟為基礎智慧型社會,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也重在知識、技術和環保型的再生利用方面。印刷產業成為日本產業同和技術充實的重點產業。在政府制定的30類指標產業中,印刷產業被作為快速增長的產業,并支持印刷產業與高新技術的結合。
我國印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尤其是在印刷設備產品結構方面。中、低檔特別是低檔產品生產能力過剩,而高檔產品則生產能力嚴重不足,不少高檔產品我們還不能生產,仍然主要進口。故我們應下定決心收縮已成為長線的傳統印刷業,大力發展與高新技術相關聯的現代印刷業;對部分職工進行技術培訓和再教育,讓他們從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印刷產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的現代高新技術印刷產業。
就印刷機來說,應逐步淘汰轉速低、性能差、利潤小的機型,要向多色、高效的印刷機發展;對印后設備要提高產品的自動化水平,開發多種精度高、速度快的設備,發展書刊裝訂聯動機和自動生產線。
2.扶植高新技術的印刷企業
要將傳統印刷產業轉化為現代印刷產業,必須采取向高新技術化發展的做法。當今,傳統的印刷行業正從其他學科中吸收營養,與其他新型產業相結合,發展成為一門技術含量高、附加在的產業。促進現代印刷業發展的主要有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管理技術、系統技術、機械科學、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學等。傳統產業中的既存產業――印刷產業,作為21世紀都市型產業的重點,國家應積極促進高新技術印刷企業的建立與發展,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扶植,通過信息和高新技術的結合,積極開發現代印刷的新技術,拓展印刷產業的新領域。
日本的印刷業在政府產業政策的戰略導向下,已有了較為成功的例子。如2001年日本印刷業的骨干企業大日本印刷公司與日立制作所進行企業轉讓,東芝公司開辦合資公司,與富士能公司移交生產經營管理項目,相互加深印刷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聯系與對外合作關系。日本第二大印刷凸版印刷公司決定與沖繩電氣公司進行企業轉讓,以拓展經營思路,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和人部資源的有效分配。
3.增加知識資本的投入
增加知識資本的投入,增強企業的自主開發能力,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加強產、學、研三者的結合,有針對地開展研究與開發,并將科技成果鑒定與推廣應用或二次開發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增加知識資本投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印刷教育和人才引進。前者是針對人才的培養,后者是針對企業對人才的利用。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主要的生產資源。知識迅速積累、科技創新層出不窮、科技成果迅速轉化成為這個時代突出的特點。故印刷教育對于推動我國印刷產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印刷教育與其他專業教育一樣,大致也可分為大學教育、職業技術教育。
大學教育因為其具有科學研究所需要的良性的學科結構和年齡結構,以及理工互補,文理交融,無論是在知識、方法,還是在文化觀念上,都有著良性的學科生態等優勢,從而成為科學研究的中心,人才培養的搖籃。
職業教育應突出在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印刷業的發展離不開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并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中等職業技術人才。學生專業技能的中弱,是衡量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印刷中等職校在堅守全日制教育的同時,也可開展成教育培訓,這樣能夠滿足社會職工提高從業素質的迫切需要。
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主力軍,故人才的引進對于印刷企業有著重大的作用。人才的引進也需從兩個方面去理解。其一是聘進所需的人才和留信所需的人才,而后者在我國現今階段的印刷企業更為值得注意。因為目前我國很多印刷企業才流失較為厲害,特別是發達地區,優秀才大量流向外企和合資企業。在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中,企業人才的無序流動對生產有很大影響。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人才的無離流的的負面影響將會更大。這是因為,企業的技術、知識已是企業的最重要的生產資源,而這些技術、知識的載體主要就是企業的人員。他們的流失,一方面是重要資源的流失,且這一資源短時期內無法獲得或彌補;另一方面,直接加強了競爭對手的實力,使企業間的競爭形勢發生變化。怎樣地能保持人員的穩定性?這要求企業必須有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有夠滿足工作人員的需求,也能夠較好地地為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創造良好條件。其二是企業內部人才的再教育,使之成為具有更高能力的人才。我國目前的印刷,普遍存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