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如何超越現實達成和解
2009-10-22 00:00 來源:我要印 涂運 責編:涂運
- 摘要:
- 我們從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文章《一座永遠的圖書館》不難看出google對達成和解的誠意。同時也希望圖書作者、出版商能夠站在人類知識傳播、保護“絕版”書籍等社會效益的立場上盡量達成商業利益上的諒解。筆者個人認為,google在版權保護上的確做了很大的讓步,每本書60美元外加63%的在線閱讀收益也相當可觀,另外也取消了版權保護申請時間限制,應該說在版權保護上已經沒有大的障礙。另外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是:“壟斷”,一旦Google完成了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誰能保證它不會成為“Microsoft 第二”,有什么制度能約束Google日后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問題,這是出版界、google還有各個國家必須共同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否則,Google圖書館這一偉大工程難以徹底完成。
評:《一座永遠的圖書館》-谷歌的聯合創始人和技術總裁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導讀:Google黑板報昨日刊發谷歌的聯合創始人和技術總裁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署名文章《一座永遠的圖書館》,以下為文章全文摘要。(重要詞句筆者加粗標示)
導讀:Google黑板報昨日刊發谷歌的聯合創始人和技術總裁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署名文章《一座永遠的圖書館》,以下為文章全文摘要。(重要詞句筆者加粗標示)
“電車沒有得到普及的根本原因在于(1)生產商的失誤:他們沒能恰當地向大眾宣傳電車的實用性;(2)電力公司的失誤:他們沒能提供足夠多的充電站和變壓站,讓人們更為方便地擁有和使用電車。早期電車在速度、行駛里程和實用性上的限制給人們的印象至今依然存在。”
但是人類已經撰寫的絕大多數圖書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的,除非是那些在一流學術圖書館(premier academic libraries)中執著工作的研究人員。1923年之后所著的書籍很快消失在圖書館“黑洞”。除了個別特例,讀者只能在圖書出版銷售的幾年之內買到這些書,之后,只能在少數圖書館、二手書店找到它們。再往后,隨著歲月流逝,合約被丟棄了、遺忘了,作家、出版商消失了、不見了,版權所有者的蹤跡也難以尋覓。
圖書是世界共有知識、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10年前就首先提出了將所有書籍數字化的建議,那時的谷歌還是一家羽翼尚未豐滿的新公司。那時,這項工程看起來如此狂妄自大、充滿挑戰,我們無法吸引人們加入進來。但是五年以后,也就是2004年,“谷歌圖書”(Google Books)(當時被稱作Google Print)誕生了,可以讓用戶搜索到幾十萬本圖書。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一千萬,并且仍在增加。
雖然我們之間有分歧,但卻也擁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打開禁錮在無數絕版書籍中的智慧,當然也會公平地對版權所有人進行補償。于是,我們共同努力達成了和解,以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這一協議旨在讓圖書作者、出版商和谷歌實現共贏,不過實際上真正的贏家是那些能夠獲得一片極為寬廣的書籍天空的廣大讀者們。
這一協議也是頗受爭議的,很多團體都積極發表意見,褒貶皆有。我想借此機會來澄清關于協議的一些事宜,并且說明我對這個計劃感到自豪的原因。這項協議旨在讓成百上千萬絕版但受版權保護的書籍“復生” ,或者會對讀者收取一定費用,或者在廣告支持下免費,但是大多數收入會歸版權持有人,無論是作者還是出版商。
有些人說這個協議類似一種強制許可證,就像集體訴訟和解一樣,如果會員在某一規定日期之前不提出退出,那么該協議將對所有會員有效。而事實是,版權所有人可以在任何時候設定圖書價格及訪問權或者從“谷歌圖書”退出。
如果“谷歌圖書”成功了,其他項目也會效仿,那么他們將會有捷徑可走:這個協議創立了“圖書版權登記簿”(books rights registry),鼓勵版權持有人現身,這樣其他項目將可更方便地獲得許可。雖然新項目不會立即對無人認領的作品(或“孤品”)享有同等權利,但至少這個協議為類似訴訟的和解提供了方向,而且它是“孤品”的立法先驅,谷歌一直并將繼續為此提供支持。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谷歌免費午餐引發版權之爭 中國著作權人維權
李彥宏透露內部目標:2012年與谷歌劃洋而治
谷歌掀起信息革命 建最大網上圖書館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