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經驗之談:印前精細化 大有文章
2015-03-16 09:05 來源:科印網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談到精細化生產,大家通常會想到JIT、自動化、平準化、標準化、5S管理、單件流、后拉生產、目視化管理等,這些都是工具,但是這些工具背后的真正目的,如零庫存、高FPY、100%全良品、減少顯性隱性浪費、全員參與、團隊式持續改善,才是精細化生產的精髓,而終極目的是人才的培養和團隊實力的不斷提升。
舉一個簡單例子:市場上某最新的拼版軟件,具有“高端”生產技術,如能形成軟包裝的3D透視效果、能自動形成圖形與圖像的對接、有生產墨區的劃分、有自動的專色陷印功能等,這些技術應該說是市場上最新、最自動化的技術。然而有不少企業在引進了“高科技”產品后,卻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擺設,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制造技術的重要性,比如對應的硬件配套,對應的生產人員的配置和培訓,對應的產品劃分、生產流程、TPEM保養以及精細化管理等。所以在印前生產中一定要重視生產技術和制造技術的“兩手抓”政策,齊頭并進發揮功效。
重視標準化、制度化生產
G7、PSO、GMI認證都把操作、生產流程標準化作為落實ISO12647-2標準、提升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
同樣,如果在印前精細化生產中能夠實現生產流程、操作的標準化、制度化,其對管理人員、新手培訓學習、熟手實際生產都裨益良多,也能保障印前的順利高效生產,并更好地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減少錯誤的發生、提高質量、清晰各相關部門的權責、降低溝通成本、提升公司的品牌價值、承接更多的生意、帶來更多利潤。
區分管理目標和改善目標
精細化生產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持續改善,在實際生產中必須將改善目標同管理目標區分開來。管理目標是原本組織就需要完成的生產指標,而改善目標是實現持續改善的方向,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優化、改進的結果,也是組織能持續發展的動力,在績效管理上應采用不同的管理賬本和績效考核。
如在DTP生產時:一個書版生產員的基本完成任務為300頁,這屬于管理目標,而提升產量X%或者提升產品難度時同樣生產300頁屬于改善目標。管理目標是屬于職責范疇,未達標有對應的懲罰,而改善目標有相關的激勵,如升職獎金等。
- 相關新聞:
- ·大族冠華創新之花 魅力綻放2015華南印刷展 2015.03.11
- ·印刷業抉擇兩難:“買車”還是“買房”? 2015.03.05
- ·德陽利通熊乙蓉將在我要印第三屆數字印后論壇發表演講 2015.03.02
- ·上海德拉根將出席我要印第三屆數字印后論壇 2015.03.0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