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為什么古代手抄本比印刷本更流行
2015-04-18 10:09 來源:鐵葫蘆圖書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活在今天,其實對讀書人來講是很幸運的,雖然很多人說,今天的讀書風氣不好,如何如何?墒悄阆胂肟,光從要得到一本書這個角度來講,今天真是太容易了,任何一本書,除非你特別講究版本,要不然今天都很容易去看到它,甚至是買到它,再不然就借到它。
蘇東坡的著作在成化以前,也就是1465到1487年以前,都難以獲得,據稱在皇宮之外,文天祥的著作只能在他老家江西找到手抄本。而15世紀最大的一個藏書家也很難得到司馬光所寫的非歷史類著作。今天讀中國文學的人一定都聽過蕭統編的《文選》,對不對?甚至覺得這是必讀經典,覺得它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歷代文人應該都讀過,可是這里面就說到了,他在明朝出版晚到1487年,但是直到16世紀中期,江南的文人讀者常常很難找到一部完整的昭明文選。
那么當時有一個文人叫楊士奇,他說他用了幾十年,試圖從十多家所藏的殘本中湊齊這本書,但是他最后湊的這個本子還是不全。大詩人白居易夠紅,但是在明朝的時候,早期的藏書家也是要費盡千辛萬苦之力才能夠到處把他的詩,這一點那一點把它抄回來,結成一個集子。
到了12世紀晚期,司馬光《資治通鑒》的完整印本已經很少見,1525年,當時人們說,要找全《史記》都很難,你想想看。當時的書是這么這么的難取得,這么這么的稀少,買書又很貴,所以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之間這個書主要是靠借人家的書來抄,或者自己印去送,所以那時候送贈書是很大的取得書的一個渠道,而那個時候的官府,士大夫也很流行印書當禮物送人,你大概能夠從今天我們一些,你去跑政府部門,也不能叫行賄對不對,送個酒算什么行賄,今天我們送個車都不一定叫行賄,那時候就叫做送書,那時候的貪官主要搞送書,或者印書送人,搞這類的事情。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來問,當時的那些藏書家,比如說他收藏了很多書,那難怪大家很羨慕,都很想去看一看,可是問題是大部分的藏書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藏書公開給別人看,怕的是什么?怕人家借了不肯還。今天我們已經聽過很多那個年代一些文人無恥的故事,像錢謙益,給別人借書,借回來抄好了,這書有時候不還,又或者是人家肯大方慷慨借了很多書給他,他也抄好了,然后人家再找他說你的一些書也借我看看吧,他就假裝說我沒書,哪有?你胡說吧。我上回答應過你嗎?哪有這種事呢。
所以你想想看,書對他們來講是很重要很寶貴的一件事,這樣的情況居然造成明朝一個很特別的一個思想潮流,在這里面我覺得周紹明,這本書最大膽的一個判斷是什么?他說因為私人藏書,難以接近所造成的后果,這個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個時候,為什么明朝流行到書院聽課、講學、討論,書不容易得到,你必須去聽,必須去講,得到一本書就要好好的憑記憶記下來,所以明朝最讓人吃驚的一點,就是那些大思想家,像王陽明通常不一定是大藏書家,這是兩種不同的人,所以后來為什么很多人說明朝講興學,講學問不注重文字,不像后來清朝搞考據,搞訓詁搞的那么發達,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明朝文人要找書看,很難,到了清朝書多了,你就有條件去搞那些很繁復很煩瑣的那種文字考證上的功夫了。
- 相關新聞:
- ·《瑪納斯》手抄本被發現 已塵封了56年 2014.07.08
- ·書籍裝幀本質上是以書的形式進行藝術創作 2013.02.23
- ·中國現代文學館將建數字手稿平臺 2012.03.21
-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孫子兵法》出版數量驚人 2011.06.1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