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百年基業:反思中國民營企業破產倒閉的原因
2015-05-26 10:24 來源:中國民商 責編:江佳
- 摘要:
- 事實上,近年來民營企業屢屢發生破產事件,一些行業則更是處于水深火熱的破產倒閉潮之中。比如說在印刷包裝行業,僅江蘇、福建、廣東三地便有44家破產倒閉民營企業。民企甚至是一些曾經名聲如雷貫耳的民營企業,為什么會走向破產邊緣?
但李途純實際上并沒有過多反思,被資本架上戰車的太子奶,再次進行了猶如大躍進式的瘋狂擴張之路,在銷售仍然不見起色的情況下,大筆資金投入在全國各地建設生產基地,進一步加重了太子奶的資金壓力。瘋狂投資并不能夠在短期內見效,龐大的資金壓力使得企業得到的結果,就是太子奶資金鏈條斷裂,企業資不抵債,李途純鋃鐺入獄。
創始人的離去,企業幾生變故,太子奶不得不面臨進入破產邊緣的境地。后經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各方資金涌入,拯救了沒有了李途純的太子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接近太子奶高層的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那時候李途純已經明顯感覺到企業已經失控,賬面上太子奶其實已經破產了,但李途純的個性不允許他承認企業經營失敗。最后李途純入獄,本質上也是被企業面臨破產的困境逼得亂了方寸,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
面臨破產困境的民營企業家們,被逼至絕境之時,實際上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通過相關人士介紹,本刊記者聯系上一位民營企業家于宏(化名)。這位企業家曾經在北京地區做糧油生意,最風光的時候據說糧油生意可達年銷售額近12億元。現在他的企業已經破產倒閉,目前以入干股的方式,和幾個朋友共同加盟了一家著名的連鎖酒店為生。
在位于朝陽區的這家連鎖酒店里,本刊記者見到這位企業家。于宏來自于河北省一個偏僻的小縣城,15歲來到北京闖蕩。曾經在建筑工地干過小工,1982年起,他在一個親戚的介紹下,進入一家糧油公司工作。從此接觸到糧油市場,隨著對市場的逐漸熟悉,三年之后,和家里的親戚一起開了個小糧油店,從此當上了老板。
于宏告訴記者,破產對于他而言,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也不相信自己能夠遇到。他說,“小200人的一家公司,說沒有就沒有了,年銷售額十幾億,興盛時僅倉庫就有20來個,糧油堆起來像小山一樣,誰也沒有想到說破產就破產了!
連于宏在內,7個合伙人至今還沒有緩過勁兒來。于宏說,“最黑暗的那段日子,有一個合伙人喝農藥自殺了。實在是沒有辦法,幾十個人天天追著你要債,把所有的東西都賣了,連個零頭都不夠。眼瞧著人把家里的東西全部搬走,真是家破人亡!
也正是因為其中的一個合伙人自殺身亡,才讓其他的6個合伙人躲過了一劫,債權人并沒有再逼他們,而是告到法院,起訴公司。因此,說到破產老板跑路,雖然于宏并不贊同,但是他理解跑路老板的心情。他說,“要是有一點辦法,誰也不會讓企業破產,銀行貸不上款,甚至到最后連高利貸都沒有人借給你,心情絕望到了極點。”
最終,于宏的公司在法院走了破產程序,正式關閉了公司,但仍然有一些債務并沒有還清。6個人和債權人簽署了還款協議,但仍然會時不時遭到追債。在隨后的近五年時間里,于宏東躲西藏,后來一個朋友看他可憐,讓于宏在朋友開的酒店里入了點干股。于宏說,“實際上就是看以前的朋友情誼,我以前讓他賺了不少錢,現在他還我的人情,給了我一條活路,解決了生計問題,F在酒店的生意還算不錯,我想掙點錢后,再加盟一家,先把債還清了,才能夠光明正大的做人。”
于宏說,如果酒店生意維持現在的紅火,按照每年的分紅,他還有6年的時間,就會把債務還清。
緣何走到破產這一步
在走在破產邊緣的公司中,經營額動輒上百億的公司很多。那么,這些企業都發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使得發展快速的企業走向了破產的困境?
依于宏的例子觀察,他在后來的反思中,認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看清市場,一直想著要擴張,最終大量的投資拖垮了企業。
在北京郎潤企業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策略師丁松年看來,這就是企業家在經營過程中,難以抵御內心欲望中的快速發展所致。他認為,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有將企業做大的野心,但野心和理性結合得好,就成為理性,野心和盲目在一起,就變成了欲望。
創始人的離去,企業幾生變故,太子奶不得不面臨進入破產邊緣的境地。后經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各方資金涌入,拯救了沒有了李途純的太子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接近太子奶高層的知情人士告訴本刊記者,那時候李途純已經明顯感覺到企業已經失控,賬面上太子奶其實已經破產了,但李途純的個性不允許他承認企業經營失敗。最后李途純入獄,本質上也是被企業面臨破產的困境逼得亂了方寸,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
面臨破產困境的民營企業家們,被逼至絕境之時,實際上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通過相關人士介紹,本刊記者聯系上一位民營企業家于宏(化名)。這位企業家曾經在北京地區做糧油生意,最風光的時候據說糧油生意可達年銷售額近12億元。現在他的企業已經破產倒閉,目前以入干股的方式,和幾個朋友共同加盟了一家著名的連鎖酒店為生。
在位于朝陽區的這家連鎖酒店里,本刊記者見到這位企業家。于宏來自于河北省一個偏僻的小縣城,15歲來到北京闖蕩。曾經在建筑工地干過小工,1982年起,他在一個親戚的介紹下,進入一家糧油公司工作。從此接觸到糧油市場,隨著對市場的逐漸熟悉,三年之后,和家里的親戚一起開了個小糧油店,從此當上了老板。
于宏告訴記者,破產對于他而言,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也不相信自己能夠遇到。他說,“小200人的一家公司,說沒有就沒有了,年銷售額十幾億,興盛時僅倉庫就有20來個,糧油堆起來像小山一樣,誰也沒有想到說破產就破產了!
連于宏在內,7個合伙人至今還沒有緩過勁兒來。于宏說,“最黑暗的那段日子,有一個合伙人喝農藥自殺了。實在是沒有辦法,幾十個人天天追著你要債,把所有的東西都賣了,連個零頭都不夠。眼瞧著人把家里的東西全部搬走,真是家破人亡!
也正是因為其中的一個合伙人自殺身亡,才讓其他的6個合伙人躲過了一劫,債權人并沒有再逼他們,而是告到法院,起訴公司。因此,說到破產老板跑路,雖然于宏并不贊同,但是他理解跑路老板的心情。他說,“要是有一點辦法,誰也不會讓企業破產,銀行貸不上款,甚至到最后連高利貸都沒有人借給你,心情絕望到了極點。”
最終,于宏的公司在法院走了破產程序,正式關閉了公司,但仍然有一些債務并沒有還清。6個人和債權人簽署了還款協議,但仍然會時不時遭到追債。在隨后的近五年時間里,于宏東躲西藏,后來一個朋友看他可憐,讓于宏在朋友開的酒店里入了點干股。于宏說,“實際上就是看以前的朋友情誼,我以前讓他賺了不少錢,現在他還我的人情,給了我一條活路,解決了生計問題,F在酒店的生意還算不錯,我想掙點錢后,再加盟一家,先把債還清了,才能夠光明正大的做人。”
于宏說,如果酒店生意維持現在的紅火,按照每年的分紅,他還有6年的時間,就會把債務還清。
緣何走到破產這一步
在走在破產邊緣的公司中,經營額動輒上百億的公司很多。那么,這些企業都發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使得發展快速的企業走向了破產的困境?
依于宏的例子觀察,他在后來的反思中,認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看清市場,一直想著要擴張,最終大量的投資拖垮了企業。
在北京郎潤企業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策略師丁松年看來,這就是企業家在經營過程中,難以抵御內心欲望中的快速發展所致。他認為,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有將企業做大的野心,但野心和理性結合得好,就成為理性,野心和盲目在一起,就變成了欲望。
- 相關新聞:
- ·聚焦印刷廠困局:數字浪潮沖擊下,日子咋就這么難 2015.05.20
- ·紙包裝行業最慘烈的大洗牌已來臨 2015.05.15
- ·江蘇龍頭包企陷破產重組傳聞,該如何走出困局? 2015.05.12
- ·意大利印刷公司瀕臨破產 員工收購公司重奪市場 2015.04.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