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百年基業:反思中國民營企業破產倒閉的原因
2015-05-26 10:24 來源:中國民商 責編:江佳
- 摘要:
- 事實上,近年來民營企業屢屢發生破產事件,一些行業則更是處于水深火熱的破產倒閉潮之中。比如說在印刷包裝行業,僅江蘇、福建、廣東三地便有44家破產倒閉民營企業。民企甚至是一些曾經名聲如雷貫耳的民營企業,為什么會走向破產邊緣?
面對市場時的清醒意識,卻是很多民營企業家都缺乏的素質。于宏告訴本刊記者,在他所經營的糧油公司最好的時候,連點錢的會計都不夠用,看著財務報表上十幾個億的數額,怎么擴大生產,怎么占領更多的市場,是他們共同的想法。他說,“如果那時候能夠保留些利潤加強公司實力,而不是為了攻占市場去銀行貸款,貸不到款就借高利貸,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損失。市場瞬息萬變,今天生意好,明天生意可能就不好,做企業的人,不能只想著市場一直好下去,對于危機要提前想到。”
于宏的反思,實際上就是控制民營企業家的欲望。華人首富李嘉誠對此有深刻理解,曾經有人問過他,為什么你的公司一直長盛不衰?李嘉誠的回答是,“我經常反思自問,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偉的夢想,但我懂不懂什么是有節制的熱情?”
有節制的熱情,就是看清市場實質,不能被市場所誘惑。
民營企業家走到破產邊緣,第二個原因就是好大喜功。比如說,史玉柱的巨人集團險些破產倒閉,首要的導火索就是蓋巨人大廈,這個被史玉柱稱為自己一生痛點的大樓,從一開始的18層,最終被史玉柱不斷加碼,變成72層,立志成為全國最高的建筑。但當時史玉柱只有1億多元投入大樓建設,這筆資金在1993年可稱為巨款,但隨著樓層不斷加高,最終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為蓋高樓,不得不把公司所有的資金調往巨人大廈,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險些破產倒閉。史玉柱為此背負數億債務,于1997年敗走珠海。
另一個好大喜功的例子,是發生在2015年雷迪森廣場酒店破產倒閉案例。據了解,雷迪森廣場酒店當初土地出讓時的規劃是建三星級酒店,后來才按照投資人的意見,改為按五星級標準建設。蓋一座三星級酒店,僅花費資金6000萬元,而改建為五星級酒店的建設成本為3.6億元,以至于經營4年后,給企業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僅借貸產生的利息就超過了1億元。市場形勢欠佳又使得經營乏力,最終導致酒店破產。
丁松年認為,狂熱的投資與好大喜功,僅僅是企業進入破產邊緣的表面現象,實質上是民營企業家對自身沒有清晰定位,最終導致錯誤判斷市場形勢,才將企業拖入破產邊緣。他說,“比如說愛多,或者是巨人集團,兩者資金鏈條斷裂,深層次的原因都是沒有對市場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判斷,沒有看清市場發展規律,僅僅出于自身利益驅動或者是盲目的對市場的判斷,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南開大學民營企業研究室主任李亞告訴本刊記者,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但往往在一些市場周期虛熱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家獲得成功相對來說太容易了,這就會為企業家的激進造成影響。比如說,一個產品火了,那么企業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加大投入,而不是分析為什么這個產品會火,它火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這就導致了企業家在市場面前并沒有掌控感,而僅僅為市場表面現象所迷惑。在此情況下,企業家盲目投資的結果,就有可能成為無法抵御未來市場上出現變化時的危機,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在此種情況下破產倒閉。
并且,民營企業家往往缺乏核心競爭能力。李亞表示,市場產品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核心競爭力的比拼,但有些企業家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意識,同時,忽視了企業發展戰略。這就造成了迷失,企業賺了錢,到底往哪里投?企業家在此方面是缺乏長遠眼光的。
于宏的反思,實際上就是控制民營企業家的欲望。華人首富李嘉誠對此有深刻理解,曾經有人問過他,為什么你的公司一直長盛不衰?李嘉誠的回答是,“我經常反思自問,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偉的夢想,但我懂不懂什么是有節制的熱情?”
有節制的熱情,就是看清市場實質,不能被市場所誘惑。
民營企業家走到破產邊緣,第二個原因就是好大喜功。比如說,史玉柱的巨人集團險些破產倒閉,首要的導火索就是蓋巨人大廈,這個被史玉柱稱為自己一生痛點的大樓,從一開始的18層,最終被史玉柱不斷加碼,變成72層,立志成為全國最高的建筑。但當時史玉柱只有1億多元投入大樓建設,這筆資金在1993年可稱為巨款,但隨著樓層不斷加高,最終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為蓋高樓,不得不把公司所有的資金調往巨人大廈,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險些破產倒閉。史玉柱為此背負數億債務,于1997年敗走珠海。
另一個好大喜功的例子,是發生在2015年雷迪森廣場酒店破產倒閉案例。據了解,雷迪森廣場酒店當初土地出讓時的規劃是建三星級酒店,后來才按照投資人的意見,改為按五星級標準建設。蓋一座三星級酒店,僅花費資金6000萬元,而改建為五星級酒店的建設成本為3.6億元,以至于經營4年后,給企業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僅借貸產生的利息就超過了1億元。市場形勢欠佳又使得經營乏力,最終導致酒店破產。
丁松年認為,狂熱的投資與好大喜功,僅僅是企業進入破產邊緣的表面現象,實質上是民營企業家對自身沒有清晰定位,最終導致錯誤判斷市場形勢,才將企業拖入破產邊緣。他說,“比如說愛多,或者是巨人集團,兩者資金鏈條斷裂,深層次的原因都是沒有對市場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判斷,沒有看清市場發展規律,僅僅出于自身利益驅動或者是盲目的對市場的判斷,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南開大學民營企業研究室主任李亞告訴本刊記者,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但往往在一些市場周期虛熱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家獲得成功相對來說太容易了,這就會為企業家的激進造成影響。比如說,一個產品火了,那么企業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加大投入,而不是分析為什么這個產品會火,它火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這就導致了企業家在市場面前并沒有掌控感,而僅僅為市場表面現象所迷惑。在此情況下,企業家盲目投資的結果,就有可能成為無法抵御未來市場上出現變化時的危機,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在此種情況下破產倒閉。
并且,民營企業家往往缺乏核心競爭能力。李亞表示,市場產品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核心競爭力的比拼,但有些企業家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意識,同時,忽視了企業發展戰略。這就造成了迷失,企業賺了錢,到底往哪里投?企業家在此方面是缺乏長遠眼光的。
- 相關新聞:
- ·聚焦印刷廠困局:數字浪潮沖擊下,日子咋就這么難 2015.05.20
- ·紙包裝行業最慘烈的大洗牌已來臨 2015.05.15
- ·江蘇龍頭包企陷破產重組傳聞,該如何走出困局? 2015.05.12
- ·意大利印刷公司瀕臨破產 員工收購公司重奪市場 2015.04.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