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元大都的刻本
2007-12-25 00:00 來源:北京日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在定都北京以前,元朝就于太宗8年(1236年)6月,在燕京設立了編修所,于平陽設立經籍所。元至元10年(1273年)正月又在北京設立了秘書監,掌管歷代圖書,后來從江南杭州、臨安運來的宋版書就收藏在這里。至元14年元朝又把平陽的經籍所遷至北京,接著又創立了興文署,專門掌管圖書的雕刻和印刷。興文署元朝官署名。屬集賢院。掌教育生徒。署令以翰林修撰兼充,署丞以翰林應奉兼充。元刊書籍多出自興文署!对贰酚涊d,“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立興文署,召工刻經史子板”,人員設置是:官三員、令一員,函三員、校理四員、楷書一員、掌記一員、鐫字匠四十名、作頭一,匠戶十九、印匠十六。第一部刻印的圖書是《資治通鑒》。因為事關教育,興文署刻書范圍,還是很廣泛的,中國古代圖書四大類里面,其囊括了“經史子”前三大類。興文署到底刻印了多少部圖書,文獻沒有明確的記載,《秘書監志》里面有這樣一個記載,還是那個裱褙匠焦慶安,曾經做過一次不完全統計,它記錄了這次統計時的圖書冊數,以及印刷這些圖書的用料數據。“書籍文冊6762冊”,用黃綾13524尺,藍綾338.1尺,各種紙張數據都在2萬以上?梢,大都興文署刻印的圖書規模之大。由于京城刻書范圍廣,印刷量很大,京城自身的技術力量有時候就顯得不足,因此有一些圖書就拿到杭州刻印。其中最有名的是《遼史》和《金史》。從版本上說,這些書不能算是元大都版,可是如果從圖書出版的角度上看,它們隸屬于北京圖書出版史的范疇則毫無疑問。
為什么要拿到杭州,而不是別的地方去印刷,京城刻書當然要找印刷水平最高、質量最好的地方去印,杭州一帶自古就以刻印精良聞名,入元后,其圖書印刷仍居全國之首,所以政府的重要書籍,拿到杭州去印,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除了秘書監、興文署刻印圖書以外,廣成局、國子監等機構,也都從事印刷活動。元大都刻書機構,各有范圍,秘書監的興文署,掌雕印文字,刻經、子、史。藝文監用蒙古語翻譯儒家作品,廣成局掌傳刻經籍、圣訓等及印造之事。大醫院的廣惠局或醫學提舉司管理醫書的刻印。太史院專掌歷書印刷。元國子監刻本,傳世的有小字本《傷寒論》。
政府在大都的廣泛刻書,客觀上刺激、帶動了民間書肆的刻書活動。《析津志》上記載,大約在現今東長安街附近就有書肆。大都書肆中刻印的圖書,主要集中在供一般人閱讀消遣的民間戲劇與小說一類。高麗有一部漢語教科書叫《老乞大》的,書里面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當時在大都購買的書籍,里面就有《三國志評話》。另一部叫《樸通事》書中也說過,到大都去買書,買什么書“買《趙太祖飛龍記》、《唐三藏西游記》”。而燕山(竇)氏活濟堂則是專門刻印醫書的書肆。元代書坊刻書從規模上說,雖不如官刻圖書,也不如后來明清時期,但它卻是大都出版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城歷史上,市民閱讀趣味與士大夫閱讀趣味有別的一個寫照。
版本學上把元朝刻印的圖書稱之為“元版”,按照這種慣例我們可以把元朝刻印于大都的圖書,稱之為“元大都版書”。元大都刻書的質量,與宋版不相上下,F存元版本大多是刻本。在宋本亡佚的情況下,元本書也就成了某一部書事實上的最早版本。清人著名藏書家葉德輝,在其《書林清話》卷7中有《元刻本多名手寫》一文,對元版書頗多贊譽。640年過去,大都刻書上承宋遼金,下啟明清,值得后人紀念,值得后人懷想和珍視。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